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6日15:59 來源:中國衡陽新聞網
“5、4、3、2、1”
點火、騰空、飛行、分離……
望著火箭的尾焰逐漸消失在夜空中
總有一群人會格外興奮和自豪
比起家喻戶曉的航天英雄
他們
是真正的無名英雄
他們
就是始終站在幕后的
“火箭工程師”
劉爭
今年35歲
一名火箭工程師
清華大學機械系畢業后
抱著“振興中國制造業”的決心
加入航天研發隊伍
14年里
他一直奮斗在機械加工一線
努力將一個個關鍵零件的精度
精益求精
而看似“高大上”的工作背后
卻是經年累月
穿梭在生產車間里
被機器的轟鳴包圍
被金屬的切屑環繞
……
而他不僅能從嘈雜的聲響中
判斷生產設備運行的情況
更將這些不同的聲音
變成了自己最愛聽的
“航天交響曲”
正是這些“火箭工匠”的精益求精
推動著我國航天事業大踏步地前進
長征系列火箭第一個100次發射用了37年
第二個100次發射用了不到8年
第三個100次發射只用了4年多的時間
……
浩瀚宇宙
紫色星云密布
神秘而深邃
古往今來
激勵著無數國人上下求索
然而
太空到底有多遠?
沒有人知道
唯有不斷努力
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聲在中國,感受你的每一聲心跳
今年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另一個新提法,7月30日的政治局會議提出“善于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則提出“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 6月23日,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2000年10月31日凌晨,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導航定位衛星——“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在錢學森帶領孫家棟開始干航天的那個年代,中國航天剛剛在一窮二白中艱難起步。”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中國航天史上一個又一個第一次,孫家棟都親自參與。
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與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分離,任務取得圓滿成功。2016年,長五、長七兩型大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朱曉樂作為測發系統工程師,全程參與了任務。
作為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孫軍的跑步節奏一如帶部隊的節奏一樣,處于一種內里緊張、外表從容的穩態。國慶70周年閱兵那天,天安門上空再次成為展示中國空中力量的“T型臺”:殲-10C,殲-20、殲-16…… 中國戰鷹的“換羽”速度有多快,孫軍們的成長就有多快。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兩把被磨得發黑發亮的竹椅,和一張矮小的方桌,承載了張富清老兩口幾十年的粗茶淡飯,也承載了一家人幾十年的脈脈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