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8日21:06 來源:浙江在線
北京時間3月26日晚,習近平主席和G20成員國領導人跨越不同時區,出席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這是G20歷史上首次舉行領導人視頻峰會,也是自疫情暴發以來,習近平主席出席的首場重大多邊活動,表明了中國愿與世界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的積極態度,展現了應有的大國擔當。
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提出“中國策”,為全球戰“疫”開出藥方。他指出,當前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國際社會最需要的是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斗爭。中方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愿向其他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為世界經濟穩定作出貢獻。中國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
新冠肺炎暴發以來,據人民日報國外援助中國抗疫物資清單顯示,截至3月2日共有71個國家和9個國際組織宣布向中國捐助疫情防控物資。“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國際疫情暴發以來,至今中國已對89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緊急援助。江蘇無錫市新吳區一個月前曾收到友好城市日本豐川市捐贈的4500只口罩,得知豐川市物資告急后十倍回贈,向豐川反向捐贈了5萬只口罩,這10倍回贈被網友用網語稱贊“U 滴答滴答 me,I 嘩啦嘩啦 U”,這正是對“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最好的回應。
同在一個地球村,國與國之間應是“好鄰居”,而非“陌生人”。《左傳》有言:“親仁善鄰,國之寶也”。這是中國人自古就推崇的理念,也是當下中國外交堅持的原則,可謂一脈相承。“環球同此涼熱”,當下地球村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每個國家都不是局外人,幫助他人亦是幫助自己。巴基斯坦總統阿里夫阿爾維在接受總臺央視記者專訪時說,如果朋友正在受苦受難,我們會傾囊相助。正如一句諺語所說,患難見真情。我們既能和中國同甘,也會與中國共苦。國與國之間,正需要同甘共苦的情誼。
面對共同的敵人,不應貌合神離,而應團結應對、患難與共。“人心齊、泰山移”“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就是力量”,一句句諺語都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感悟。國內抗疫經驗已經顯示,當所有中國人團結一致,新冠肺炎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被控制住。國際上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國家之間團結應對,才能把病毒的傳播率和危害度降到最低。可喜的是,當晚峰會發表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聲明》,與會國都堅定承諾建立統一戰線應對共同威脅,這對全球戰“疫”來說無疑是一劑良方。
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是各國攜手應對疫情斗爭的不二選擇。在合作中,國與國之間的情誼也將更深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聯結也將更密切,形成共同戰勝疫情的緊密羈絆,為長遠發展拓寬道路,無論當下還是未來,開始合作就是共贏的起點。
美國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再超10萬例
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 新冠疫情近期在韓國再次出現反彈且持續擴散,韓國政府從8日零時起再次上調全國保持社交距離防疫級別,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從8日起,首爾、仁川、京畿道等首都圈地區的防疫級別從2級提升至2.5級,其他非首都圈地區從1.5級提升至2級,暫定實施3周。
施洛賓斯基說,今年德語語言還誕生了一批構詞含“新冠(Corona)”的新詞匯,比如新冠游行(Corona-Demo)、新冠數字(Coronazahlen)、新冠隔離(Corontne)、反新冠限制措施的蠢貨(Covidioten)等等。日本“新詞流行語大獎”12月1日揭曉,新冠疫情防范標語“3密(密閉、密集、密切接觸)”一詞獲最優秀獎。新華社/美聯 其他與新冠疫情相關的詞匯也入選年度流行語。
專訪:中國減貧成就為貧窮國家帶來希望——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薩克斯 薩克斯認為,過去40年中國積累了很多長期發展經驗,盡管各國國情不同,但其他國家可以在多方面借鑒中國脫貧經驗。
進入12月后,美國疫情蔓延趨勢絲毫沒有放緩。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在疫情初期,美國累計確診病例達到第一個100萬用了約100天的時間,但是進入12月份后,美國僅僅5天就新增了超過100萬確診病例。伯克斯還強調,不能指望新冠疫苗來拯救自己,只有嚴格遵守防疫指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才能真正控制住疫情。
12月8日,有網友在新浪微博等社交平臺上發布消息,稱包括川音在內的多所成都高校現已封校。收到消息后,紅星新聞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上四川音樂學院,求證封校消息真偽。據校方知情人士透露,截至發稿,四川音樂學院并未封校,防疫措施與此前相同,校外人員無正常理由及相關證件禁止入內,請廣大網友勿信謠傳謠。
換洗衣物外出衣物經常換洗,必要時可以用沸水煮沸消毒,或使用84消毒劑等浸泡消毒(按產品說明書使用)。
難忘安徽,一聲“行動起來,到一線去,筑起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動員令,安徽衛健系統45萬干部職工立刻進入戰時狀態,全員在崗。難忘安徽,抗疫與生產“兩手抓、兩不誤”,以更有力舉措投入“兩個戰場”作戰,為抗擊疫情、穩定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當前保持快速增長的新型消費將獲更多支持。專家指出,在改善“硬設施”和“軟環境”政策力挺下,各類線上消費、新型消費將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激發國內消費潛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完善新型消費生態體系,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
在全院抗疫的大背景下,全院所有醫務人員及職能部門管理人員均不同程度地參與了疫情防控工作。來源|中國青年報 ID:zqbcyol 綜合:封面新聞(記者 寧芝)、川觀新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