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4日09:24 來源:人民日報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
任何國家要想發展,必須遵從歷史規律、順應時代潮流。唯我獨尊、逆流而動,終將被歷史車輪碾壓。
本屆美國政府上任以來,頻頻挑起經貿摩擦,甚至在外交、科技、軍事諸多領域不斷逆勢而為,深刻暴露出其深陷危險的戰略迷誤。
最根本的迷誤,就是逆經濟全球化的潮流而動。
(一)“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回避不了的”——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阻擋。
人類,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
“同住地球村”,人類的命運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相聯,各國的利益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度融合。然而,隨著逆全球化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抬頭,國際社會面臨的挑戰也與日俱增。
令人吃驚的是,揮舞保護主義大棒的主角,不是別的國家,居然是一貫標榜“國際責任”、自詡經濟全球化倡導者的美國!
“我曾經在美國學習經濟全球化與國際貿易,但我們今天看到的一切都顛倒過來了。美國正在退縮?!崩璋湍壑袊⒗献髋c發展協會主席卡西姆·特法利直言。
“打著維護本國利益、勞工利益幌子,試圖扭轉全球化進程的舉動,既不能解決國內問題,又損害美國長期構建的國際形象?!边@是美國經濟學家的評論。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憋@然,美國的一些人,對經濟全球化的大道有的迷糊不清,有的干脆視而不見,很需要“補補課”。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馬克思指出:“商品就其本身來說是超越一切宗教、政治、民族和語言的限制的?!眮啴敗に姑芤蔡岢觯瑢I化分工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終極源泉。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原理,則奠定了現代貿易理論的基礎。
工業革命推動人類生產方式從手工業生產邁向機器大工業生產,引起廣泛社會分工,商品交換不斷擴大,形成全球市場,使世界各國經濟緊密相連。
經濟全球化為什么不可阻擋?商品的本性、市場的本性,造就了經濟的全球化。本國的市場滿足不了,商品就要在全球尋找買家,這是沒法阻擋的;本國的成本逐漸高企,就要在全球尋找洼地,這也是沒法阻擋的。構建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不是哪些人、哪些國家人為造出來的。美國一些人想要人為打亂這些鏈條,注定不會成功。
蘋果手機的生產和銷售,就是經濟全球化發展規律的一個生動縮影。蘋果的研發和設計,可能是在美國完成的,其零部件則來自日本、歐洲、韓國等地,最后在中國完成整機組裝,再通過其龐大銷售網絡銷往世界各地??梢哉f,沒有商品、資本、技術、信息等跨疆界流動,就沒有今天的蘋果公司。
經濟全球化給世界各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跋胂笤诘厍蛄硪欢说娜藗?,期待吃到我的櫻桃,就有了繼續加油的動力。”美國農場主皮特·維爾布魯格在華盛頓州的農場摘下櫻桃,通過中國電商平臺銷售,只需48—72小時就能送到中國消費者手中。
維爾布魯格們的“全球化故事”告訴世人,全球供應鏈在新技術助力下,可以創造更多機遇。
一個舉世公認的事實是,以自由貿易為核心的經濟全球化,促成了貿易大繁榮、投資大便利、人員大流動、技術大發展,使各國人民受益匪淺。
在上世紀90年代興起的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浪潮中,新產業、新業態、新動能不斷涌現,有力推動了世界經濟繁榮發展。統計顯示,1990年到2000年,世界經濟的年均增速為4.05%;如果把時間維度擴展為1990年到2010年,世界經濟的年均增速則加快至5.51%。
看未來,經濟全球化仍是不可逆轉的大勢。
經濟全球化曾被人們視為阿里巴巴的山洞,現在又被一些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發展失衡、治理困境、數字鴻溝、公平赤字……全球化進程中,確實出現了一些問題。
“不能一遇到風浪就退回到港灣中去,那是永遠不能到達彼岸的。”我們要正視并共同合作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因噎廢食,動輒采取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措施,不能采取以鄰為壑的自私做法。
(二)誰拒絕這個世界,定會被這個世界所拒絕。令人遺憾的是,美國一些人卻無視世界潮流,在逆全球化道路上越走越遠。
他們一再拋出“吃虧論”,公然聲稱“美國主義而不是全球主義將成為我們的信條”“全球化帶給美國千千萬萬工人的只有貧窮和悲傷”。
美國真的吃虧了嗎?事實上,美國是經濟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貿易逆差并不等于“利益逆差”,美國憑借在資本、技術上的優勢,占據全球價值鏈頂端,通過進口大量質優價廉的產品,維持較低的通脹率。牛津研究院估計,美國自中國進口的低價商品,在2015年幫助美國降低消費物價水平1%—1.5%。
他們竭力充當“攪局者”,“退群”、筑墻、加征關稅、打貿易戰、發布出口管制“實體名單”。這些異動,無非是想把國內矛盾的“鍋”甩給經濟全球化,犧牲他國利益來謀求一己之利。
他們無視產業轉移和國際分工背后的經濟定律,妄圖創造所謂的“新規律”。
幻想使出“蠻力”就能把制造業全部搬回美國,可能嗎?德國《南德意志報》最近刊文指出,“恰恰在美國,倒退是完全不可能的?!薄胱约荷a進口的那些產品,首先要重新擁有勞動力大軍?,F實是,美國許多地區正受到勞動力短缺困擾。
美國一些人逆勢而動的政策,正在威脅全球經濟增長。今年6月,世界銀行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進一步降至2.6%,貿易關系持續緊張是主要下行風險之一。一季度美國工業產值同比下降2.1%,4月又較3月下降0.5%;去年美國農民凈收入同比下降16%,跌至國際金融危機發生時的水平。
