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3日11:22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據新華社鄭州9月20日電(記者王爍)河南省新縣田鋪鄉許家洼是一代名將許世友的故里。許世友是中國共產黨久經考驗、卓越的軍事指揮員。在戰爭年代立下了赫赫戰功,也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每年,前來拜謁的社會各界人士絡繹不絕,這里已成為大別山區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許世友像 新華社發
許世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高級將領。1905年2月出生于今河南省新縣田鋪鄉河鋪村許家洼。早年入少林寺習武,后投身軍旅,曾任國民革命軍連長。192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8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參加黃麻起義,先后任中國工農紅軍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長、軍長等職。在鄂豫皖蘇區反“圍剿”作戰中,多次參加敢死隊,兩次任隊長,屢挫強敵。在反“六路圍攻”中,他指揮萬源保衛戰,堅守陣地3個月,打垮了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敵人。1936年底入抗日紅軍大學學習。
1940年后,他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3旅旅長,1942年任八路軍山東縱隊參謀長,同年任膠東軍區司令員,參與領導鞏固和發展膠東抗日根據地的斗爭。1947年任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司令員,參加萊蕪、孟良崮戰役。同年8月任華東野戰軍東線兵團(后稱山東兵團)司令員,率部進行膠東保衛戰和周張、濰縣、兗州、濟南等戰役。1949年起任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兵團司令員。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許世友出生入死,身經百戰,為民族的獨立與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1954年回國后,許世友歷任華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兼南京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華東局書記處書記、中共江蘇省委第一書記、廣州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軍委常委、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5年10月22日于南京病逝。
許世友將軍在畢生的革命生涯中,歷盡艱險和曲折,其英勇的精神、剛直的性格和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寫就了他獨特的一生。
《光明日報》( 2019年09月22日 02版)
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位于山東省泰安市徂徠山起義舊址的馬頭山上。碑文內容質樸而滄桑,記錄了那段硝煙彌漫的崢嶸歲月,它以穿越時空的感人力量,昭示著抗擊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永放光芒。成立了宣傳隊,深入各村各戶,通過宣傳演出、扶弱助困,起到了號召抗日、募捐糧餉、擴大武裝的作用。
走進位于山東沂南縣的“沂蒙紅嫂紀念館”,能看到一座以青石壘砌為墻、暗黃色茅草為篷的低矮茅屋。就是在這樣需要弓腰進出、分外局促的“團瓢”里,沂蒙紅嫂明德英先后救助了兩名落難的八路軍戰士。
江西省弋陽縣中畈鄉芳家墩吳克華將軍紀念亭旁,蒼翠的松柏樹直指天空顯得生機盎然。抗日戰爭勝利后,吳克華赴東北,歷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2縱隊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司令員,遼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司令員、第41軍軍長。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新安鎮大吳村,三間主屋、兩間邊屋,里面僅有一張犧牲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烈士吳書的照片,這里是吳書故居。1947年吳書擔任117師政治部主任,平津戰役結束后,他率部揮師南下,從河北打到湖北,從湖南打到廣西,取得無數次戰斗勝利,迎來新中國的解放。
3月,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革命烈士陵園里已是春暖花開,在“爆破大王”馬立訓廣場上,高大的馬立訓烈士銅像格外引人注目。1945年8月3日,在山東滕縣閻村戰斗中,馬立訓帶領突擊班執行爆破任務,越壕沖擊時不幸犧牲,年僅25歲。
“戰斗英雄任常倫,他是黃縣孫胡莊的人,十九歲參加了八路軍,打仗賽猛虎,沖鋒在頭陣……”這首《戰斗英雄任常倫》的革命頌歌,至今仍傳唱在“任常倫連”和英雄的家鄉。
2018年9月23日,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卜莊鎮舉辦“第二屆卜莊鎮大陸村梨棗節”,以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陸升勛的孫子陸松君,提起爺爺時說:“爺爺為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為了建立新中國,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是值得的。
在山東省淄博市經濟開發區北郊鎮北旺村,一提起抗日英雄馬耀南這位“馬司令”,村民都能講出關于他的故事。為紀念馬耀南的功績,渤海區黨委曾將山東省長山縣改名為“耀南縣”,并成立了“耀南中學”和“耀南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