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24日10:5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5%
青海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26.4%下降到2018年底的2.5%。截至目前,13個貧困縣(市、區、行委)順利摘帽,526個貧困村退出,17.6萬貧困人口脫貧。
100%
青海人口較少民族聚居的379個行政村全部實現村道硬化,通路率、通水率、通電率全部達到100%,通信息率達99%,通廣播電視率100%。
2016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青海代表團參加審議。針對青海工作,總書記強調指出,要深入落實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先行區、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建設,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扎扎實實推進脫貧攻堅,扎扎實實推進民族地區發展。
堅持保護優先,守護中華水塔;奮力推進脫貧攻堅,與全國同步邁向小康;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高原盛開民族團結花……3年來,青海干部群眾牢記總書記囑托,擔當起責任使命,推動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青海大地落地生根。
護好源頭,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地處瀾滄江源頭,距離縣城1公里的垃圾處理廠,通過裝配有煙氣凈化系統的垃圾高溫熱解設備,每天可處理20噸垃圾,垃圾減容率達95%左右,排放環保指標達國際領先水平。
“三江源地區清潔工程已接近全覆蓋。”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湯宛峰表示,落實總書記“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指示,青海系統推進水生態保護、水資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強化城鄉人口聚居區的水污染控制,加強水源污染治理,已在三江源地區、青海湖流域、祁連山區、黃河干流和湟水流域,實施重點流域干支流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湖庫生態保護、工業園區工業廢水集中處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等工程135項,確保中華水塔水常清。
為保護黃河源頭生物多樣性,確保珍稀物種棲息地不受威脅,有效保護好黃河源頭的生態環境,2018年5月,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政府發出通告:禁止在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自然保護分區開展旅游活動。
在海拔4610米的扎陵湖畔,尕藏扎西和隊友們或騎摩托、或騎馬,馳騁在黃河源頭,救護動物、撿拾垃圾,勸返游客……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掛牌成立,瑪多縣3000多名同尕藏扎西一樣的普通牧民,放下牧鞭,成為生態管護隊成員。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生態保護站站長馬貴介紹,瑪多縣相繼成立3個管護站、19個村級管護隊和123個管護分隊,他們每個月有28天在巡護路上,守護黃河源頭。
“三江源國家公園作為我國首個國家公園試點,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初步探索出山水林草湖一體化管理體制,提高了三江源生態保護的科學性。”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李曉南說。
扭住精準,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1月15日,海東市樂都區中壩鄉洪水坪124戶群眾告別危舊土坯房,搬進寬敞明亮的新居,開啟新生活。
2016年以來,青海精準鎖定5.2萬戶20萬農牧民,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和生態搬遷。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十三五”搬遷任務的97%。
“脫貧攻堅一定要扭住精準,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精準到戶、精準到人,找對‘窮根’,明確靶向。”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青海制定印發《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前實現整體脫貧的實施意見》,提出分年度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配套頒布“八個一批”脫貧攻堅行動計劃和“十個行業”脫貧攻堅專項方案,形成貼合青海實際、具有青海特色的“1+8+10”脫貧攻堅政策體系。
海東市平安區三合鎮莊科村是遠近聞名的空殼村、貧困村。“借助精準扶貧的東風,我們打造民俗民宅體驗區、牡丹小鎮觀光區、農家生活體驗區等景點。”莊科村第一書記張生杰介紹,通過發展鄉村旅游,莊科村在兩年內成為“生態宜居旅游鄉村”示范點,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3660元提高到2018年的7355元。
青海先后投入58.82億元,發展到戶、到村、到縣扶貧產業項目,在208個村實施鄉村旅游扶貧項目,12萬農牧民吃上旅游飯,2萬多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過去找工作四處碰壁,能做的都是重體力活,還掙不到錢。現在有了手藝,月收入比過去翻了番,買房、娶媳婦都有希望。”達吉加南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河卡鎮寧曲村人,通過縣里舉辦的技能培訓,他拿到挖掘機駕駛員資格證,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興海縣舉辦的烹飪、挖掘機駕駛、民族舞、汽車維修、刺繡剪紙、抹灰工等培訓班,共培訓農牧民650人。
近年來全省累計培訓貧困農牧民7.4萬人次、致富帶頭人3951人次,七成受訓人員找到就業門路,穩定就業率達60%以上。
青海還建立各級干部聯點、定點幫扶、結對幫扶等工作機制,實行掛鉤扶貧。截至目前,14.5萬名黨員干部與16萬貧困戶結對認親,13家中央定點扶貧單位、2993家省市縣定點扶貧單位與2313個村建立幫扶對子,558家民營企業與731個貧困村建立結對幫扶關系,累計投入各類幫扶資金14.5億元。
青海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26.4%下降到2018年底的2.5%。截至目前,13個貧困縣(市、區、行委)順利摘帽,526個貧困村退出,17.6萬貧困人口脫貧。
守望相助,各族群眾團結和睦
