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02日10:35 來源:人民日報
起興之初,書法便是關乎人文的雅事,是依托文學的寄情書寫,所以古有“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論述。因人文精神的表達,書法實現了“人書一體”,實現了形式與內容相統一;也因人文內涵的支撐,不同書家書風不同,同一書家立意不同書亦不同,由此促使書法成為藝術并綿延千年經久不衰。人文性,是書法的靈魂所在,是藝術耀眼的光芒。
古往今來,書法的人文性為各時代優秀書家所重,由此成就無數書法經典。孫過庭評王羲之“寫《樂毅》則情多怫郁,書《畫贊》則意涉瑰奇,《黃庭經》則怡懌虛無,《太師箴》又縱橫爭折。暨乎《蘭亭》興集,思逸神超,私門誡誓,情拘志慘”。張旭、懷素的狂草書寫不拘一格。這些皆體現了書法文辭內容與書家心境間的互動性。因此,品讀這些經典書法作品,不僅可以品其形式和文辭內容,還可以見執筆之人,即人文精神的高度和創作主體的人格力量。
除了“陽剛”和“陰柔”之美的互動相生,書法審美的時代性,也是藝術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魏晉書法藝術自覺化以來,每個時期的書法都有其鮮明的時代性,所謂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便是對書法藝術時代審美品格的高度概括。從藝術審美時代性嬗變中回溯,歷史再一次闡明了藝術形式只是書法意蘊的表現載體,其內核是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
從人文精神的高度而言,書法經典是一個時代的代表,也是書法藝術體系建構的主體。繼往開來的習書者皆重視經典,對經典的崇尚也往往是開創新經典的前提。藝術從來都不是單純的存在,經典的出現作為歷史的明證,強調了從“高原”到“高峰”支撐書法藝術健康發展的內在驅動力,是其文化母體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和修、齊、治、平的家國情懷。由此審視當代書壇創作,一些作品局限于形式表層,是由于創作者對書法的人文精神重視不夠,未能從文化高度和藝術高度正確審視書法創作。
提升書法藝術人文精神,讓經典人文價值觀回歸本位,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打造由傳統通向未來的通途。“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面對當今世界性的文化大交融,書家所能,是感時代精神,生創作激情,賦予書寫審美品格和情感意象。如此,那些具有高雅人文精神的藝術作品才可更好地生成、發展和繁榮。相信有廣大人民群眾的熱愛為基礎,有國家層面的文化導向作引領,有教育學科體系化的建設與推進,書法界必將形成一股強大且持久的合力,開拓出一條書法藝術健康發展的新路。
他就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非)物質文化形象宣傳大使、甲骨文鈞瓷龜片專利發明人,鈞瓷龜甲片文化路上的追夢人——傅偉華。在他的工作室里,傅偉華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習書、篆刻、燒制鈞瓷龜甲片的歷程。
11月17日上午,鄭州市人民公園內,一位年約六旬的老者在公園廣場上一邊展示這自己的書法作品,一邊打出“招生廣告”。他認為,不管大家如何議論,他就是要堅持自己的這一觀點,反腐應該成為所有國人的行動,大家有異議可以交流,但我的這個觀點不變。
10月26日上午,鄭州市碧沙公園內,一名頭發花白的老人從水桶中掂起一支超大號的毛筆在地面上練習著書法。只見地面上,鐵畫銀鉤,蒼勁有力的字體一時間引來眾多圍觀者,老人精湛的書法功底和漂亮的字體不斷引來大家的嘖嘖稱贊。
首屆“中國書法大廈杯”大獎賽前不久在合肥落幕,與其他書法大獎賽展覽相比較,并無顯著特色。一旦如果只有錢才是唯一可以帶來安全感的見證物,這已經不是哪個人的問題,而是這個時代病了。
9月6日下午,鄭州市碧云路航海路街頭游園內,一位右手少了食指的大叔正在街頭展示他的書法。據大叔稱,他叫李書敬,今年64歲了,老家是河南開封市尉氏縣南曹鄉靳村一組村民,自小就受父母影響酷愛書法藝術,長大后一直從事教師職業。
7月13日至14日,河南省第二屆豫才杯中小學生書畫大賽現場決賽暨研學活動在登封舉行。現場創作結束后,評委對孩子們的作品進行現場評審,并于14日上午對部分作品進行了點評,為參賽選手們帶來一堂生動的“現場教學”,讓大家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