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27日08:33 來源:鄭州日報
本報訊(記者 王紅)2022年,全省鄉鎮寄宿制小學數量、規模將滿足農村留守兒童和寄宿學生需求。
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我省新修訂完善了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規劃,2019年全省計劃新建、改擴建900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到2020年,無寄宿制小學或不能滿足寄宿需求的鄉鎮,至少改擴建或新建1~3所農村標準化寄宿制小學。到2022年,每個鄉鎮寄宿制小學的數量和規模能夠滿足農村留守兒童和需寄宿學生的需求。
省教育廳要求,各縣(市)區要對轄區內義務教育學校和適齡兒童少年基本情況開展摸底調研,掌握縣域內義務教育的基本狀況,重點掌握農村留守兒童數量和其他學生的寄宿需求數量。各縣(市)區要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規劃,結合當地地形地貌、學校分布、人口及學生流動、學生寄宿需求等情況,對原規劃進行修訂。規劃保留和調增的項目學校原則上集中在鄉鎮政府所在地或中心村。規劃要實事求是,不脫離實際,確保每一個新建、改擴建學校都是必需的且具備實施條件,不得出現“空心校”。
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中國的脫貧攻堅戰,書寫了人類消除貧困歷史上的奇跡,不僅中國人民從中受益,對世界減貧也作出了巨大貢獻。
劉懷娥是南陽鄧州人,她表示,根據統計,鄧州全市目前有近12萬農村留守兒童,其中有留守學生9萬余人,占在校生總數的33%。總的來說,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教育困難與問題,一方面表現為優質教師資源的匱乏,另一方面表現為學生營養餐補助、寄宿制學校建設比較乏力。
2019年,鄢陵縣鄉村教師賈向華沒再寫調回縣城的申請:“一補兩貼”政策落實,她每月工資漲了近千元,錢袋鼓了干勁足了。我們更看到,民生的痛點、堵點、難點正在疏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
今天,是中國第六個扶貧日,也是第27個國際消除貧困日。據國家衛健委此前介紹,目前,農村貧困人口的大病、重病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達90%左右。
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442所,新增城鎮義務教育學位78.94萬個,新建改擴建農村寄宿制學校903所,完成7146所貧困地區薄弱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改善任務,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啟動實施,全省新增博士學位授權點38個。
題:為了貧困孩子求學路——廣西以教育扶貧全力斬斷“窮根”據了解,現在廣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在學前教育階段就可以享受免保教費和在普通高中階段的免學雜費政策,確保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享受15年免費教育。
河南是全國第一教育人口大省,僅義務教育階段的在校生就有1446萬人,占到全國的近十分之一。借助河南省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提標工程,鄭州市對緯一路小學進行改擴建,新建了兩座配樓,擴充了活動場地,將24個教學班增加到37個教學班。
新華社烏魯木齊4月3日電 題:“點亮”每一個孩子的求學夢——新疆提升義務教育發展綜述 隨著南疆義務教育普及率不斷提高,目前新疆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91%,學齡兒童實現入學“應入盡入”。
16日上午,在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省長陳潤兒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回顧了2018年工作。
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下文稱“兩類學校”)是基礎教育的“神經末梢”。針對兩類學校辦學條件相對落后的現狀,我省提出改善辦學條件的要求,到2020年,規劃保留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要達到標準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