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7日11:08 來源:人民日報
今天,七七事變82周年
硝煙散去,和平安寧
但無論過去多久
那段歷史,那段歲月
依然銘記在心,永不敢忘
1937年7月7日
借口有士兵在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失蹤
日軍強行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
在遭到中國守軍嚴辭拒絕后
日軍武力炮轟宛平城
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
△被日軍炸毀的宛平縣城
“盧溝橋!盧溝橋!
國家存亡在此橋!”
這是《盧溝橋歌》歌詞
如今,82年過去了
這首歌中透出的悲壯與豪邁
仍讓人動容
△中國軍隊奔赴盧溝橋抵抗日軍
永定河岸,盧溝橋畔
一時間狼煙滾滾,山河悲泣
從此,日軍長驅直入,全面侵華
大半個中國山河破碎,生靈涂炭
△日軍占領盧溝橋
南京大屠殺
731部隊生化實驗
“三光”政策
……
在慘絕人寰的摧殘中飽受煎熬
在罄竹難書的獸行中倍受磨難
戰爭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傷痛
超過3500萬軍民傷亡
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
800余萬勞工被強擄
但是,中國人民并沒有屈服
無數志士拋家舍業、不顧生死
為保衛山河拋頭顱、灑熱血
打贏了一場場氣沖霄漢的戰役
這一幕幕英勇悲壯的場景
我們不能忘記
黃浦江邊,硝煙四起
吳淞口上,血色彌漫
數十萬戰士前仆后繼
用他們的錚錚鐵骨保衛家園
在平型關
八路軍伏擊日軍,重挫其囂張氣焰
民兵們埋地雷、鉆地道
打得鬼子進不了村
在臺兒莊,敢死隊員浴血奮戰
受傷的
從血泊中爬起,繼續砍殺
動不了的
拉響手雷和敵人同歸于盡
面對殘暴的侵略者
英勇頑強的中國人民
從來不曾低下高昂的頭
最惡劣的條件,最艱苦的斗爭
他們用自己的血肉
筑成中華民族不倒的長城
這一個個響當當的名字
我們必須牢記
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趙一曼
英勇就義時年僅31歲
她給兒子寫下遺書:
“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
就用實行來教育你”
抗日名將吉鴻昌率部奮勇殺敵
后被特務暗殺受傷,并遭逮捕
臨刑前,他寫下氣壯山河的就義詩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著名抗日英雄楊靖宇
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
最后壯烈犧牲
敵人割下他的頭顱并剖腹檢驗
發現胃里只有草根、樹皮和棉絮
1940年與日軍作戰時不幸犧牲
他曾寫下鼓舞士氣的抗戰書信
“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
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
正是千千萬萬個他們
以與子同袍、以身殉國的永恒氣節
才帶領我們的民族走出國難
82年歲月,一晃而過
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充滿生機的中國
一個充滿希望的中國
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
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經歷過戰爭的中國人民
更加懂得和平的可貴
更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
發展才能自強”的道理
今天,無論你身在何處
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而英勇捐軀的先烈致敬
勿忘歷史,振興中華!
來源|人民日報(ID:rmrbwx)
監制|高杉
(記者王學濤) (注:11月3日尋找小組成員:王學濤、田云、左權縣史志研究室主任張俊平,向導莊子嶺村村民郭懷生;11月4日尋找小組成員:趙東輝、王學濤、徐偉、曹陽、崔藝鏵、馬亞運,向導莊子嶺村村民郭懷生、歡峪溝村村民武郭鎖和申水庭。
11月3日,家住伊川縣葛寨鎮窯頭村的抗戰老兵劉守文,迎來了自己的百歲華誕。生日當天的劉守文衣著整齊,頭戴一頂軍綠色的老式帽子,胸前掛滿了勛章,雖已年過百歲但精神矍鑠。
《韓國日報》21日的報道稱,李彥周稱,中國可能在梁山設立病毒研究所,“這是讓韓國國民去當馬路大”。針對部分政客的惡意炒作,共同民主黨議員金斗官22日表示,最近關于中日韓病毒研究所可能落戶梁山的說法甚囂塵上,但這完全是假新聞。
微信公眾號“蒙自警方”9月19日消息,9月11日,云南省蒙自市公安局接到群眾報警稱:新安所鎮倒馬坎一施工工地發現一枚疑似炮彈。為確保銷毀任務順利安全進行,9月19日一早,100余名爆破小組工作人員和市公安局民警、輔警到爆破現場集合。
高18米、寬30米、厚11米的殘歷碑是“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廣場上最顯眼的建筑,許多來參觀的團體都列隊在殘歷碑前組織宣誓活動。” 博物館“日本在東北的血腥統治”展區,一幅“日偽殘殺平頂山群眾統計表”面前,參觀群眾周華帶著11歲的兒子周啟航仔細閱讀。
89年前的今天,日軍羅織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次日侵占沈陽,東三省陸續淪陷。“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拂去歲月的積塵,一個民族傷疤似乎至今仍在滲出血絲。不忘來路,是為了更好砥礪前行;知史明志,激發實現中國夢的無窮動力。
在歷史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堅決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主張,對喚醒全國民眾的愛國熱情、激勵更多中華兒女奮起抗戰起到了重大作用。從1936年初到1937年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組織下,東北抗日游擊隊、東北人民革命軍等抗日武裝陸續改編成東北抗日聯軍,共有11個軍3萬多人。
” 該負責人對記者說,衡水安濟橋是明天順元年(1457年)始建,結構為七孔橋,1937年,橋的中孔被日軍炸毀。” 河北省文物局資料顯示,衡水安濟橋又名衡水石橋或衡水老橋,位于衡水市桃城區勝利東路,東西向橫跨滏陽河。
八路軍在黃土嶺戰斗中用的迫擊炮 1939年11月初,八路軍晉察冀軍區部隊和第一二〇師一部先后在河北淶源雁宿崖和黃土嶺地區痛殲日軍主力,擊斃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
一座抗日烈士紀念碑,記載的就是一段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斗爭史。巍巍陰山腳下,滔滔黃河岸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公主府公園內,屹立著華北軍第五十九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