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05日21:22 來源:光明網
對冠心病、心絞痛等患者而言,價格低、見效快的硝酸甘油是關鍵時刻的急救藥。可最近,不少患者發現,常備的“救命藥”不僅價格漲了好幾倍,一些藥店還斷貨了。記者發現,從過去的100片16元,到如今15片25.7元,硝酸甘油每片漲價近11倍。藥企稱,包裝換新后,過去的生產線用不了了,改為手工包裝,成本和工時都增加了。
藥還是原來的藥,只是更換了包裝,其價格一路狂飆,而且還斷貨,這樣的現象令人難以接受。誠然,更換包裝有其必要性與合理性,硝酸甘油開瓶后有效期較短,患者一次吃不完容易造成浪費,改為15片小包裝即可有效避免浪費,但換裝后價格上漲幅度之大令人疑慮重重。
對于一家占據全國70%市場的藥企來說,成本和工時增加導致藥品價格狂漲的說法,不足以服眾。其中有沒有利益因素驅使、壟斷因素作祟,也值得追問。從常識常理講,藥企賣的是藥品,而不是包裝,僅僅因更換包裝就導致藥品漲價近11倍,難免有借機漲價、牟取暴利之嫌。在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包裝成本怎可能如此高居不下?“救命藥”價格狂漲,真的是正常市場化行為嗎?
其實,“救命藥”漲價和斷供現象頻頻引發社會關注。近期有媒體采訪多地醫藥市場、醫院、藥廠和藥品流通企業,發現近兩年來先后有100多種藥品“火箭式”漲價數倍乃至數十倍,其中大多是療效確切、價格低廉的常用藥。對此,多位業內人士介紹,主要是一些不良商人為牟取暴利,非法壟斷藥品原料造成的,而且這種漲價手法已經組織化、常態化、模式化。
藥品是特殊商品,市場非萬能。在“救命藥”問題上,藥企要么因價格低、利潤薄而停產,要么更換包裝藥價暴漲,最終導致價格狂飆和“一藥難求”現象周期性上演,讓患者家庭雪上加霜。目前,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已取消,藥企及藥店可根據市場變化調節生產和銷售,但市場“無形之手”有失靈的時候,特別當關系百姓切身利益的藥品價格上漲過快時,“有形之手”不能缺位。
建立完善的廉價藥國家保障制度是治本之策,也是業內共識。對臨床必需、不可替代的藥品,國家應建立儲備保障制度,由專門機構及專人負責該類藥品的采購、儲備及調撥,同時形成一套補償和激勵機制,讓藥企有合理利潤。在確保廉價藥正常生產的前提下,開辟廉價藥專供渠道,確保廉價藥重回市場。此外,對各種亂漲價行為,監管部門不能坐視不管。
2017年11月,針對媒體報道的“白血病患兒遭遇廉價國產藥短缺,進口藥一瓶超千元”現象,李克強總理曾批示:“白血病患兒缺藥將使這些家庭雪上加霜,要將心比心,高度重視所反映問題,抓緊采取有效措施,特事特辦,切實加大國產廉價藥生產供應保障力度,切實緩解患兒家庭的‘用藥之痛’。”
包裝換新后“救命藥”硝酸甘油,漲價近11倍,經得起“將心比心”的拷問嗎?
?10月22日24時,國內油價將迎來新一輪調價窗口。當前國內油價累計上漲幅度為95元/噸,逼近百元大關距離調價還不到1個工作日,預測本輪油價上調已無懸念!
進入九月份,水泥行業迎來傳統旺季。實際上,八月中旬以來,全國水泥價格持續普漲,水泥出貨量同步攀升,浙江、安徽、江蘇等地多家水泥廠家相繼發出漲價通知。
端午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6月28日,也就是今天國內油價將開啟新一輪調價窗口6月28日0點迎2020年首漲截止6月23日0時,國內十個工作
“2月初120元,現在550元,翻倍地漲”“買的時候480元,剛買完就漲到580元”……臨近畢業,碩士學位論文查重服務價格漲勢“兇猛”。“學術不端查重中心”的客服則告訴記者,查重服務漲價是因為知網整頓,檢測名額緊張,成本大幅上漲。
被問及為啥不交物業費,小區業主王女士很苦惱,“合同上明明寫的0.9元/平方米,物業卻規定要收1.7元/平方米,不然不收。得知陳女士想按照0.9元/平方米的價格來交物業費,物業方面表示:“9毛的我們不收,我們只能按照1.7元/平方米的價格收取物業費”,并稱,在2014年漲價前張貼過公示。
據聯合調查,從今年4月29日夜市復市以來,市場運營企業響應政府號召,至今從未向商戶收取任何費用,并承諾在政府出臺夜市指導意見之前,不向商戶收取任何費用。
據聯合調查,從今年4月29日夜市復市以來,市場運營企業響應政府號召,至今從未向商戶收取任何費用,并承諾在政府出臺夜市指導意見之前,不向商戶收取任何費用。
頭盔用品經營者不得趁機大幅漲價,不得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牟取暴利以及散布漲價信息。頭盔用品生產、經銷等行業協會或其他銷售機構要加強自律,不得組織經營者串通漲價、聯合漲價、操縱市場價格,要積極引導經營者合法經營,共同維護市場價格秩序。
隨著鄭州市“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的開展,電動車頭盔用品的市場價格出現波動。頭盔用品經營者不得趁機大幅漲價,不得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牟取暴利以及散布漲價信息。
仿佛一夜之間,原本少有人問津的頭盔成了搶手的“香餑餑”,價格一天一變,甚至是一天多變,儼然成為繼口罩之后的第二個“風口”。價格飛升,貨品短缺,付款后遲不發貨,頭盔市場上的種種表現跟年初的防護用品市場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