“拒絕全球化就是拒絕太陽升起。”美國資深記者喬治·帕克曾發出警告。阻擋經濟全球化發展,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產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終將被全球化的大潮沖得粉碎。
(三)“當今時代,各國是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利益共同體,開放包容、合作共贏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共同發展的潮流不可阻擋。各國人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是誰都無法剝奪的權利。
發展中國家要加快發展、擺脫貧困,發達國家也要謀求“再發展”?!耙换í毞挪皇谴?,百花齊放春滿園”,促進共同發展,是絕大多數國家的愿望和要求。
只有共同發展,世界才能持久繁榮。
世界人民求發展求合作求繁榮的迫切需要,是世界經濟前進的最大動力。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全球經濟的持續發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國家越來越富裕而另一批國家卻長期貧窮落后的基礎之上;發達國家的“再發展”,不可能長期建立在多數發展中國家貧困落后的基礎之上。試問,沒有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發達國家哪來巨大市場和大把投資機會?又怎能通過國際產業梯度轉移,拓展自身發展空間?
每個國家都有維護本國利益的愿望和權利,然而,這種愿望如果是通過“你失我得、你輸我贏甚至是你亡我存”來實現,就會深陷泥沼。沒有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堅實基礎,某些國家即使得到一時之利,也注定是曇花一現。
只有共同發展,才能應對共同挑戰。
放眼全球,物質技術水平已高度發達,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普遍存在。一個令人揪心的數字是,全球還有7億多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
“你好我好大家好”。每個國家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應積極攜手他國共同發展,讓更多人享有富足安康。
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擺在全人類面前,環境問題、能源問題等凸顯全球性,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也沒有哪個國家能獨自應對,單打獨斗只會按下葫蘆浮起瓢。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四)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然而,在共同發展的潮流面前,美國一些人卻出現“選擇性失明”。
他們陷在“弱肉強食”的死胡同里不愿自拔,被“贏者通吃”的幻覺遮住雙眼,說到底無非是只想自己單贏,不想各國共同發展。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杰弗里·薩克斯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政府一意孤行,采取極端主義政策,蓄意破壞國際規則,這是根深蒂固的“美國例外論”在作祟。
美國真的可以例外嗎?
事實證明,美國的種種“有毒”觀念和危險做法,并不能讓自己“例外”地不受損失。美國商會等機構發布的報告顯示,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2019年及未來4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將可能每年減少640億至910億美元,約占總額的0.3%—0.5%。如果美國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征收25%關稅,未來10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將累計減少1萬億美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吹滅別人的燈,會燒掉自己的胡子?!?/p>
2018年的第七十三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絕大多數聯合國會員國批評美國大搞保護主義,加劇貿易摩擦。各國明確主張切實采取集體行動,維護多邊貿易體系,呼吁美國順應潮流,回歸正軌。如果美國一些人不撞南墻不回頭,最終只會四面樹敵、到處碰壁、自食苦果。
(五)在你輸我贏、零和博弈的思維下,美國一些人張口就是濃濃的火藥味。不久前,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主任斯金納公開聲稱,中美是“文明之間的沖突”。在美國“冷戰活化石”、白宮前首席戰略顧問斯蒂芬·班農眼中,中國是最危險的敵人,狂妄叫囂要把中國“打回到第三世界”。不僅如此,還有人妄稱“別國發展好了,美國就要遭殃”“中國新時代的來臨,就是美國時代的結束”。在他們看來,維持霸權優勢,遏制潛在對手,比實現自身高速發展具有更高價值。
美國一些人總是迷信“關稅武器萬能”,動輒祭起這一武器恫嚇他國,然而,這種恫嚇注定只能以失敗收場。
“關稅武器”其實是把雙刃劍。美國一些人自認為“關稅武器萬能”,實際上卻是一種“自殘式”的博弈策略。盡管美國一些人聲稱美國在“賺錢”,其實美國的損失將更大。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數據顯示,2018年最后三個月,美國關稅收入增加80億美元。據此測算,分攤至每個家庭(按照四口之家)不足100美元。而據世界貿易伙伴公司評估,對2500億美元的中國對美出口商品征收25%的關稅,一年將導致美國損失93.4萬個就業崗位,家庭每年支出增加767美元。
美國一些人為一己之私,冒天下之大不韙,總是以威脅、對抗而不是協商、對話的方式解決問題,會帶來什么?其實歷史已給出答案。
1930年,美國胡佛政府出臺了《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大幅提高超過2萬種外國商品的進口關稅,以期減少進口,出清國內積壓產品。然而事與愿違,貿易伙伴國紛紛進行反制,使美國對外出口急劇下降。這一保護主義政策被歷史學家認為是使美國深陷大蕭條并給全世界帶來大災難的原因之一。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研究表明,如果全球爆發嚴重貿易戰,經濟將重現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美國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戰所造成的損失,可能會使全球經濟增速連續3年降低0.5%,全球GDP將因此損失約4300億美元。
