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6日12:22 來源:浙江新聞
圖片來源于網絡
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2019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高層論壇上表示,我國將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進一步發揮好知識產權保護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石、作為創新驅動發展剛需、作為國際貿易標配的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截至2018年底,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擁有量共計160.2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1.5件,商標有效注冊量為1956.4萬件,平均每5.8個市場主體擁有一個有效商標。與此同時,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強。
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
據介紹,為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我國將進一步完善集“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于一體的工作格局,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重點完善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創新知識產權保護機制。
4月23日公布的商標法修改決定,明確將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由修改前的三倍以下,提高到五倍以下,并將法定賠償額上限從三百萬元,提高到五百萬元,修改條款自今年11月1日起施行。
除此之外,我國還將加強知識產權源頭保護。申長雨表示,將著力提高知識產權的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今年將努力把商標的平均審查周期,在去年已大幅壓減到6個月的基礎上,進一步壓減到5個月以內,將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在去年已壓減10%的基礎上,再壓減15%以上,更好滿足社會需求。
最高檢:檢察機關去年批捕涉知識產權犯罪5627人
最高檢2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8年檢察機關依法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的相關情況。最高檢檢察委員會委員、第四檢察廳鄭新儉廳長介紹稱,2018年,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3306件5627人,同比均上升31.7%;提起公訴4458件8325人,同比分別上升21.3%和22.3%。
其中,批捕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等侵犯商標權犯罪3100件5266人,起訴4136件7741人;批捕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制品罪等侵犯著作權犯罪107件174人,起訴145件304人;批捕侵犯商業秘密罪28件53人,起訴27件56人;批捕數罪或他罪中含侵犯知識產權行為70件133人,提起公訴147件220人。
鄭新儉表示,檢察機關充分發揮監督立案、刑事抗訴等法律監督職能,及時糾正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罰代刑、裁判不公等問題。2018年,經檢察機關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知識產權犯罪案件343件464人。經檢察機關監督,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侵犯知識產權犯罪189件237人。向公安機關書面提出糾正違法意見211件次,公安機關已糾正165件次;提出刑事抗訴55件,法院已改判38人。
(據新華社、中國新聞網、人民日報客戶端)
從2014年開始啟動的專利法第四次修改,歷時6年,終于落錘定音。多年來,我國持續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但專利權保護效果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比如,專利激勵機制存在漏洞,專利維權舉證難、成本高、賠償低,跨區域侵權、網絡侵權現象增多等。
近日,陜西榆林靖邊龍洲丹霞地貌核心景區外被人為破壞,一對情侶將名字和心形符號刻在巖石上,刻字落款時間為8月21日。對此,景區管理部門和景區警務室已經介入調查,警方已傳喚當事人并進行了約談。
2016年3月16日,徐州市檢察院書面申請變更訴訟請求,請求法院判令造紙廠以專家咨詢意見所確定的26萬余元為基準的三倍至五倍承擔賠償責任。2016年4月11日,該案作為檢察機關第一起開庭審理的公益訴訟案件正式開庭,最終,法院認可檢察機關提出的懲罰性賠償訴訟請求,判決被告承擔四倍的賠償責任。
除了頂層制度設計,圍繞知識產權保護、運用等環節,一系列政策措施也在加速落地中。“近期有關部門緊鑼密鼓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機制建設計劃、相關法律文件,這些舉措可視為國家全方位推動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第一步。
據了解,這份意見為人民法院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出十條具體措施。在中小微企業司法保護方面,意見強調,對于受疫情影響陷入困境的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可以采取靈活的訴訟財產保全措施。
知識產權保護作為營商環境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中也有所體現。我們還將持續關注并不斷加大力度,提升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能力,推動我國企業知識產權在海外的權益得到有效保護。
以“知識產權與時代同行”為主題的第十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2日在杭州開幕。——著眼國際,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加快構建多邊、周邊、小多邊、雙邊“四邊聯動、協調推進”的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新格局。
購買手機套餐,獲贈免費寬帶,這樣的通信套餐實用又劃算,給消費者帶來許多實惠。據新華社報道,不少手機用戶近日反映,自己一年前辦理的免費寬帶,到期后沒有提示自動扣費。
說起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有一種刻板印象是需要更正的。即:認為嚴格知識產權保護是國外“要我干”的,無視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越來越積極主動的時代需求。建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還是一種探索創新,將提高中國企業應對海外知識產權糾紛的能力,使中國的知識產權在國外也得到有效保護。
“我國重視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已初步實現對‘冬夢’‘飛躍’會徽專利、商標、版權的全方位、立體化保護。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事實證明,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激發了國內外企業創新的活力,也給創新者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