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3日11: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接續奮斗,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551萬人,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這不僅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也為世界減貧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長期以來,貧困是困擾全球發展與全球治理的一大難題。在2000年聯合國確定的千年發展目標中,消除極端貧困和饑餓居于首位。2015年聯合國大會通過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其中“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仍然位列首位。在全球治理面臨的“四大赤字”中,發展赤字是其中重要一項。中國在消除貧困領域展現的決心和能力、取得的巨大成就,為世界反貧困作出了重大貢獻。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政治體制、社會歷史文化千差萬別,很難有統一的減貧模式。然而,作為發展中的人口大國,中國的減貧實踐在很多方面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新經驗。
致力于以發展實現減貧。過去40多年,中國通過經濟快速發展為減貧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在產業層面,隨著制造業快速發展,中國成為制造業第一大國,既帶動服務業和農業發展,也大大加快城鎮化進程。大量農村貧困人口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就業機會,最低工資標準隨著勞動生產率提高而不斷提高。在區域層面,經濟率先發展地區通過產業梯度轉移,拉動相對落后地區經濟發展。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各級政府的可支配資源大幅增加,從而有能力推動減貧工作持續開展。
注重區域協調發展。區域發展不平衡是許多發展中國家面臨的一大難題,落后地區與發達地區的差距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還會造成許多社會矛盾。解決這一難題,常見的做法是轉移支付。在中國的減貧實踐中,除了加強轉移支付,一條重要經驗是加大對欠發達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為其融入國內統一大市場創造條件,同時也為發達地區的發展拓展了市場,從而將欠發達地區發展與發達地區的利益連接在一起。實踐證明,這是實現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雙贏的重要舉措。
利用市場機制引導農村人口參與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在發展中國家,許多貧困人口集中于勞動生產率較低的農村和農業部門,城鄉差別、工農差別比較突出。在中國的減貧實踐中,農民尤其是貧困人口外出打工是減貧見效最快的一個手段。根據國家統計局2019年發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農民工總量已達2.88億人。他們從勞動生產率較低的農業和農村進入勞動生產率較高的工業、服務業和城市,不僅快速有效地實現了自身脫貧,而且提高了整個社會的勞動生產率。各級政府在推動農民工進城方面,努力提供就業培訓、社會保障等諸多制度便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推動國際經濟合作。中國始終堅持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這使中國的減貧實踐在惠及自身的同時,也為世界其他國家擺脫貧困、共同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比如,中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了參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就業增加。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3日 09 版)
專訪:中國減貧成就為貧窮國家帶來希望——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薩克斯 薩克斯認為,過去40年中國積累了很多長期發展經驗,盡管各國國情不同,但其他國家可以在多方面借鑒中國脫貧經驗。
12月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宣布,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對此,中東歐國家多位駐華使節表示,中國脫貧攻堅目標達成,不僅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中國的經驗和智慧也為世界帶來更多啟示。
俄羅斯《俄羅斯報》在刊發的《一個戰勝貧困的國家》一文中分析說,中國扶貧成就得益于中國政府長期堅持的改革開放政策。2020年,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難度。
日前,貴州省宣布,全省剩余9個未摘帽的貧困縣全部出列。得知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比岡感到十分振奮:“這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當地實施的脫貧政策的有效性。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國的減貧仍穩步推進,經濟最落后的山區也實現了脫貧。
(參與記者:凌馨、杜洋、孫曉玲、吳丹妮、袁夢晨、楊柯、明大軍、陳家寶,編輯:樊宇、俞懋峰,制圖:魯豫)
日前,貴州省宣布,全省剩余9個未摘帽的貧困縣全部出列。得知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比岡感到十分振奮:“這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當地實施的脫貧政策的有效性。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國的減貧仍穩步推進,經濟最落后的山區也實現了脫貧。
習近平總書記在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日新月異的中國,從來不缺振奮人心、提振士氣的好消息。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吹響,是心頭的關切,也是腳下的實踐。從“愿景”到“實景”的美妙變化,也為時代記錄著一方水土的奮斗場景,就此砥礪著更加長遠的壯美征程。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而奮斗者永不止步。
“如果不是政府,我可能就活不成了……”在河南省上蔡縣大路李鄉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護工黃翠英提起往事,眼淚奪眶而出。數據顯示,從2016年5月至2017年底,上蔡縣先后在全縣分三批共建成32個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中心,實現了26個鄉鎮(街道)全覆蓋。
肯尼亞《旗幟報》近日發表學者卡文斯評論文章,贊賞中國實現全面減貧的重大成就,認為非洲可以學習中國經驗,實現非盟《2063年議程》。中國扶貧經驗也為聯合國等國際機構提供了戰略參考,將更好推動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