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17日15: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當春節文化活動走出唐人街
當春節文化活動走出唐人街(觀滄海)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從天寒地凍的北歐到正值盛夏的南半球,世界各地、不同時差的華僑華人懷著同樣的默契,張燈結彩,辭舊迎新,歡慶春節。
這個春節,紐約聯合國總部首度舉辦中國新年音樂會,紐約世貿中心一號樓、日本東京塔、澳大利亞悉尼海港大橋等全球多處地標建筑都點亮“中國紅”,各國政要、明星紛紛向中國人民和當地華僑華人送上農歷新年祝福,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春節定為整體或所轄城市的法定節假日。四海同春的盛況不再僅限于華人圈、唐人街,春節的喜慶與紅火逐漸為全世界人民所喜愛。一些老華僑見此情景,憶及早年異國謀生的艱辛,今昔對比的感慨之文頻頻見諸海外華文媒體。
時移世易,綿延數千年的春節文化其實從未中斷;滄海百年,最大的變化是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增強。祖(籍)國的強弱對個人榮辱乃至生存的影響,其中冷暖海外華僑華人感受最真、體會最深。春節恰如一個縮影,各國從官方到民間,無論何種形式的參與,都是對中華民族發展成就的認可與重視,值得海外華僑華人為之自豪、鼓舞。
“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一個富強的中國不僅能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動力,也能為人類社會問題的解決貢獻智慧。春節所蘊含的“闔家團圓”“萬象更新”“天人合一”“崇尚和平”等中華民族傳統價值,同時也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主題。讓春節文化走出去、傳開來,不僅是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需要,也是海外華僑華人豐富住在國文化、增進社會和諧、改善自身發展環境的必然選擇。
令人欣慰的是,在海外僑胞和僑團的努力下,各國民眾不僅樂于參與春節習俗,也逐漸了解熱鬧活動和可口美食背后所蘊含的文化意義。從春節文化現有的表現形式與傳播效果看,其豐富的內涵和巨大的應用價值還有很大的發掘空間。如春節所傳遞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自然倫理,深度契合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家庭為中心、延伸至鄰里親善的各類習俗,符合人們對友善人際關系的期待。
文化內涵的傳播必然要借助于一定的符號與載體,也必然要與當地民情相適應、相結合。海外華僑華人連通中外,熟悉當地的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理應成為傳統文化創新的重要主體。與埋頭忙于生計的祖輩父輩們不同,新一代華僑華人已經自信地走出華人社區,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了當地社會,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意愿、更有條件傳播中華文化。當春節文化走出唐人街,今天的海外華僑華人也為增進中外文化交流與理解、貢獻當地社會擔負起了新的使命。
在中國農歷鼠年到來之際,來自新西蘭、英國、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格魯吉亞、阿塞拜疆、緬甸、智利、格林納達、盧旺達、津巴布韋、博茨瓦納12國駐華大使通過海外網向中國人民送上新春祝福。
借助互聯網,就能夠克服距離困難,滿足人們的團圓念想,讓家的感覺更加溫暖。春節“遇上”互聯網,在香醇“年味”同時,就有助于14億多中華兒女增強文化自信,續寫中華民族輝煌成就,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更好的中國方案。
春節文化作為一個共同的紐帶,不僅把相互熟悉的家人聯系在一起,更把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聯系在一起 每個家庭的團圓,構成了國家的團結;談及年文化,一位作家有過這樣的判斷,“由故土、血緣、鄉情匯集而成的巨大磁場,遍布大地山川每個城市和村莊。
2月5日,來自巴西的胡安(后排右二)與妻子韓文彬(后排右三)一家拍攝新年全家福。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們追逐休閑輕松的生活方式,宅在一處成為不少人過年的選擇。“宅”中有樂,“宅”中有情,“宅”中更有濃濃的春節氣息。
80后:春節里蘊含的傳統文化太多,有些沿襲至今,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影響已經根深蒂固。00后:春節這個傳統節日里的規矩太對了,我覺得現在都是新時代了,有些陳舊的老規矩就要丟棄。
2月9日晚,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關于切實做好春節后煙花爆竹管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記者了解到,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燃放對河南各地空氣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多地因燃放問題導致空氣嚴重污染。周口、商丘、南陽、駐馬店、焦作、新鄉的25縣因禁燃禁放管控不力,被通報批評。
趙恒還打算趁著春節,帶父母坐高鐵去沿海旅游,讓一輩子生活在大山里的父母,逛商場、看大海、嘗美食,帶父母“過一個不一樣的春節”。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日前在曼谷舉辦“開門過大年”迎春活動,廣邀泰國各界人士共慶中國春節。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是普天下華人最大的辭舊迎新儀式。春節是中華民族在普天同慶中闔家團圓的隆重節日,也是每個人在辭舊迎新中振奮精神、轉變自我、成長成熟的一個重要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