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3日15:37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文/圖)“實施農村公路‘百縣通村入組’工程,打通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4月12日,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印發《河南省農村公路“百縣通村入組”工程實施方案》,標志著惠及河南19萬個自然村組的這一民生工程正式拉開大幕。
為更好地發揮農村公路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先行保障作用,不斷提升廣大農村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河南交通運輸廳在2019年年初,提出實施農村公路“百縣通村入組”工程,力爭通過3年時間,在全省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的基礎上,基本實現2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農村公路網絡化程度和通暢水平進一步提升,“公路+扶貧”“公路+旅游”“公路+產業”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農村公路成為鄉村振興的“加速器”,助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打通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改善廣大農村居民出行條件
農村公路是廣大農村居民安全便捷出行、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推進村容整潔、鄉風文明、實現美麗鄉村的基本保障。經過近年來的大力建設,全省農村地區干支路網已經基本建成,實現了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但仍有部分自然村不通硬化路,還存在鄉村道路通達不深、通而不暢、通而不連等問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
早在2007年,全省已實現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目前的農村公路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廣大農村居民對自然村通硬化路的愿望十分迫切。
實施農村公路“百縣通村入組”工程,加快通村組硬化路建設,暢通連接千家萬戶的“毛細血管網”,打通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對于進一步完善農村路網體系,改善廣大農村居民出行條件,有效帶動鄉村旅游、特色種養業、農村電商等產業發展,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補短板、提品質、促融合 今年實現約1萬個自然村通硬化路
全省農村公路“百縣通村入組”工程按照補短板、提品質、促融合的思路,加快補齊自然村硬化路短板,著力改善路況和提升道路網絡化水平,優化通村硬化路路線走向,盡可能串聯帶通更多的自然村、組,促進農村公路聯網成片,使農村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增強對農村客運的服務保障能力,促進農村公路與人居環境整治、鄉村特色產業等融合發展。
通過“百縣通村入組”工程的實施,實現自然村與外部連接的至少一條出口道路實現硬化,路線穿越自然村居民聚居區域,或通至自然村某個人口較多的居民聚居區域邊緣并與其內部的一條道路連接。
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唐彥民表示,省廳將統籌推進農村公路“百縣通村入組”工程與“四好農村路”建設、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和橋梁改造等各項工作,促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2019年,實現約1萬個自然村通硬化路,年末全省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達到80%左右。
合理確定建設標準不搞一刀切
據介紹,在規劃初期,各地根據自然村的人口分布、地形條件、通達現狀等,綜合考慮特色保護、搬遷撤并、生態環保、資金籌措、群眾意愿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確定建設標準和發展目標任務,以基本實現自然村通硬化路為基礎目標,有條件地區進一步向通組、通戶延伸,不搞一刀切。
總的來說,原則上路面寬度不低于3米,可在會車困難路段設置一定數量的錯車道,鼓勵有條件地區路面寬度不低于4.5米。
對于占地多、拆遷難、地質復雜、工程艱巨、對環境影響大的特殊路段以及通至人口較少自然村的道路,路面寬度可適當調減;道路建設盡量利用原有路基、路面,并根據實際交通量合理確定硬化路面類型和厚度;鼓勵有條件地區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一般不小于15厘米。
實施農村公路“百縣通村入組”工程,加快通村組硬化路建設,暢通連接千家萬戶的“毛細血管網”,打通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
以農村公路的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為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服務中原更加出彩打下堅實基礎。
“我們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在全省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的基礎上,基本實現2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農村公路網絡化程度和通暢水平進一步提升,‘公路+扶貧’‘ 公路+旅游’‘ 公路+產業’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農村公路成為鄉村振興的‘加速器’,助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劉興彬如是說。
五年前的春天,在中原崛起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河南,為河南指明了打好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創新驅動發展、基礎能力建設、新型城鎮化等“四張牌”,提出了“中原更加出彩”的殷殷要求,給河南的持續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
城鄉之間有差別,這不奇怪,但是,差距過分懸殊,特別是基礎設施如果差距過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頭萬緒,該從哪著手呢?總書記在河南團說的明明白白,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
鄉村振興戰略,事關千家萬戶,是中國鄉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斷激發前進的動力呢?總書記說得好,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
吳剛說話的底氣,來自該鎮黨委書記趙大青2018年所創新的“名譽村長”選聘模式。3年的實踐證明,該模式有助于鄉村振興,能幫助村子解決大事、難事以及協調閑事。
稻田片片金黃、烏桕紅染山間、木籽如星空點綴,初冬時節,筆者走進商城縣伏山鄉里羅城—余子店烏桕谷,一幅幅色彩斑斕的自然油畫入目來,稻田里、田埂間,游客們正在用手機記錄這如畫美景。
新農人如何助力鄉村振興?如何打造一支覆蓋生產、流通、營銷全產業鏈的農村雙創力量?新農人又如何嘗試互聯網+技術? 11月21日,
應引進新的技術人才。人才在智慧農業的應用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當下種田的農民大多為中老年人,這部分人的接受能力較差,對新事物的發展不敏感。而青年人才的學習能力非常強,引進青年人才,并在科技公司及各級農科院的幫助下,才能更好地應用智慧農業,利用智慧農業增產增收,最終實現鄉村振興。
當好鄉村振興“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