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河南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上下,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為抓手,發揚“三股勁”和“釘釘子”的精神,正讓“高質量發展”和“中原更加出彩”成為億萬河南人的共同奮進目標。值此全國兩會之際,河南廣播電視臺映象網特別推出《實干出新彩 市長有話說》專欄,聚焦河南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和樣本——
全國人大代表、信陽市長尚朝陽:整合大別山區“紅”“綠”特色 打造北部地區“安吉”樣板
全國人大代表、信陽市市長尚朝陽
映象網特派北京記者 阮海峰 王韶卿 陳偉然/文 段晉哲/圖
核心提示:“脫貧之后如何發展、推進革命老區鐵路建設、發展全域旅游”……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信陽市市長尚朝陽接受映象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聚焦目標任務,堅持問題導向,以釘釘子的精神,發揚實干干實作風,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件接著一件抓,一步一個腳印。
【談扶貧】增強脫貧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尚朝陽告訴記者,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作為來自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的代表,他始終關注的還是報告中有關脫貧攻堅的內容。
2018年河南省有121.7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占全國的8.8%,33個貧困縣有望摘帽、占全國的11.8%。信陽是河南的縮影,2018年實現脫貧18.8萬人、占河南省的15.4%,6個縣有望摘帽、占河南省的18.2%,新縣成功實現脫貧摘帽。
“在脫貧攻堅的探索實踐中,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必須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尚朝陽表示,要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以政治上的堅定保行動上的自覺。
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在人的觀念、能力、干勁。要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將扶貧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因人因需提供就業培訓服務,增強貧困群眾脫貧信心和能力,同時落實好教育扶貧政策,切斷貧困代際傳遞。
脫貧攻堅戰是一場不能輸的硬仗,尚朝陽認為關鍵在質量,“我們將參照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切實抓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機制、政策落實、推進措施上的銜接融合,及早謀劃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的發展思路,持續增強脫貧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談交通】鐵路建設助力革命老區脫貧攻堅
經濟要發展,交通當先行。尚朝陽在接受映象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應支持大別山革命老區鐵路建設,助力脫貧攻堅。他提到兩條鐵路:京九高鐵和合康高鐵。
“正在建設的京九高鐵和謀劃建設的合康高鐵,穿越大別山區域,對該區域的脫貧攻堅和長久發展具有巨大推動作用。”尚朝陽介紹,京九高鐵東線正在建設,西線(阜九高鐵)實際只需要建設阜陽至黃岡段。而 “合康高鐵”初步規劃的襄陽經隨州、信陽至合肥段可以連接武西高鐵,形成一條東西向高速鐵路。
他表示,國務院及其相關部門應加快推進京九高鐵阜陽至黃岡段前期工作,爭取“十三五”末開工建設,將“合康高鐵”襄陽經隨州、信陽至合肥段納入國家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鐵路網等相關規劃并早日開工建設。
此外,淮河生態經濟帶的建設也一直備受尚朝陽關注,“《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的批復實施,飽含了中央對沿淮地區的深切關懷,更為我們脫貧致富、加快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規劃涵蓋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5省25個地級市和4個縣(市),時間節點從2018年-2035年,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同步。”
“目前規劃主要是省市聯合推動,上下聯動還不夠多。”他建議在國家層面組建淮河生態經濟發展省部級聯合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牽頭組織,聯合5省,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全面落實規劃提出的各項任務。
【談旅游】統籌整合大別山區“紅”、“綠”資源特色
發展全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是踐行“兩山”理論的具體實踐,是打好“四張牌”的具體舉措。
尚朝陽介紹,信陽是國家精準扶貧綜合改革試點市,是省“三山一灘”扶貧開發重點地區,是全省唯一一個所轄縣均為貧困縣的省轄市。
“發展全域旅游是‘綠水青山’的‘保護傘’,‘綠水青山’是全域旅游的‘聚寶盆’,有利于實現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的雙贏。”尚朝陽指出,發展全域旅游特別是鄉村旅游,與“三農”工作緊密相聯,與“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高度契合。
近年來,信陽將鄉村旅游作為產業扶貧重要抓手,依托生態、紅色和鄉村優勢資源,重點打造生態旅游、茶鄉風情旅游、紅色旅游、美食旅游和鄉村旅游,山水生態、休閑度假、健康養生、紅色教育等全新業態。
他建議,以《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和《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為契機,統籌整合大別山區“紅”、“綠”資源特色,在制定政策、安排項目、轉移支付等方面給予更多的傾斜,并完善長效生態補償機制,提高生態示范區和貧困地區財力,構建全域旅游示范區,推進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競爭優勢,打造北部地區的“安吉”樣板,為全國其他地市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全國人大代表、洛陽市長劉宛康:“智造”升級 讓老工業基地“老樹發新枝”
全國人大代表、信陽市長尚朝陽:整合大別山區“紅”“綠”特色 打造北部地區“安吉”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