2019年10月16日13:15 來源:鄭州晚報
(原標題:“漢語橋”全球復賽和總決賽首次落地河南,105個國家和地區師生將齊聚鄭州)
記者從今天上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孔子學院總部、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復賽決賽將于2019年10月18日至11月2日在北京、河南分階段舉行,屆時將有近300名來自全球五大洲105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學生、教師以及文化教育領域的工作者在北京、鄭州、開封、洛陽、安陽等古都城市參與一系列中外文化交流互鑒活動。
孔子學院總部副總干事趙國成、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尹洪斌、省教育廳副廳長刁玉華、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曉紅出席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孔子學院總部副總干事趙國成宣布賽事正式落地河南。刁玉華、孫曉紅分別介紹河南省漢語國際推廣取得的成績以及本屆賽事活動的亮點。
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以“攜手漢語,筑夢未來”為主題,比賽預選賽已于2019年3月至9月在全球121個賽區相繼舉行,最終有超過120名選手成功晉級,他們將于本月匯聚河南鄭州,參加由河南省教育廳、鄭州市人民政府、河南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復賽、決賽。
今年是“漢語橋”全球復賽和總決賽首次落地河南,以漢語為橋,邀五洲賓朋,覽天地之中,講黃河故事,探文明之源,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以“黃河文明”、“現代發展”兩大核心元素為文化脈絡,與來自五大洲的賓朋一起“攜手漢語,筑夢未來”。
本屆賽事是歷年來參賽國家最多的一屆,活動亮點多
“漢語橋”系列中文比賽是由孔子學院總部主辦的大型國際漢語比賽項目,包括“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和“漢語橋”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三項比賽。自2002年舉辦至今,“漢語橋”系列中文比賽已吸引150多個國家的140多萬名青少年參加,被譽為漢語“奧林匹克”,已成為中外人文交流領域的知名品牌活動,連接世界的“文化之橋、友誼之橋、心靈之橋”。其中大學生比賽已舉辦十八屆,中學生比賽已舉辦十一屆。
“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的選手都是15至20歲、非中國國籍、母語非漢語的中學生,從2008年“學會中國話,朋友遍天下”到今年“攜手漢語,筑夢未來”,十二年間,不同的賽事主題彰顯出了不同時期的關注焦點。
本屆賽事是歷年來參賽國家最多的一屆,參賽的各國選手將達到126人,年齡為15歲至20歲、在外國出生并成長、母語為非漢語的外國在校中學生。
此次比賽將通過主題演講、才藝展示、知識問答等不同形式進行層層選拔,重點考核選手的漢語言文化綜合學習和實際運用能力。比賽將決出總冠軍1名、洲冠軍5名、一等獎5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5名,此外還有單項獎5名。
據悉,參賽人員將于10月21日抵達鄭州,展開過橋賽、晉級賽,總決賽、閉幕式及頒獎典禮將于11月1日舉辦。
為了更極致地激發選手實力、更有力地塑造選手形象,增強總決賽的現場效果,吸引更多人參與到“漢語橋”中文大賽中來,本屆賽事在賽制設置上更加豐富多彩,在總決賽中首次設置守擂團,引入對抗更激烈的少數對抗多數的“擊敗體”賽制,更具趣味性、競爭性,比賽將更加扣人心弦,是智慧的碰撞,文化的交融,友誼的交流。
在賽事形式上,更加多元化,本次比賽不拘泥于演播室,除常規的視頻出題外,選手們還將來到天地之中、中岳嵩山腳下,在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開啟一場包含傳道授業、課后作業、畢業考試為一體、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中原第一課”。
“漢語橋”將成為講好黃河故事、傳播中原文化的有效載體
今年是“漢語橋”首次將全球復賽和總決賽落地河南,黃河奔流千年而不息,孕育著華夏民族的信仰,也蘊藏著大禹治水、愚公移山、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廣泛流傳的文化歷史傳說,以及紅旗渠、焦裕祿等新時期中國人民的奮斗故事。本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在題目設計、賽程安排、文化體驗活動等均著重體現“黃河文明”和“現代化發展”兩大核心元素,賽事內容貼近新時代,除了展現中國傳統文化外,還將著力展現今日中國在現代化、科技化、信息化下,給人民生活帶來的可喜變化。呈現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與世界各國不斷交流,不斷開放,不斷蛻變的中國新時代文化。展示全世界友人對豐厚又獨具魅力的漢語文化的關注與喜愛,是呈現河南深厚中原文化底蘊、講好勵志“黃河故事”的重要載體。
依托中原豐厚的文化底蘊,文化體驗活動將以漢字之源、禮儀之源、姓氏之源、功夫之源、科技之源、戲曲之源等為主題逐一展開,呈現“華夏文明之源,黃河文化之魂”的韻味與魅力。除了16天賽事及文化體驗活動之外,還將策劃舉辦“漢語橋志愿者海選”“我為漢語橋出道題”等系列活動。
活動將全程錄制,并通過河南衛視等衛星頻道全球播出,傳播預計覆蓋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還充分利用新時代融媒平臺廣泛傳播此次賽事,并在海外主流媒體平臺,對賽事進行宣傳。
據省教育廳副廳長刁玉華介紹,近年來,為推廣漢語教育和中華文化,經孔子學院總部批準,我省先后在美國、印度、坦桑尼亞、剛果(布)、格魯吉亞等國家舉辦海外孔子學院(課堂)11所,下設教學點達到47個,建立武術俱樂部32個,武術中心1個,為推動中原文化走出去、提升河南省文化軟實力、提高河南省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打造海外教育文化綜合交流平臺起到了重要作用。
