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4日09: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日前,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德國區決賽以線上形式進行。本次比賽以“追夢中文,不負韶華”為主題,分主題演講、知識測試和才藝展示三個環節。
馬蒂·博施來自德國西南部有著“綠色城市”之稱的弗賴堡,中國的綠色發展及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果令他印象深刻。“目前,中國很多城市正在推進垃圾分類,環境友好的綠色生活方式正得到越來越多民眾的認可。”他認為,德中兩國可以在環保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意義。”來自弗賴堡的梅林·菲舍爾表示,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各國只有守望相助,才能最終戰勝疫情,只有攜手合作,才能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來自埃森市伯樂高級文理中學的艾佳穎多次到訪中國。她表示,中國之行使她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以及中國文化,感受中國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德中兩國青少年應該加強溝通交流,不斷促進兩國友好。
“漢語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了通往中國的大門。學習漢語讓我的世界變得更加寬廣,也為我追逐夢想搭建了廣闊平臺。”來自施特拉爾松德的桑婭對中國傳統音樂、舞蹈和戲曲深深著迷,這也激勵著她不斷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她表示:“我希望將來能去中國讀大學,加深對中國各領域的了解,全面立體感知中國發展。”
本次比賽由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教育處主辦、特里爾大學孔子學院承辦,13名由德國各孔子學院推薦的中學生參加比賽。經過角逐,來自埃森市伯樂高級文理中學的舒澤宇獲得冠軍。
評委會主席、德國漢學家卜松山表示,很高興看到德國有這么多年輕人報名參加比賽,選手們所表現出的高水平更值得稱贊。隨著德中兩國關系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德國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認識和了解中國。希望選手們用自身所學為增進兩國之間相互了解貢獻更多力量。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參贊郭金秋表示,面對疫情,中德兩國學子借助漢語進行有效溝通,相互加油、鼓勵,拉近了彼此距離,也為增進兩國友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本報柏林6月23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24日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