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03日10:54 來源:中國網
王傳濤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左傳》有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國慶之日舉行閱兵,是新中國成立之后的國之大典。
10月1日上午的長安大街,旌旗飄展,三軍雄列;戰車浩蕩,飛機翱翔……14億中國人目睹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受檢閱人數最多的一次閱兵,這是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第15次閱兵。閱兵過程中,每一位國人感動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英姿颯爽、整齊劃一的步伐,感動于科技進步、威力十足的武器裝備,在聲聲吶喊中感受到了作為中國人的自豪與驕傲。
本次閱兵,是一次勝利的閱兵。70年走來,新中國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拿閱兵本身來說,70年前的閱兵,武器沒有國產,騾馬和摩托是主流裝備;70年后的閱兵,機械化、信息化已經武裝到位,高空高速無人機首次露面,天空衛士、防空反導等多款先進防空導彈呈現在世界面前。在武器、裝備現代化的背后,是整個國家綜合國力、國際地位的提升以及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這是何其偉大的勝利!
本次閱兵,是一次和平的閱兵。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和平之師——本次閱兵不針對任何國家和地區,不針對任何特定事態,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的堅定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閱兵過程中,維和部隊方隊首次亮相……紅色臂章、藍色貝雷帽、新式迷彩戰斗服,徒步方隊中壓軸出場的維和部隊方隊讓人眼前一亮。我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兵力最多的國家,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第二大出資國,中國軍隊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忠實履行使命,維護世界和平”的錚錚誓言。
本次閱兵,是一次自信的閱兵。各型飛機160余架、裝備580臺套亮相閱兵場,史上規模最大;40多型、300多臺套裝備首次在天安門地區參閱,首次亮相的新型武器裝備比重較高。這些數據折射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發展變化,彰顯了我國軍隊維護祖國領土完整和領土安全的堅定信心。
本次閱兵,是一次前行的閱兵。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本次閱兵,總結了過往了成績,也吹響了走向未來的集結號。每一位國人都堅信,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人民軍隊的護佑下,960萬平廣袤的神州大地上將發生更大的變化,“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實現。
70年前的天安門,共和國從這里走來,4億國人真正擁有了主權獨立的民族尊嚴;70年后的天安門,14億國人在“富強中國、安樂中國”的幸福生活中激情澎湃、熱血沸騰、壯懷激烈。讓我們毋忘歷史,珍惜現在,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通過自己的努力促進國家向前發展;也只有國家不斷發展壯大,我們才能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責任編輯:高霈寧)
北京時間3月26日晚,習近平主席和G20成員國領導人跨越不同時區,出席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新冠肺炎暴發以來,據人民日報國外援助中國抗疫物資清單顯示,截至3月2日共有71個國家和9個國際組織宣布向中國捐助疫情防控物資。
①對二里頭遺址的價值:夏七孔玉刀的出土豐富了二里頭的文化內涵,為進一步探索夏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例證。有學者推測七孔玉刀可能是作為葬禮的某種禮器使用,刀上孔洞為奇數,極有可能象征著墓主人身份的尊貴程度。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和平之師——本次閱兵不針對任何國家和地區,不針對任何特定事態,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的堅定力量。各型飛機160余架、裝備580臺套亮相閱兵場,史上規模最大;40多型、300多臺套裝備首次在天安門地區參閱,首次亮相的新型武器裝備比重較高。
善本,是指校勘嚴密、刻印精美、流傳較少的古籍,具有較強的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集《孟子》梳理了全書從問世到被奉為經典而代代相傳的過程,展示了國家圖書館館藏注釋善本。
據新華社鄭州24日晚17時訊,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龍窩村東北側夏莊墓地新發掘一處東周時期高等級貴族墓葬群。據南陽先秦文化研究會會長白振國介紹:“出土青銅禮器規制很高,但器物非常薄,呈現出流亡政府的特征。
據新華社鄭州24日晚17時訊,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龍窩村東北側夏莊墓地新發掘一處東周時期高等級貴族墓葬群。據南陽先秦文化研究會會長白振國介紹:“出土青銅禮器規制很高,但器物非常薄,呈現出流亡政府的特征。
善本,是指校勘嚴密、刻印精美、流傳較少的古籍,具有較強的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視頻擬選取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最古老或最經典的版本,以通俗、凝練的語言介紹文本、點化要義,穿插演繹典籍故事,適時展現善本書頁、精美插畫,在闡釋經典的同時,給人以美的享受。
善本,是指校勘嚴密、刻印精美、流傳較少的古籍,具有較強的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孫子兵法》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歷來備受推崇。
善本,是指校勘嚴密、刻印精美、流傳較少的古籍,具有較強的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集《莊子》簡要介紹了莊子其人其書及《莊子》善本的歷代藏收,對《莊子》的思想精髓進行了挖掘提煉。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長處、優點。本次網絡主題傳播,也是對中華善本保護和傳播的一種創新探索,力求通過內涵挖掘和價值呈現,讓中華善本重煥生機,為學界所應用,為大眾所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