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22日09:41 來源:大河網
□河南日報記者李英華陳慧孔學姣
3月20日,洛陽市伊濱區佃莊鎮大郎廟村,明拓現代農業示范園。
200畝的農業園區,從外表看,倒像一個小工廠。逐一參觀8座溫室大棚,其間蘊藏的科技含量令人贊嘆。
大棚內立體種植了富硒葡萄和櫻桃蘿卜,大棚外面,一大片矮化密植蘋果樹嫩芽初綻。
在這里,果樹、蔬菜種植均實現“物聯”,通過布設在園區的傳感器及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人們能夠隨時隨地與它們“對話”,再經過物聯網大數據平臺分析,及時了解果蔬生長所需水肥。輕點鼠標,就能實現精準施肥、定點灌溉。2018年,這個園區銷售收入達到426萬元。
四年的新型職業農民實踐,讓園區負責人趙海的步伐更加堅定——堅持用工業思維來經營農業,把工業物聯網移植到農業生產,探索現代農業標準化生產、精細化管理模式。
42歲時,趙海才踏足農業。他當過司機,做過銷售,后來又跟人合伙做鋼材生意??吹絿翌l頻出臺農業方面的利好政策,他心動了。
從商人到農民,身份變了,但摸爬滾打得來的經驗沒有變。轉行之前,趙海多次去陜西、四川、浙江等地考察取經。“首先是搞好市場定位,種什么,賣給誰,怎么賣,目標客戶群體要搞清楚?!壁w海說。
畢竟隔行如隔山,從2015年開始,趙海多次參加國家、省和洛陽市組織的職業培訓,從一個門外漢逐漸成長為一個新型職業農民。
最終,他決定發展現代高效農業,走綠色高端農產品生產路線,創辦洛陽明拓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農業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資金、成本是懸在新型職業農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趙??磥恚I是分段生產,相互協作配合,而農民從種植、管理到銷售,往往身兼數職,親力親為,心身俱疲。
如何能節本增效,把新型職業農民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以趙海為首的明拓新農人決定把工業物聯網引入農業,瞄準精準農業、智慧農業。
明拓公司投資100多萬元,聯合洛陽有色金屬加工設計研究院、河南科技大學等單位成立研發小組,歷時一年多自主研發出明拓智慧農業物聯網系統。
大棚里,一個電子顯示屏引人注目,大棚內的空氣溫度、濕度,土壤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以及光照強度等數據一目了然。
“現在室外18℃,你看,屏上顯示大棚里是24.5℃,土壤溫度是26.2℃。太熱啦,要降溫?!壁w海用手指輕點卷簾、風機的開關,風機嗡嗡響起,卷簾徐徐打開。
趙海說,以前澆水、施肥基本上靠約摸、憑感覺,現在可以精準施策。整個園區的水、電、肥和人工等綜合生產成本降低了20%左右,產量卻提高了10%。
不僅如此,通過物聯網平臺,消費者用手機APP或電腦可隨時查看園區內的生產情況,實現質量可控制、過程可追溯。
思路一變天地寬。大棚內采取果蔬立體種植模式,上方種富硒葡萄一年兩熟,下面的土地四季都有蔬菜。差異化定位、錯峰化銷售,一個占地1畝的大棚每年收入超過14萬元,比傳統種植模式提高5萬元。
去年,在廈門舉行的中國第十九屆綠色食品博覽會上,明拓綠色富硒葡萄榮獲金獎;在河南省首屆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大賽上,明拓公司的項目獲得創新組一等獎。
趙海認為,新型職業農民只有抱團發展,互通共享,才能走得更遠。如今,公司搭建起農資、農技、農機、流通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園區還被定為洛陽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曾經對農業一知半解的趙海,成為很多新型職業農民的引路人?!爸灰镁o市場、耐得住寂寞、流得起血汗、舍得分享,新型職業農民就一定能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壁w海說。
點評:洛陽明拓農業公司趙海,作為我省首屆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其成功之處在于自行研發并運用農業物聯網技術,打造出規模適度、綠色高效的現代農業園區,為推動現代農業強省建設提供了一個樣本。
用工業化的理念來發展現代農業,首先經營人才要充足。培養造就一批對農業有認同感、對農村有歸屬感、對農民有親近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示范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其次,經營規模要適度。既不能貪大求全,增加經營風險,也不能延續分散經營,形成不了規模效益,一定要與經營者的技術掌握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和資金運作能力相適應。再次,經營理念要創新。以市場為導向,堅持質量優先,既要實現產品高質量,更要好價錢賣出去,確保可持續經營。所以,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過程中,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等綜合性經營管理素質的提升應作為一個重要指標。(河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經濟評價體系首席專家張道明)
表哥龔俊明辨是非,及時勸阻親屬的不法行為,向專門機關主動反映情況,制止危害,用實際行動維護了國家安全,予以表彰獎勵。漲姿勢:冉某以出賣國家軍事情報換取的違法所得,并沒有換來他渴望的隨心所欲,反而成為其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鐵證。
7月4日,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知名科幻小說《三體》日文版正式開售,還不到一周的時間,就引發了“《三體》熱”。據悉,《三體》日文版由光吉櫻、灣仔及大森望翻譯,由日本最大的科幻出版社早川書房負責出版發行,售價為2052日元,約合人民幣130元。
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如今,每年趙海伶的公司能收購8000斤蜂蜜,6000斤椴木黑木耳,1000斤竹蓀……各種農產品通過網絡走出了青川縣,進入到全國消費者的餐桌上。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楊鳴將養蜂技術傳授給村民們,趙海伶的公司則負責回收蜂蜜,讓蜂蜜的生產更加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