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8日16:06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周一一上班,就有大消息!
4月8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官網上掛出了一個重要通知。在這份名為《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重要通知中,釋放出了一系列重大信號: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加大推進力度;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覆蓋面將進一步擴大;房地產調控將實現城城協同……
看完之后,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一個干貨滿滿、福利多多、超級硬核的好通知。里面還有哪些重磅信息,又有哪些將會改變我們的生活?
來,讓我們一起先睹為快吧!
干貨一:近百個大城市落戶限制取消或將放開放寬
通知提出:
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
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
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并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
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
干貨二:這幾個新的城市群呼之欲出
通知提出,加快出臺實施天山北坡、滇中兩個邊疆城市群發展規劃。
干貨三:房地產調控政策將城城協調
通知提出,要健全都市圈商品房供應體系,強化城市間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協同。
干貨四:土地市場迎來“鯰魚”
通知提出,在符合空間規劃、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允許就地入市或異地調整入市。
干貨五:特色小鎮要打假
通知提出,建立規范糾偏機制,逐年開展監測評估,淘汰錯用概念的行政建制鎮、濫用概念的虛假小鎮、缺失投資主體的虛擬小鎮。省級發展改革委要組織特色小鎮和小城鎮相關部門協調推進,避免政出多門、產生亂象。
干貨六:人多了,公共服務不打折
通知提出,教育方面 在隨遷子女較多城市加大教育資源供給,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完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政策。支持大城市知名中小學對中小城市學校進行對口幫扶支教。
醫療方面
將更多三級醫院布局在中小城市,支持大城市知名三級醫院在中小城市設立分支機構。
社保方面
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擴面,指導各地區全面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針對這份重要通知可能帶來的重要影響,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至少會產生三個比較重要的影響。
1、將出現更多“城里人”
專家表示,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近百座城市全面取消或放開放寬落戶限制,將對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產生較大的吸引力。不過,這些城市由于就業吸納能力、公共服務水平等也有差異,對非戶籍人口的吸引力也有高有低。
2、公共服務覆蓋面將更廣
很多人擔心,隨著更多人實現城鎮化,將會對現有的公共服務資源帶來一定的沖擊,不僅是數量,也包括質量。專家表示,從通知來看,這一擔心大可不必。無論是教育、醫療還是養老等大家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相關的公共服務覆蓋面將進一步擴大。
3、房價將迎來考驗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隨著相關政策的落地,人口流動總體上將向大都市和大都市周邊聚集,或許會對區域房價帶來一定影響。
對此,他建議重視兩個問題:一是在放開戶籍同時,人口和土地要掛鉤,增加住房建設用地供應;二是做好房地產市場管控,防止借機炒作。
(經濟日報 記者:熊麗 策劃、文案:郭存舉 )
記者28日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獲悉,近日該部召開的部分城市房地產工作會商會要求,切實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提高工作的主動性,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確保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參會城市表示,將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履行好房地產調控主體責任,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調控措施,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今年3月1日,備受矚目的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工作正式拉開帷幕。按央行規定,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原則上要在8月31日之前完成利率定價方式轉換,定價基準只能轉換一次。
近日,中央層面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總結房地產長效機制試點方案實施情況,分析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部署下一階段房地產重點工作。據統計,7月以來,已有深圳、東莞、杭州、鄭州、南京等7個城市收緊房地產調控措施。
深圳在嚴查“房抵經營貸入樓市”、東莞等地已調整公積金貸款政策……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各地密集出臺的樓市調控措施持續吸引著市場的關注。除了前述淮安市購房新政“一日游”外,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告訴記者,之前已有青島、海寧、廣州、濟南、寶雞、駐馬店等7個城市出現政策“幾日游”的情況。
4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下降20個基點至3.85%,5年期以上下降10個基點至4.65%,符合市場預期。本月兩個期限的LPR雙雙下降,總體而言有助于推動貸款利率下降,進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市場信心。
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印發關于提升房屋網簽備案服務效能的意見,提出全面采集樓盤信息,提供自動核驗服務,優化網簽備案服務,推進全國一張網建設。各地應當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建立以房屋網簽備案數據為基礎的房地產市場監測體系,為房地產市場調控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受疫情影響,近期不少地方出臺扶持房地產的措施,但在整體寬松的政策背景下,海南卻取消商品房預售,成全國首個實施現房銷售政策的省份。駱云飛 攝 海南省住建廳稱,發展安居型商品住房,是為滿足本地居民家庭和引進人才住房需求。
受疫情影響,近期不少地方出臺扶持房地產的措施,但在整體寬松的政策背景下,海南卻取消商品房預售,成全國首個實施現房銷售政策的省份。7日晚,海南省發布《關于建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城市主體責任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對新出讓土地建設的商品住房實行現房銷售制度。
第一個宣布“降首付”的城市河南省駐馬店市被省政府約談后隨即撤下文件,同時該市房地產政策按原政策執行。在此之前,2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2020年金融市場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繼續“因城施策”落實好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2月19日,央行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A股上市銀行近三年數據顯示,商業銀行利潤約17%用于繳納所得稅,23%用于普通股股利分配,剩余的60%全部用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