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09日10:51 來源:經濟之聲
今天是端午小長假的第二天。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今年端午,各地組織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吸引市民、游客參與其中,端午假期迎來消費熱潮。
民俗游吸引市民游客參與
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拴五色彩線……端午節期間,各地通過各種傳統民俗活動展演,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民俗游也成為今年端午假期的一個亮點。
在上海朱家角古鎮,一場別開生面的長三角古鎮端午傳統文化交流活動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參與。活動不僅再現了《離騷》,并通過擊鼓明志、漢舞演繹等傳統文藝節目展示了端午文化習俗。市民、游客更是體驗了包粽子、做香囊、非遺活字印刷等特色活動。
很有節日氛圍,我是帶孩子來的,讓孩子體會一下中國的傳統節日。
而作為端午節傳統習俗之一,賽龍舟在各地舉行。在安徽省安慶市白澤湖鄉,一場別開生面的龍舟文化節活動上演,龍舟隊隊員胡飛華說,很多隊員都是專程從外地回來參加比賽。
劃龍舟是我們這邊的節日傳統,從這次劃龍舟中我能感受到永不放棄、積極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
粽子銷量節前持續走高
作為端午節必備食品,粽子的銷量持續走高。天貓發布的消費數據顯示,在端午節前一周,消費者共購買了1.23億只粽子,同比增幅超過250%。咸鴨蛋的銷量比去年翻了三倍還多。蘇寧大數據則顯示,除了“粽子+白糖”的組合訂單外,“粽子+醋”、“粽子+芥末”組合都大幅增長。
在貴州貞豐縣,當地的特色小吃——灰粽已經提前兩個月開始生產,但增長的訂單量仍讓今年的粽子供不應求。
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認為,作為傳統節日,端午消費與傳統習俗相結合,文化味兒更加濃郁。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文化特色比較濃郁的節日,我國南方也有賽龍舟的風俗。它的文化內涵越來越豐富,就使得我們在休閑的這三天中,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我們的休閑消費結合起來。不僅是促進消費本身,也在提升消費品位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以短途游為主,高鐵出行成首選
除了民俗游外,傳統的熱門旅游目的地,比如杭州西湖、北京歡樂谷、上海迪士尼樂園、深圳世界之窗等景點依舊火爆,以1到3天的短途游為主。
綜合在線旅游及民航出行大數據分析,端午小長假,80、90后是出游主力軍。從客源分布上看,上海、蘇州、廣州、北京、無錫、杭州、常州、南京、武漢、深圳等是今年端午小長假出游的十大客源地,“新一線城市”占據半壁江山。
從出游行程上來看,端午出游仍然將以“1至3天”的周邊游為主,占比達58%。在出境游游客中,也有部分游客選擇“拼假4天湊9天長假”去海外度過假期。
在出行方式上,高鐵是端午小長假中短途出游的首選。中國鐵路總公司數據顯示,全國鐵路昨天預計發送旅客1497萬人次,加開旅客列車723列。高鐵游也帶動了高鐵沿線酒店、民宿、景點等的預訂,“高鐵+酒店”、“高鐵+用車”、“高鐵+景點”等產品銷售火熱。受短途自駕游和城市周邊出行影響,全國高速公路的擁堵程度達到平時的兩倍。
居民消費需求在假期集中爆發
張建平說,端午節作為上半年最后一個小長假,居民的出行、消費需求得到集中釋放。而隨著暑假即將到來,我國消費市場將再次迎來消費熱潮。
不光是端午小長假,包括暑假,居民的消費會得到比較集中的爆發,包括衣、食、住、行、游方方面面的需求。國內的消費需求巨大,暑期對于中國消費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區間。
記者:佟亞濤、嚴紅霞
” 端午習俗不僅在古時流行,作家汪曾祺曾在《端午的鴨蛋》中寫道:“家鄉的端午,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做香角子。” 沈從文也在《邊城》里寫道:“端午日,當地婦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
近年來,由于越來越多的人被中華文化的魅力征服,一些西方國家雖然不過端午節,也開始“熱情擁抱”端午節的標志性節目——賽龍舟。美國龍舟協會負責人透露,從舊金山、紐約到沿密西西比河周圍的很多地方,都有人專門組建了龍舟隊,目前共有400多支。
2018年6月16日,加拿大舉行第30屆多倫多國際龍舟節,這項為期兩天的傳統活動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逾5000人參加。6月16日,在加拿大多倫多中央島,除了激烈的水上龍舟賽,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和中國駐多倫多旅游辦事處首次在現場設立了總面積近400平方米的中國文化和旅游館。
” 這一點也得到了南京醫科大學大三的韓國學生金惠珠的證實,金惠珠說,很多韓國人對中國的偉大詩人屈原還是聽說過的。兒童節這天日本人也吃粽子,不過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狀也與中國的不同,他們習慣于包錘形粽子。
6月18日,蜀山區稻香村街道朝陽社區在“殘疾人之家”開展端午節活動。“殘疾人之家”的學員們在志愿者和老師的幫助下,編織香囊送給附近的孤寡老人,迎接即將到來的端午節。楊艷紅 劉亞萍 記者 宋炎駿 攝 6月18日,廬陽經濟開發區天河社區黨員志愿者走進位于清河路的中鐵北京工程局合肥軌道交通5號線6標段項目部,與工人們一起包粽子、吃粽子,并送上節日的問候和祝福。
6月18日,蜀山區稻香村街道朝陽社區在“殘疾人之家”開展端午節活動。“殘疾人之家”的學員們在志愿者和老師的幫助下,編織香囊送給附近的孤寡老人,迎接即將到來的端午節。楊艷紅 劉亞萍 記者 宋炎駿 攝 6月18日,廬陽經濟開發區天河社區黨員志愿者走進位于清河路的中鐵北京工程局合肥軌道交通5號線6標段項目部,與工人們一起包粽子、吃粽子,并送上節日的問候和祝福。
” 除了吃粽子、劃龍舟,端午節的習俗還包括掛艾葉、菖蒲,喝雄黃酒,佩戴彩絲、香囊,全家人采草藥煎湯沐浴等。” “這些童謠都點明了端午節的時間、習俗,吃粽子、插艾葉、劃龍舟,是標配。
6月18日,合肥廬陽經濟開發區天河社區黨員志愿者走進位于清河路上的中鐵北京工程局合肥地鐵5號線6標段項目部,與工人們一起包粽子、吃粽子,并送上... 6月18日,合肥廬陽經濟開發區天河社區黨員志愿者走進位于清河路上的中鐵北京工程局合肥地鐵5號線6標段項目部,與工人們一起包粽子、吃粽子,并送上節日的慰問和祝福,感謝他們為合肥大建設辛苦的付出,共迎端午佳節的到來。
自己包的才好吃” 如果問端午節的“網紅食品”是啥,十個人里大概會有一多半的回答是“粽子”。兩片粽葉,一把糯米,再加上幾粒紅棗,不過一兩分鐘時間,一個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
龍先生問:提起端午節,大家都會想到劃龍舟、插艾葉、吃粽子、喝雄黃酒等傳統習俗。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美食,它的主要材料糯米具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小棗、赤小豆、綠豆等配料具有補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以前過端午節有飲雄黃酒的風俗,雄黃性辛溫,具有解蟲蛇毒、燥濕、殺蟲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