2017年2月7日晚,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產婦多杰坎卓被送到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急診ICU,身邊是剛出生不久的一名男嬰。因為重病,多杰坎卓不能給孩子哺乳。剛成為母親不久的護士李慧,看到這名藏族男嬰餓得哇哇大哭,抱起孩子哺乳,溫馨的一幕感動了許多人。
青海少數民族占全省總人口的47%,民族區域自治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98%。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尊重民族差異、包容文化多樣,深化創建活動,讓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團結和睦、共同發展。青海省委和省政府把民族團結作為事關全局、長遠和根本的重要戰略,著力加強西藏自治區等民族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增強西藏自治區等民族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目前,青海省人口較少民族聚居的379個行政村全部實現村道硬化,通路率、通水率、通電率全部達到100%,通信息率達99%,通廣播電視率100%,學前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和體育活動場所實現全覆蓋。青海省發改委負責同志表示,“十三五”期間,青海安排西藏自治區項目152項,總投資5197億元,涉及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優化升級、生態環境保護、基層政權及社會管理能力建設5個方面。
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楠迦生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草原上的羊板糞為原料,經過高溫發酵,生產無污染的綠色有機肥,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在當地政府引導和扶持下,公司在興海縣、貴南縣、祁連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設立4個有機肥生產基地,年產值達1.9億元。
久美藏藥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民族醫藥企業,近期申請的藏醫藥在線診療及藏藥制造信息服務平臺項目剛剛獲批,將得到500萬元專項資金。“感謝政府對我們的幫扶。未來我們將繼續繼承和弘揚藏族醫藥文化。”久美藏藥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久美彭措說。
青海成立省委書記擔任組長、6名副省級領導干部任副組長的民族團結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分類推進創建活動進家庭、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進企業、進寺院、進軍營。截至目前,已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家庭54.9萬戶,社區(居委會)391個,鄉村(牧委會)3457個,機關2780個,學校991所,企業7004個,寺院308個,軍營180個,營造出民族團結進步人人有責、人人自覺、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
《 人民日報 》( 2019年02月24日 01 版)
走進青海省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長江源村,一排排民族風格的民居別具特色。村民們身著盛裝,獻上潔白的哈達、切瑪、青稞酒,表達對總書記最隆重最熱烈的歡迎。習近平走進長江源村87號,村民申格的家。
構建以生態環境整體質量提升為統攝目標的跨部門跨行業和面向大流域區域的協同聯動(一體化)的行政監管治理體系。展望我國“十四五”時期的生態文明建設,最為重要的是切實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充分發揮“十四五”規劃目標的統領作用。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瑪查理鎮噶丹村,生態管護員才讓卓瑪在村子周邊的草原上撿垃圾(8月19日攝)。在地廣人稀的三江源地區,生態管護員“點成線、網成面”,在生態管護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更以理念和行動積極參與全球生態治理,推動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2013年以來,習近平在多個國際場合闡釋“兩山”理念,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熱貢藝術代表性傳承人 娘本:我叫娘本,我是青海省同仁市隆務鎮熱貢地區的一個唐卡繪畫藝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熱貢藝術代表性傳承人 娘本:唐卡藝術傳到我們熱貢地區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代代在傳承。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光伏電站(8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瑪查理鎮噶丹村,生態管護員索南吉(右)與才讓多杰在村子周邊的草原上撿垃圾(8月19日攝)。
這是8月29日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白扎鄉白扎林場拍攝到的中華鬣羚。中華鬣羚現身青海玉樹 這是8月29日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白扎鄉白扎林場拍攝到的中華鬣羚。
透過“生態之窗”透視青海高質量發展成色,青海人無不為此時涌動在青海大地上的綠色“春潮”而歡呼鼓舞。在此基礎上,我省正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今年全省試點面積擴大到20萬公頃,目前試點面積已播種各類作物5.2萬公頃以上。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當前,各地廣大干部群眾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奮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重要的發展理念,也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 翠竹綠林連綿,溪水潺潺流淌。“習近平總書記對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關系的認識非常深刻,這源自于他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期實踐與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