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8日16:15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燕子丹 文/圖)主動脈夾層是一類十分兇險的疾病,能為患者成功保命已是非常不易。但醫學專家的追求,遠遠不止如此。
近日,華中阜外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大血管外科病區主任張志東等專家,一周內連做數十臺主動脈夾層外科手術,其中有三臺“小切口升主動脈+全弓置換+支架象鼻植入術”。
手術保留了第四到第七肋水平胸骨的完整性,胸部切口僅為原來的一半。這三臺手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河南主動脈夾層的手術治療進入小切口時代。
38歲的張先生來自駐馬店市,正值年富力強的他,平時身體不錯??闪钊烁械揭馔獾氖?,兩周前的一天上午,他突然感到胸背部撕裂樣疼痛,緊接著出現左下肢麻木等癥狀。
家人立即把他送到當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后,醫生表情凝重,讓他立即平躺,同時強烈建議盡快轉到上級醫院。醫生之所以感到事態嚴重,是因為CT血管造影報告上赫然寫著“A型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是人體中最重要、最粗的血管,與心臟連接、形狀像一個大大的問號,經由胸部、腹部,終止于給雙腿供血的雙髂動脈,從它身上發出的各個分支給人體的各個主要臟器供血。主動脈一旦破裂,就像體內山洪暴發一樣,幾分鐘就結束生命。因此,醫生就要趕在主動脈破裂之前,把血管修復。
由于A型主動脈夾層的破口位于升主動脈,因此破裂風險極大、致死亡率極高,手術非常復雜,難度極大,往往需要急診手術。因此,當地醫院專家強烈建議立即轉院。
患者轉到華中阜外醫院后,大血管外科病區主任張志東帶領全科醫生進行討論,詳細評估患者病情后,最終決定采用小切口手術方式治療。
專家們采取新的入路方法,在患者第三肋間水平橫斷胸骨,保留第四到第七肋水平胸骨的完整性。這樣做的好處十分顯著,胸部切口僅有10公分(傳統術式有20公分),而且對胸骨的損傷也降到了最小。更重要的是,這樣做還能保持胸骨下段的完整、維持胸廓的穩定性,保護呼吸功能,達到一定的局部“美容”效果。
創傷小、恢復快,患者最終受益是新術式的最大亮點,但是專家們卻為此付出了“代價”。切口小、創傷小就會導致手術視野變小,可操作空間受限,專家們不得不用高超的技藝去彌補這些不足。
盡管手術難度大大增加了,但專家們卻胸有成竹,有十足的把握。因為,他們具有超強的技術實力。早在2014年,張志東教授就開始嘗試運用小切口的方法,手術治療A型主動脈夾層。經過幾年的努力,這項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華中阜外醫院大血管外科,術后72小時內氣管插管拔管率高達75%以上,手術例數和手術質量連續四年在全國名列前茅,位居河南省第一名。
有了這樣的前提條件,38歲的張先生自然能夠收獲很好的結果。術后第二天,張先生擺脫呼吸機,轉到普通病房。目前,他已經康復出院。另外兩位患者,獲得了和張先生一樣滿意的手術效果。
華中阜外醫院大血管外科病區主任張志東介紹,在狹小的空間內完成手術,這要求專家們在熟練掌握傳統手術技術的同時進行創新,需要整個手術團隊的密切配合。
外科手術微創化,是外科醫生永遠追求的目標。專家們不但要把手術做好,還要竭盡所能減少患者的身體創傷和心理創傷。
近日,先心病救助“童心項目”落戶河南,入駐華中阜外醫院。
2月5日7點20分。蒙蒙亮的天色下,一輛急救車從華中阜外醫院疾馳而出。
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疫情籠罩下,防控行動刻不容緩。
1月4日,華中阜外醫院結構性心臟病團隊成功運用TAVI(經皮主動脈瓣置換)技術,為一位90歲老人更換了主動脈瓣,創下華中地區接受TAVI手術患者的最高年齡記錄。
12月21日,華中阜外醫院首席顧問專家、阜外醫院結構性心臟病中心副主任張戈軍教授,華中阜外醫院結構性心臟病病區主任劉煜昊教授、副主任韓宇博士等專家,運用先進的TAVI(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技術,成功為3位嚴重心臟瓣膜病患者實施手術。
程兆云教授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獨立完成全省首例心臟冠狀動脈搭橋術,被譽為“河南搭橋第一人”,先后榮獲中國心血管外科醫師最高獎——“金刀獎”、中國名醫百強榜冠脈外科TOP10、澳大利亞皇家外科醫師學院頒發的“國際外科醫師獎”等榮譽。
10月8日,不止是國慶長假上班第一天,它還是一個特殊日子!自1998年起,衛生部將每年的10月8日定為全國高血壓日。2019年10月8日是第22個全國高血壓日,主題是“18歲以上知曉血壓”。
近日,華中阜外醫院CCU(冠心病重癥監護室)增掛“心臟重癥醫學科”的牌子,標志著全國首家“心臟重癥醫學科”正式成立。
一直以來,心血管疾病都是影響我國人民健康的頭號大敵,據《2018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顯示,在我國2.9億名心血管病患者中,腦卒中1300萬人,冠心病1100萬人,肺原性心臟病500萬人,心力衰竭450萬人,風濕性心臟病250萬人,先天性心臟病200萬人,高血壓2.45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