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2日11:07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2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中國之聲特別策劃《中國經濟有力量》今天推出“定力篇”第二篇《定力源自世界工廠》。2019-8-2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位于廣東東莞的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包括工業機器人在內的智能裝備銷售額達7.05億元。公司大客戶拓展部總經理張朋介紹,相比前年,去年他們的產品銷售額增長了62.06%。
張朋:以這個機器人來講,我們在珠海有核心零部件馬達的生產廠商,在廣州有減速機的生產廠商,現在機械加工和鑄件我們自己也做一部分,控制系統的軟件都是國內自主研發的,它的所有配套都是完善的。
完整的工業生產體系不僅能帶來成本優勢,更加速了產品的迭代速度,我國目前擁有41個工業大類行業,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20多種主要工業品產量常年領先世界。
世界工廠意味著什么?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秦海林解釋說,當外部產品斷供時,我國被他國“卡脖子”的風險大大降低了。
秦海林:我們在國內外這種錯綜復雜的形勢下,仍然能夠保持這樣的定力,這是由我們的產業基礎和經濟基礎所決定的。這就對我們經濟能夠保持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給予了底氣。
從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到成為全球制造基地、世界工廠,中國工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年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所說:“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躍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科技創新和重大工程捷報頻傳。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成就顯著,信息暢通,公路成網,鐵路密布,高壩矗立,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高鐵飛馳,巨輪遠航,飛機翱翔,天塹變通途。”
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6%,處于全年預期目標的上限。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9個行業生產保持增長,半數以上行業增長加快。工業經濟增速穩步邁進的同時,吸引外資也在大幅增長。即便是上半年,世界范圍內貿易摩擦不斷,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同比下降40%以上,中國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仍同比增長23%。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3.4%。
辛國斌:中國擁有龐大的國內市場、完整的產業體系以及高效的基礎設施,尤其是新技術應用等新優勢,中國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投資熱土。
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要“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凸顯了我們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整體性中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全局觀念。
面對各種風險挑戰,全會提出的“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更有深意。概括起來就是,堅定戰略定力,扎實修煉內功,辦好自己的事,贏得更好的經濟社會發展空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致力于辦好自己的事,要保持戰略定力。
對于中國面臨的迫切問題,五中全會指出,中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簡要地說,五中全會在分析國內外形勢后,得出了“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這一重要結論。
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發布之后,總臺記者獨家專訪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創新發展離不開資金、基礎設施、教育科研的投入,離不開成熟的商業和市場環境,對創新的不懈追求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得到回報。
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15年11月23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習近平: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過程中,污染防治和環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關口。這段話出自2019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發表的講話。
在日前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我國工業經濟上半年成績單出爐。(廣州日報評論員夏振彬)分享到:廣州無新增確診病例 新增4例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7月27日0時至24時,廣州市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月23日上午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習總書記這一旗幟鮮明的論斷,凸顯出黨中央“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生動詮釋了“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所蘊含的深刻啟示,為新時代經濟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中華民族追尋千年。這是中國消除絕對貧困的最后戰役。攻堅任務更加艱巨。中華民族又一次遭遇重大考驗。信心百倍、一往無前。這是一個大國從容自信的戰略定力。來源:新華社 信心百倍、一往無前!
今天,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正式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不對經濟增長目標作量化要求,是綜合考慮內外部環境變化做出的重要決定,體現了務實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實現穩就業、保民生、促消費,拉動市場、穩定增長等目標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