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4日12:48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韓雪 王博雅 邢明)“沙進人退”是這里過去的寫照,1600平方公里的家園,生存卻成了問題。1958年,在社隊領導包榮和寶日勒岱帶領下,內蒙古烏審召的人們與沙地打響了第一仗,在這個位于毛烏素沙地、流動沙丘占54%、可用牧地僅占1/3的土地上,除毒草、建草原,硬是將荒漠變綠洲。曾經叫得響的“牧區(qū)大寨”如今已化為烏審召的片片綠意。牧區(qū)大寨博物館里,照片、物品記錄著動人的故事,親歷者、講述者、傾聽者都會站在它們面前,人們正以這種形式傳遞著這些奮斗者的無畏與堅韌,并凝聚成精神,代代相傳。
貴州遵義播州區(qū)平正仡佬族鄉(xiāng),有一個叫團結村的村子。黃大發(fā)是團結村草王壩的老支書,1959年,23歲的黃大發(fā)決定帶領村民修一條水渠徹底改變村子用水困難的問題。高山無言,卻把這些記憶都深深銘刻,把這個關于信念的故事世代流傳。
作者:王瑞芳(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暨近代中國研究所特聘教授) 河南省林縣(今林州市)位于太行山東麓,歷史上屬于嚴重干旱地區(qū)。在紅旗渠的故鄉(xiāng)河南林州市,任村鎮(zhèn)盤龍山村“獨臂村支書”王生有(右)在新建的觀景臺上查看樹木生長情況。
曾經,地處黃河流域的濟源愚公村因交通閉塞而陷于貧困,祖祖輩輩土里刨食,只能看天吃飯。2009年,恰逢王屋山旅游大開發(fā),賈海燕毅然回到愚公村,開辦“天香園”大酒店,3個月便收回成本,年收入達30余萬元,如愿賺得人生第一桶金。
八步沙三代治沙人代表,第一代治沙人張潤元(左一)第二代治沙人郭萬剛(中)第三代治沙人郭璽(右一)(拼版圖片)在八步沙,六老漢一、二代人用壓麥草方格、“一棵樹,一把草,壓住沙子防風掏”的辦法鎖住了沙海
核心提示: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定邊縣定邊鎮(zhèn)十里沙村黨支部書記石光銀,一輩子都在做一件事——治沙。要治沙致富,不是僅有一腔熱血便可成事,資金、勞力短缺等問題都是橫在石光銀面前的“大山”。
早就聽說重慶市巫山縣有一個靠修路脫貧的山村,我出生在太行山上,多次采訪河南紅旗渠,2008年汶川地震時還曾六進汶川,走過太多的高山峽谷溝溝坎坎,對這次的采訪信心滿滿。2004年,整整7年時間,在毛相林的帶領下,下莊村的“愚公”們終于在絕壁上“摳”出了一條8公里長、2米寬的機耕道。
在河南省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qū)大峪鎮(zhèn)三岔河村的山坡上,側柏綠意蔥蘢(6月18日攝)。 新華社發(fā)(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qū)林業(yè)局供圖) 新華社發(fā)(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qū)林業(yè)局供圖)
2005年1月19日,開山的炮聲打破了洋芋河兩側峽谷的幽靜,店子坪村村民沿著洋芋河河畔,開始了“向懸崖要路”的艱辛歷程。路通了,王光國又帶領著村民開啟致富之路,種植獼猴桃、茶葉、蘋果桃等,鄉(xiāng)村旅游、紅色旅游在店子坪村悄然興起。
2017年,在省城工作的邱建鋒,被單位河南省歸國華僑聯(lián)合會派駐臨潁縣石橋鄉(xiāng)橋南村任駐村第一書記。村道入口呈簸箕形,沿街雜草叢生,臟亂不堪。一陣風刮過,樹葉、塑料袋伴著塵土飛舞。入村第一眼,橋南村便留給邱建峰這樣的印象。
” 長期的科研工作,大量的科研成果,豐富的實踐經驗,李保國最了解學科的前沿、農村的需要、果農的期盼。為紀念李保國,鄉(xiāng)親們在核桃種植基地專門建設了李保國科技館,并高高矗立起他的雕像。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