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01日16:02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1949年10月1日,時間從這一刻重新開始。
2019年10月1日,歷史在這一刻再次出發。
“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偉大的中國人民萬歲!”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歷史時刻,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擲地有聲的話語、鏗鏘有力的宣示,展現了一個偉大國家的雄心壯志,折射出一個古老民族的意氣風發,億萬人民無比振奮、無比自豪!
70年前的今天,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前高高飄揚。70年風雨兼程,70年滄桑巨變,徹底改變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是梁啟超所呼喚的“少年中國”,李大釗所期盼的“青春中國”,方志敏所渴求的“可愛的中國”,更是我們為之奮斗的中國。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0年風雨無阻,我們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在由苦難而輝煌的歷史中、經沉淪而奮起的轉折里,中國不僅改變了960萬平方公里土地和14億人民的命運,也讓中國的奮斗成為全人類的奮斗,使中國的發展成為風景獨好的東方奇跡。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豪邁宣示,“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70年光輝歷程,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中國這個古老而又現代的東方大國朝氣蓬勃、氣象萬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千千萬萬普通人實現了人生夢想,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書寫了人生華章。
對歷史最好的致敬,就是書寫新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有偉大的祖國,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有偉大的中國人民,我們就有信心、有底氣更有能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時間節點上,讓我們懷著對歷史的敬意、對當下的斗志、對未來的向往,在腳下這片土地上矢志不渝、奮力向前!
2017年底,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夜之間火了起來。新華社發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新發展階段催生新發展格局,“十四五”時期要與時俱進貫徹新發展理念,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黨中央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高度進行謀劃,提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保障黃河安瀾上持續發力,筑牢人民幸福的安全防線。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弘揚黃河文化上用心用情,構筑人民幸福的精神家園。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經過“十三五”時期的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創造了有利條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目標任務。華夏大地上,綿延五千多年而歷久彌新的中華文明,蘊藏著令人驚嘆的燦爛成就,積淀著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讓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弘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推進偉大事業中凝聚團結奮進的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無論時代條件如何變化,我們始終都要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始終重視發揮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主力軍作用。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目標任務。華夏大地上,綿延五千多年而歷久彌新的中華文明,蘊藏著令人驚嘆的燦爛成就,積淀著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
“奮斗者”號研制及海試的成功,標志著我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體現了我國在海洋高技術領域的綜合實力。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今天的“奮斗者”號,你們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和自立自強的勇氣,踐行“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中國載人深潛精神,為科技創新樹立了典范。
習近平主席出席四場重大多邊外交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