經孔子學院總部批準,我省設立了國家漢語國際推廣少林武術基地和三個國家級中小學漢語國際推廣基地。結合我省武術文化、漢字文化、戲曲文化等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參考國家級漢語國際推廣基地模式,在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院校培育和建設了17個省級特色漢語國際推廣基地,不斷創新、打造漢語國際推廣的新途徑。我省通過實施漢語國際推廣基地建設、特色人才培養等措施,打造了一批獨具中原文化特色的漢語國際推廣項目品牌,如“武林漢韻”、“中華雅樂”、“舞龍舞獅”、“漢語橋-中美校長論壇”、海外中醫武術中心等,其中,我省重點打造的中外人文交流品牌“武林漢韻”巡演項目,先后赴美國、俄羅斯、意大利、西班牙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演出120余場,觀眾人數超過15萬;培養培育了一批既了解中原文化,具有中華才藝、少林武術和陳氏太極拳基本素養,又掌握漢語教學技能的復合型漢語國際推廣人才,為海外孔子學院(課堂)建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據了解,目前,我省有3000余人漢語教師和志愿者被孔子學院總部選派,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任教。他們既是漢語國際推廣的教師,也是傳播中原文化的使者。本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在鄭州舉辦,將促進我省漢語國際推廣工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對外開放格局,使河南的全球“朋友圈”不斷擴大,中外人文交流活動蓬勃開展,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能力顯著提升。
讓鄭州的“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國際范兒越來越濃
此次承辦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加強了鄭州與世界各國在教育文化等領域的人文交流,讓我們的“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世界文明加強交流,華夏文明傳承創新。
近年來,不靠邊、不沿海、不臨江、身處內陸的鄭州,堅持把對外開放作為全局性、綜合性戰略扎實推進,抓住一系列國家政策利好,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由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通過不斷打破“走出去”的地緣短板,積極建設四條“絲路”,借助公路港、鐵路港、航空港、信息港的“四港聯動”,以高水平開放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這些都為“漢語橋”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有力的硬件支撐。對于正全力建設國際中心城市、打造中原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鄭州來說,積極舉辦“漢語橋”這樣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將給經濟建設、教育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帶來新的機遇。(鄭州晚報記者 蘇瑜)
通訊:阿根廷“網紅”功必揚的中國緣 在功必揚看來,中國普通民眾對于阿根廷的認識僅停留在足球、探戈、紅酒、牛肉等方面,除此之外對阿根廷文化還知之甚少。
日前,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德國區決賽以線上形式進行。”
通訊:“勇敢無私的中國醫生是真正的英雄”——記為中國專家組當翻譯的秘魯姑娘愛麗絲 ” 中國醫療專家組6月8日已離開秘魯回國,但愛麗絲至今無法忘懷與中國專家一起工作的日日夜夜。
以漢語為橋,邀五洲賓朋,覽天地之中,講黃河故事。最終,來自歐洲的鄭彥柯獲得總冠軍,來自非洲的娜琪奪得最佳口才獎,來自大洋洲的羅黛兒奪得最佳風采獎,來自歐洲的安名奪得最佳創意獎,來自歐洲的馬宏博奪得最佳表演獎,來自亞洲的李裕真奪得最佳人氣獎。
在奧林匹克公園和長城,現代科技和古老文化激情碰撞,閃耀出炫目的火花,照亮每一位少年的中國夢。“攜手漢語,筑夢未來”,談及學習漢語,幾乎每一個選手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通過這扇窗看到了中國,了解了中國文化。
鄭報全媒體記者 蘇瑜/文 周甬 廖謙 丁友明/圖在安陽參觀中國文字博物館 漢字神奇無比,每一個字的背后都有一個故事;漢字一脈相承,濃縮著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和輝煌的文明。
今晚,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總決賽在河南廣播電視臺1500平米演播大廳舉行。“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第一次落戶河南,共有來自五大洲105個國家、124位選手來華參賽,本屆比賽也是“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參賽國家最多的一屆。
11月1日20時,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將在河南廣播電視臺1500平米演播廳舉行。屆時五大洲冠軍將同臺競秀,各展其才,角逐最后的總冠軍。五大高手強強對決,總冠軍究竟花落誰家?讓我們拭目以待!
10月30日,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的選手們在鄭州繼續延續著自己的游學之旅,他們在園博園里感受中國園林之美,在三全食品品嘗特色速凍產品,又在千璽廣場大廈和如意湖畔品味城市日與夜不同的美。
10月28日,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選手的游學之旅,先后抵達中鐵裝備和鄭州西亞斯學院,感受大國崛起的中國制造,零距離接觸茶藝、書法、舞龍舞獅、腰鼓等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