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9日07:51 來源:映象網—猛犸新聞
7月8日,記者獲悉,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對我省各區域之間聯系和發展進行了統籌規劃。《實施方案》提出多重利好,包括加快鄭州大都市區建設,推進1小時通勤圈軌道交通網絡建設;放寬鄭州落戶條件,全面取消我省其他城市落戶限制;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等。
目標:明年建立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區域協調發展是最近的熱詞,我省對此提出了新目標。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在建立區域戰略統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區域政策調控、區域發展保障等機制方面實現重點突破,在完善市場一體化發展、區域合作、區域互助、利益補償等機制方面取得新進展。
到2035年,建立與基本實現現代化相適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在顯著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和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體相當中發揮更大作用。
到本世紀中葉,建立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在完善區域治理體系、提升區域治理能力、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融合:加快鄭州大都市區建設 規劃建設洛陽都市圈
要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就必須站位全省,統籌規劃。
《實施方案》提出,要建立區域戰略統籌機制。
深化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提升產業實力、增強承載能力、彰顯文化魅力,增強“三中心一樞紐一門戶”功能。加快鄭州大都市區建設,完善規劃體系,推進1小時通勤圈軌道交通網絡和城際公路快速通道建設,強化鄭開雙創走廊、開港、許港、鄭新、鄭焦等重點產業帶支撐,健全交通、產業、創新、市場、生態、公共服務等領域合作機制,打造創新活力、生態宜居、魅力人文的現代化都市圈。
支持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規劃建設洛陽都市圈,引領西部轉型創新發展示范區一體化發展,增強對陜東、晉南地區的帶動力。另外,還提到要加快商丘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推進南陽、安陽區域中心城市建設。
同時,推動建立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國家大數據(河南)綜合試驗區協調聯動發展機制,推進政策措施、人才引進、科技創新、金融服務、信息集成等方面互聯互通、優勢互補。
放開:推動鄭州放寬落戶條件 其他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促進人口等要素自由流動很重要。
《實施方案》要求,推動鄭州市放寬落戶條件,其他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健全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完善增加城鎮建設用地規模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機制,提高“人地錢”掛鉤配套政策精準度。推動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引導科技資源按照市場需求優化空間配置,促進創新要素充分流動。
在市場環境方面,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構建新型“互聯網 政務服務”。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完善區域交易平臺和制度。建立健全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用能權初始分配與交易制度,培育各類產權交易平臺。完善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
合作:加強國際區域合作 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實施方案》同時提出,加強國際區域合作,推進空中、陸上、網上、海上絲綢之路“四路”協同發展,加快落實“空中絲綢之路南南合作伙伴聯盟”,推動國內外運輸單證標準化。探索建立中部中歐區域經濟合作中心,研究制定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長效機制。
深化省際區域合作,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推動建立交通一體化、產業協同協作和污染聯防聯控合作機制。加強豫京、豫滬、豫鄂、沿淮等省際戰略合作,健全產業、技術、資本合作機制。強化省際交界地區城市間交流合作,推進晉陜豫黃河金三角、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區域、淮海經濟區合作。建立健全省際區域合作會商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實施方案》還提到,實行多元化生態補償,完善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機制,森林、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及監測體系。強化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責任制。健全區域規劃實施和成效監測評估機制,通過自評估、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及時掌握區域規劃實施情況及效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區域協調發展呈現良好態勢,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地區引領作用不斷凸顯。
11月初,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的車間內一派忙碌景象,一輛輛升級改造版的悅納車型正駛下智能生產線。長江上游,重慶涪陵榨菜遠近聞名,過去制菜水直接排掉,現在人們用制菜水造出高品質醬油,走出一條循環經濟的綠色發展路子;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新發展階段催生新發展格局,“十四五”時期要與時俱進貫徹新發展理念,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黨中央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高度進行謀劃,提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接續奮斗,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551萬人,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
在位于蘇州市吳江區汾湖高新區的康力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廠區,工作人員在操作機器加工電梯門板。新華社發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
在浦東,習近平總書記透露重要信息,黨中央正在研究制定《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將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不管是在深圳還是在浦東,習近平總書記對這三件事都格外關注、專門強調。
展望“十四五”,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重大戰略區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將成為承載諸多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態。中國銀行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周景彤表示,《建議》提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既體現了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的延續性和穩定性,也突出了與時俱進和問題導向性。
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要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更加積極有為地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要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更加積極有為地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