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3日18:51 來源:學習時報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毛澤東曾深情地說,“沒有黃河,就沒有我們這個民族”。1952年10月,他第一次離京視察就來到黃河岸邊,在我省蘭考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了黃河流域9個省區,特別是去年9月18日,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指出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發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動員令,為新時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河南是黃河流域的重要省份,黃河河南段是黃河下游治理的重中之重。我們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保護治理的重要講話精神,成立省級領導小組,召開全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推進會、全省文化旅游大會、全省河長述職會等作出安排部署,同步鋪開18個沿黃生態廊道項目,5個示范段工程已基本建成,探索“河長+檢察長”依法治河新模式,推動我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這次理論研討會,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共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為我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廣泛借鑒兄弟省區黃河保護治理的先進經驗提供了難得契機,必將為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強大智力支撐和有力工作支持。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保障黃河安瀾上持續發力,筑牢人民幸福的安全防線。洪水風險始終是黃河流域的最大威脅。以河南為例,從先秦到民國,黃河下游決口1500多次,三分之二在河南,大的改道26次,有20次在河南。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黃河實現70多年的安瀾。但要看到,黃河善淤、善決、善徙的特性沒有改變,地上“懸河”的巨大風險依然存在。希望大家發揮黨校系統智力密集的優勢,在完善水沙調控機制、實施河道治理、加強防洪減災體系建設等方面,深入探討交流、提出真知灼見。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加強生態保護上久久為功,擦亮人民幸福的亮麗底色。黃河流域連接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擁有三江源、祁連山等多個國家公園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在全國生態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家來自黃河流域的不同省區,對不同河段的流域治理有著深刻見解和豐富經驗。希望大家結合上下游、干支流實際,深入推動省部交流、區域合作,形成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生動局面,促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堅定不移,夯實人民幸福的物質基礎。黃河流域人口超過全國的30%,經濟總量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原煤產量占全國的80%,糧食和肉類產量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但總體上看,黃河流域發展質量仍有待提高。希望大家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積極建言獻策、貢獻智慧力量,推動沿黃省區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共同打造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動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區域。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弘揚黃河文化上用心用情,構筑人民幸福的精神家園。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九曲黃河,奔流向前,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鑄就了炎黃子孫的心靈故鄉。希望大家攜起手來,共同推動黃河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堅定文化自信,匯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勇前進的磅礴力量。
悠悠華夏五千載,濤濤黃河萬里長。黃河母親,在中原大地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進入新時代,億萬中原兒女頑強拼搏、接續奮斗,奏響了爭先進位謀出彩的時代強音,中原大地展現出勃勃生機。希望大家借此機會,在河南多走走、多看看,了解河南、關心河南、支持河南,幫助我們把工作做得更好、把河南發展得更好。(河南省委書記 王國生)
孫守剛、李亞、甘榮坤、孔昌生、穆為民、徐立毅、徐元鴻、趙素萍、王保存、張維寧、喬新江、戴柏華、王新偉、劉玉江、王戰營、錢國玉、龔立群、高體健、謝玉安、顧雪飛、岳中明、習曉軍等在鄭州或當地參加了植樹活動。
”中秋時節,漫步在北京城南亦莊涼水河畔,白鷺、天鵝、綠頭鴨都飛來這里嬉戲流連,這里成了水鳥天堂。” 前些年,伴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涼水河沿岸工廠、小區林立,695平方公里流域面積內的污水傾瀉其中,河水污染嚴重,臭氣熏天,兩岸居民苦不堪言。
這是9月20日拍攝的黃河河南省開封段景色(無人機照片)。這是9月20日在黃河河南省開封段黑崗口附近拍攝的生態廊道(無人機照片)。(完) 這是9月20日拍攝的黃河河南省開封段黑崗口險工河勢觀測臺(無人機照片)。
這是9月20日拍攝的黃河河南省開封段景色(無人機照片)。這是9月20日在黃河河南省開封段黑崗口附近拍攝的生態廊道(無人機照片)。(完) 這是9月20日拍攝的黃河河南省開封段黑崗口險工河勢觀測臺(無人機照片)。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黃河寧,天下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
會議強調,要把牢正確方向,堅決擔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的重大使命。會議印發了《關于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討論稿)和《河南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討論稿)。
(河南日報記者 李錚/文 董亮/圖) 6月18日上午,省委書記王國生在鄭州調研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等工作。在經開區富泰華精密電子有限公司,王國生查看企業經營狀況,了解出口貿易情況,指出要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國際化營商環境。
為助力實現黃河流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講好黃河故事、鄭州故事,開展好重大網絡主題宣傳活動,5月27日,鄭州市委網信辦舉行“我們的幸福河”網絡宣傳研討會。據了解,此次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擬于6月中旬正式啟動,在鄭州沿黃各縣(市)區鞏義、滎陽、中牟、惠濟陸續開展,持續到9月中旬進入高潮。
走過熟悉的村口老樹,走進面目一新的農家宅院,坐在亮堂堂的堂屋,端起熱騰騰的酒杯,那一口口濃重的鄉音,道的是實實在在的生活變化,一路的艱辛、一路的打拼,化成了新春的歡歌笑語……今天起,跟隨記者新春走基層的步伐,“探老鄉,話小康”吧。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全長約5464公里、呈“幾”字形橫貫東西9省的黃河,不僅是中華大地的兩大主動脈之一,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中華文明的搖籃。正是如此,歷史悠久、萬里奔騰的“母親河”歷來倍受中華兒女歌詠和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