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4日11:46 來源:人民日報
分類考試 綜合評價 多元錄取
8省市發布高考綜合改革方案
■ 考試科目組合為“3+1+2”:“3”為語文、數學、外語;“1”為物理、歷史選擇一科;“2”為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選擇兩科
■ 招生依據統一高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參考綜合素質評價
本報北京4月23日電 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市,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23日相繼發布了本省份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實行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模式;穩妥實施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改革。到2021年,初步建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考試招生制度。
根據方案,8省市將采用“3+1+2”模式:“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一科;“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兩科。
從2021年起,8省市新高考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科目成績構成,滿分750分。其中,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均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在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中,考生在物理或歷史中所選擇的1門科目,滿分為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選擇的2門科目,每科滿分均為100分,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方案明確,從2021年起,8省市普通高校招生依據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進行錄取,簡稱“兩依據,一參考”。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合格考成績是學生畢業、普通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選擇考成績計入普通高校統一考試招生錄取的考生總成績。
同時,健全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作為高校招生錄取參考。8省市均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選擇性考試安排在統一高考期間一并進行,并且將考試次數確定為1次。考生志愿由“專業+學校”組成,實行平行志愿投檔,依據考生首選物理或歷史科目的不同,分別劃定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分別投檔錄取。
方案還明確了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改革,突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律,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考試招生相對分開,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評價方式。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安排在每年春季進行。
“實施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是為了構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學生將不再簡單被劃分為文科生、理科生,而是更加多元,可以在多個組合中選擇其一。”各省份相關負責人表示,新高考方案,將讓學生擁有更多選擇權。
(綜合馬晨、胡婧怡、申琳、姚雪青、何璐、田豆豆、王郭驥、侯琳良、賀林平、蔣云龍報道)
在12月1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指出,“十三五”以來,高校畢業生累計達4088萬人,初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77%以上。全面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公辦民辦同招入學政策,24個大城市中免試就近入學比例已經達到98.6%,85.3%的隨遷子女進入公辦學校就讀或者享受政府購買學位的服務。
為規范我省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保障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省教育廳制訂了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十嚴禁”↓↓↓4.嚴禁以任何形式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以及與中小學招生入學掛鉤的競賽、評級活動。
9月18日,柳州柳江區人民檢察院在微信公眾號發布通報,林某某涉嫌強奸罪、強制猥褻罪及猥褻兒童罪,已于17日對其依法提起公訴。蘇南告訴上游新聞記者,從初一開始,劉連喜上課的時候,時不時會有摸女同學的背、耳朵、頭發等行為,蘇南感到怪異。
(4)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以弄虛作假手段報名并違規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包括全國統考、省級統考和高校單獨組織的招生考試,以下簡稱“高校招生考試”)的2020屆畢業生;省教育廳關于開展高職擴招考試、公布高職擴招院校和專業計劃、填報志愿等工作的具體時間和辦法將另行通知,請及時關注。
全國廣大教師用愛心和智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點亮萬千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展現了當代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和責任擔當。” 今年9月,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同時提出殷切的希望。
“對此,要健全省級統籌的高職分類考試招生制度,完善高職教育招生計劃分配和考試招生辦法,保留高職學校考試通過普通高考的渠道,保持分類考試招生為高職學校招生的主渠道。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表示,《行動計劃》提出進一步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答:《行動計劃》提出進一步明確各層次職業教育辦學定位和發展重點,系統設計、整體推進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答:《行動計劃》提出深化職業教育考試招生改革,引導不同階段教育協調發展、合理分流,為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提供多種入學方式。
”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介紹:“70多年來,我國累計培養了1000多萬名博士、碩士,今年在學研究生將達300萬人,已成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國。經過70多年的奮斗,我們構建了比較完備的研究生教育體系,基本實現了高層次人才的自主培養,有力支撐了科技創新和國家戰略發展。
盡管當地知錯認錯的態度值得肯定,但在“木已成舟”——既不補救又不追責的情況下,一句“考試組織人員不了解政策”,有些“輕”了。鄂爾多斯在教師招聘中拒絕非全日制碩士報考,無疑違背了上述就業政策,傷害了部分考生的平等就業權。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研究生教育,推動研究生教育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