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5日20:34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 題:中國方案的世界意義——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重要講話系列解讀之二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溫馨、董雪
“各國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后世界經濟‘綠色復蘇’,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p>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習近平主席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入闡述經濟全球化的“形”與“勢”,與世界共享中國行之有效的新發展理念,呼吁共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在關鍵時刻再次展現中國大國格局和歷史擔當。
以新發展理念推動世界經濟“綠色復蘇”
回望歷史長河,很少有這樣的年份,讓人類健康遭遇如此至暗時刻、讓世界經濟遭遇如此重大沖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疊加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原本復蘇就缺乏持續強勁動力的世界經濟更陷入衰退困境。
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習近平主席深刻洞察世界經濟大勢,鮮明提出以新發展理念推動疫情后世界經濟“綠色復蘇”。
“在聯大一般性辯論這種全球矚目的多邊場合鄭重宣介源自中國的新發展理念,這充分體現出大國自信?!睂ν饨洕Q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不僅在中國行之有效,對其他國家和地區同樣具有相當大的借鑒意義。
通常,人們對世界經濟“復蘇”耳熟能詳,習近平主席此次講話專門加上“綠色”,有何意涵?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認為,“綠色復蘇”是習近平主席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提出來的重大概念,人類需要一場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而新發展理念恰恰可以指引世界經濟走向“綠色復蘇”。
尊重經濟全球化的客觀現實和歷史潮流
“經濟全球化是客觀現實和歷史潮流?!绷暯街飨羁讨赋觯鎸洕蚧髣荩聒r鳥一樣把頭埋在沙里假裝視而不見,或像堂吉訶德一樣揮舞長矛加以抵制,都違背了歷史規律。
客觀現實理應尊重,歷史潮流尤當順應。
應該看到,今年以來,在疫情面前,各國人民守望相助,展現出人類在重大災難面前的勇氣、決心、關愛,照亮了至暗時刻。
也要認清,疫情之下,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霸凌主義上升勢頭在一些經濟體有增無減,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表示,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閉孤立的狀態,更不可能被人為割裂。他同時指出,我們不能回避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必須直面貧富差距、發展鴻溝等重大問題。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以“非常另類”的方式提醒世界:我們早已連成一個互聯互通、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我們的研究認為,經濟全球化在重組,而不是在逆轉?!标慀P英說,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問題,不應該回避或者推諉,而應該用理性來解決問題。
“理性解決問題,就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各國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彼f,使發展既平衡又充分,發展成果公平惠及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
外交學院副院長高飛表示,疫情之下,中國不僅重啟本國經濟,也致力于為世界經濟復蘇作貢獻。習近平主席提出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代表了全球化的歷史潮流,代表了世界發展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復蘇開辟了廣闊空間與光明前景,充分體現出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勇毅擔當。
新發展格局助中國開新局、為世界添動力
當前,中國正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人疑問,這是否意味著中國要收縮改革開放政策?
“我們不追求一枝獨秀,不搞你輸我贏,也不會關起門來封閉運行……”習近平主席鄭重宣誓。
從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到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再到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及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中國聲音一如既往地清晰而明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今年以來,外商投資法和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隨著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越縮越短,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越拉越長,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加快形成,中國通過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與世界共享自身發展的潛力和機遇。
就在前幾天,中國宣布在北京等地設立最新一批自貿試驗區,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再一次增添了新動力。
“中國當前所做的,以及將來要做的,都是秉持開放包容理念,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蓖佬氯f,而這正是大國應該有的大的樣子。
近年來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深入推進,為響應國家戰略,鄭州市市政工程總公司嚴格落實各級控塵督導,積極主動配合轄區鎮辦交辦工作。響應市控塵辦號召,積極主動參加老舊社區改造志愿者服務,成立總公司“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參加“綠城使者”等志愿服務行動。得到主辦單位一致認可。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相互促進、共同提升。
近年來,內蒙古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努力在保護礦山生態環境的同時,倒逼資源的集約高效和可持續利用。內蒙古生態環境廳巡視員張樹禮介紹,截至目前,內蒙古有52家礦山企業被自然資源部列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有191家礦山企業列入自治區綠色礦山名錄。
面對廣大人民群眾對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熱切期盼,生態文明建設仍存在一定短板,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刻不容緩。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關鍵要加強教育引導,提升廣大青少年綠色生活創建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山上不栽樹,喝水跑遠路;坡地不壘埂,種糧要貼本;育得青山在,功德傳后代。三光片區涉及興街鎮三光等6個村委會2253戶,石漠化面積30平方公里,是西疇縣石漠化最嚴重地區之一。
不遺余力呵護綠水青山,北京懷柔的藍天,著實是一微克一微克摳出來的。 近年來,懷柔區以突破懷柔科學城為統領,以生態涵養為底線,加快推動會議休閑、影視文化等功能要素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促進生產和消費方式的綠色化轉變,有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劃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實施生態綜合整治,東山縣3年來累計清退或遷移無人島周邊漁排超3.5萬格、筏式吊養約4000畝。”東山縣委書記洪泰偉表示,東山將立足海洋特色產業,優化生態空間格局,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持續擴大綠色惠民效應。
劃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實施生態綜合整治,東山縣3年來累計清退或遷移無人島周邊漁排超3.5萬格、筏式吊養約4000畝?!睎|山縣委書記洪泰偉表示,東山將立足海洋特色產業,優化生態空間格局,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持續擴大綠色惠民效應。
圍繞貫徹落實中央“六穩”“六?!惫ぷ饕螅瑥V西壯族自治區應急管理廳采取實行差異化執法、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誠信體系建設等有效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為了在203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除大力節能,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還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李宏偉認為,未來,切實做好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和確權登記等基礎性工作,應以落實產權主體為關鍵,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