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1日07:5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羅沙)最高人民法院20日印發《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一)》,其中明確,用人單位僅以勞動者來自疫情相對嚴重的地區等為由主張解除勞動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據了解,這份意見為人民法院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出十條具體措施。
“意見專門對勞動者、消費者權益保護以及中小微企業的幫扶等作了規定。”最高法研究室負責人介紹,用人單位僅以勞動者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無癥狀感染者、被依法隔離人員或者勞動者來自湖北等疫情相對嚴重的地區為由主張解除勞動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意見要求各級人民法院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嚴厲懲處制造、銷售假冒偽劣口罩、護目鏡、防護服、消毒液等防疫物品以及食品、藥品的行為,維護社會市場秩序,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在中小微企業司法保護方面,意見強調,對于受疫情影響陷入困境的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可以采取靈活的訴訟財產保全措施。
意見同時提出,各級人民法院要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積極引導當事人和解協商、共擔風險、共渡難關。要依法準確適用不可抗力規則,嚴格把握適用條件。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直接影響而產生的合同糾紛案件,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應當綜合考量疫情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案件的影響,準確把握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與合同不能履行之間的因果關系和原因力大小,依法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
當事人主張適用不可抗力部分或者全部免責的,應當就不可抗力直接導致民事義務部分或者全部不能履行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當事人對于合同不能履行或者損失擴大有可歸責事由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意見還就懲罰性賠償的適用、訴訟時效中止、訴訟期間順延、加大司法救助力度、靈活采取保全措施等內容作了規定。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省市采取關閉公共娛樂場所、交通管制的措施,甚至在城市、村鎮采取防控措施,以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這些防控措施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部分房屋租賃合同的正常履行,導致出租方與承租方之間發生糾紛,現對可能發生的風險提示如下:
2014年的夏天,一名不能確認身份的“無名氏”男孩突然因病昏迷倒地,派出所將其送往了救助站。2015年8月14日,內江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出具的《法醫學尸體檢驗鑒定書》載明,王某系生前糖尿病酮酸癥酸中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