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0日21:53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家統計局7月8日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二》。報告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1978-2018年,城鎮常住人口從1.7億人增加到8.3億人,城鎮化率從17.92%提升到59.58%。黨的十八大以來,戶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地,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速。此外,工資性收入已成為農村居民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改革開放前,我國城鄉差距很大,城鎮化發展緩慢,城鄉處于分割狀態。改革開放后,戶籍束縛逐漸松綁,城鎮化開始加速,城鄉之間勞動力、土地、資金等要素市場界限被打破,帶動城鄉差距大幅度縮小,一些地區率先實現了城鄉一體化。1978-2018年,城鎮常住人口從1.7億人增加到8.3億人,城鎮化率從17.92%提升到59.58%,提高41.66個百分點;城市數量從193個增加到672個,建制鎮數量從2176個增加到21297個。
黨的十八大以來,戶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地,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速。2012-2018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由35.33%提高到43.37%,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差距由17.24個百分點縮小到16.21個百分點。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我國城鎮布局結構不斷優化,集聚效應明顯增強,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江中游、中原、哈長、北部灣等城市群,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部分城市群已經具備強大的國際經濟影響力。
此外,報告還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兩個同步”和“兩個提高”思想,在注重提高增加居民收入同時,將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健全再分配調節機制,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社會結構進一步優化。
改革開放后,多種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居民收入來源發生顯著變化,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占比下降,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上升。200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占比降至71.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占比升至30.8%。黨的十八大以來,居民收入來源更趨多元化,財產凈收入成為城鎮居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工資性收入成為農村居民最重要的收入來源。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財產凈收入占比為10.3%,比2013年提高0.6個百分點;工資性收入占比為60.6%,下降2.2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占41.0%,比2013年提高2.3個百分點,高于經營凈收入4.4個百分點。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收入大幅增長。報告顯示,2013-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7.3%,快于人均GDP實際增速0.8個百分點。
(記者邱海峰)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情況。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方曉丹表示,一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呈現三大特征: 一是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國農村居民。
2019年全國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終于出爐。中新經緯客戶端發現,從各省份數據來看,共有15個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過9.0%(含9.0%),多為中西部省份。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19年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3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8%,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8.0%,實際增速比全國農村快1.6個百分點。從不同分組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40元,增長10.5%;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08元,增長11.1%。
地方層面上,中新經緯客戶端發現,上半年共有9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5294元這一平均水平,分別為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蘇、廣東、福建、遼寧和山東。就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排序來看,青海省增速最為迅猛,達9.5%;其次是貴州,為8.7%。
國家統計局昨天(8日)公布的數據還顯示,70年來,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兼顧公平和效率,實現了由平均分配向按勞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結合的轉變。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財產凈收入占比為10.3%,比2013年提高0.6個百分點;工資性收入占比為60.6%,下降2.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31個省份2019年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在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副司長趙長??磥?,6.9%的增速,仍然處于中高速發展區間,仍然保持持續穩定增長的態勢,所以農民增收形勢總體上是穩定的。一方面,傳統增收動能對農民收入的貢獻率在弱化;另一方面,新的增收動能正在形成和轉換。
(馮方)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31個省份2019年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中央一號文件著眼穩就業、促增收,強調支持鄉村產業發展壯大,進一步挖掘農村就業潛力,為農民提供更多就近就業機會。截至目前,33個試點縣(市、區)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收取調節金28.6億元,辦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抵押貸款228宗、38.6億元;騰退出零星、閑置的宅基地約14萬戶、8.4萬畝,辦理農房抵押貸款5.8萬宗、1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