“歷史告訴我們,如果走上對抗的道路,無論是冷戰、熱戰還是貿易戰,都不會有真正的贏家?!睂α?,一言不合就劍拔弩張、拳頭相見,最終只能是自取其辱。
(六)美國一些人執迷不悟,執意向中國等國家極限施壓,顯然打錯了算盤,在錯誤的時間選了錯誤的對手。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實現夢想的步伐。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回首來路,新中國成立70年,我們經歷多少次艱難險阻,遭遇多少次疾風驟雨,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把一個個絆腳石踢到了路邊,把一個個攔路虎踩在了腳下。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窮二白,到2018年底國內生產總值邁過90萬億元大關;從70年前連一輛拖拉機、一臺汽車都造不了,到現在已成為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中國發展成就今非昔比,抵御風險的能力今非昔比。
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中國有近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4億多人的中等收入群體,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體系,豐富的人力資本、豐厚的國土資源——這讓中國經濟堅如磐石,無懼風雨!
最重要的是,我們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人民支持,這是我們應對風風雨雨的最大信心和底氣。今天的中國,怎么可能被無理訛詐嚇倒?今天的中國人民,怎么可能在霸凌欺壓面前低頭?“只要我們保持堅定理想信念和堅強革命意志,就能把一個個坎都邁過去,什么陷阱啊,什么圍追堵截啊,什么封鎖線啊,把它們通通拋在身后!”
一路風雨兼程,一路砥礪前行。保持“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發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韌精神,我們必定能戰勝各種風險挑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誰也阻擋不了!
“世界經濟正如我們身邊的太平洋,匯聚千流、連通四海,鑄就了浩瀚寬廣的胸懷,孕育了波濤澎湃的活力”“遇山一起爬,遇溝一起跨”。人類文明進步的歷程從來都不是平坦的大道,攜手合作,務實進取,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我們定能風雨無阻向前進,同亞太各國一道攜手構建開放共贏的新世界。
剛剛簽訂的RCEP在全球經濟領域激起千層浪,人們關注分析它對未來經濟發展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東亞經濟奇跡的發生和發展,亞太區域共同市場的繁榮,當然決不會局限于“家門口的”供應鏈和產業鏈。
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4日晚在上海舉行,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發表主旨演講,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和行動。習近平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全文)
在新發展格局下,建設各類虹吸全球科技創新資源的平臺,開拓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途徑。加強進口品在國內產業之間的循環,努力構建國內價值鏈,促進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
習近平:從長遠看,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是長期趨勢。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強科技領域開放合作,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經濟彼此依存,利益交融前所未有,以誠相待、普惠共享是根本之計。這段話出自2020年9月4日習近平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的致辭。
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面對疫情,我們要加強團結、同舟共濟”“堅決打贏全球疫情阻擊戰,反對政治化、污名化”。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影響,我們必須做好應對更多全球性挑戰的準備。
經濟全球化除了對刺激國家經濟增長起到顯著的積極作用外,大量來自不同國家的實證研究結果也表明,經濟全球化對于全球減貧的意義也是積極顯著的。正是基于來自不同類型國家的實證研究結果,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里茨認為,經濟全球化提高了全世界所有國家、所有人的生活水平。
題:中國方案的世界意義——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重要講話系列解讀之二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以“非常另類”的方式提醒世界:我們早已連成一個互聯互通、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各國要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加強團結、同舟共濟。面對亟待改革和完善的全球治理體系,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指出,“疫情不僅是對各國執政能力的大考,也是對全球治理體系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