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5日11:07 來源:北青網-北京青年報
著名作家二月河2018年12月15日凌晨病逝于北京,享年73歲。
據二月河家屬向媒體介紹,二月河半年前因腦栓塞到301醫院住院治療,前段一直在重癥監護室,后轉到普通病房,15日凌晨兩點左右突發心衰宣告不治。
二月河1945年11月3日出生,本名凌解放,出生于山西昔陽,1967年高中畢業,1968年入伍,在部隊歷任戰士、宣傳干事、連副指導員。1978年轉業,任南陽市臥龍區宣傳部科長、區文聯主席,1995年當選為南陽市文聯副主席,被譽為“南陽的形象大使和文化名片”。南陽作家群代表人物,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河南省優秀專家,歷史小說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因其筆下五百萬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海內外讀者熟知,2006年版稅收入至少1200萬元人民幣,為該年度中國作家的第二名。多次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2017年當選河南省籍十九大代表。
2007年,二月河曾在中國現代文學館作了《從歷史真實到藝術真實——談康雍乾三帝的塑造》的演講,以帶著濃重河南口音的普通話介紹,當年家境貧苦,在創作《康熙大帝》等系列時,為了降暑,妻子用大桶給他盛滿水,他把腳放到里面去降溫。加上創作興起時經常起居不規律,由此落下了病根。也因此,“帝王三部曲”后,他再也沒有獨立創作過長篇小說。
在那次演講的開頭,二月河就說:這幾年我的身體不太好,為此自己訂了個小“五個一”:每天至少散步一次、寫一篇短文或一段文字、一幅書法、一幅畫、一首詩———“五個一”工程。主要的任務就是要把身體養好,因為以前透支太厲害了。
那次演講,因為聽眾來得太多,還設了分會場,為此在演講前日中國現代文學館突擊購買了200個小馬扎。為了在北京青年報原聲講堂刊登二月河的這篇演講,記者曾和二月河進行聯系——但主要是書信往來,將演講原稿寄去他南陽的家中供他審閱,因為他不習慣用電腦。在已經電子信箱化的今天這多少讓編輯有點意外。在寄回的送審稿中,二月河寫下了這樣的話:“我身體不太好,簡單看了一下,明顯有誤的訂正一下,有的地方稍復雜,大意不錯,就不再改了。說得不一定準確,盼諒頌祺。”不過,稿紙中不少的修改表明,二月河是在謙虛。
網上早有以先生筆名和原名所撰上聯,工整巧妙,寓意深遠。今愚勉對并書之,雖遠不如上聯工整,但哀思真誠。供方家兩哂,并以此送先生遠行。二月河開凌解放
12月15日,聽聞二月河逝世的消息,社會各界群眾從四面八方趕到南陽市殯儀館,幫忙布置靈堂,見先生最后一面。從小院到白河岸邊,二月河要走過300米的同樂巷,這里市井味道濃郁,菜攤、火燒鋪經常能看到二月河的身影,巷子的盡頭便是白河。
新華社發 2018年12月15日,著名作家二月河溘然長逝,留下了煌煌12卷、洋洋500萬言的“落霞三部曲”。這不正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文壇高擎思想解放大旗不斷推陳出新的真實寫照嗎?
2018年12月15日,著名作家二月河溘然長逝,留下了煌煌12卷、洋洋500萬言的“落霞三部曲”。生前,他曾多次表示,“凌解放”之所以能成為“二月河”,正是源于改革開放,思想解放。
12月15日凌晨兩點,作家二月河(本名凌解放)因病逝世,享年73歲。二月河堂哥凌振祥介紹,原本家屬準備低調下葬,但考慮受到各界人士的關注,最終決定在12月19日上午舉行追悼會。
新京報記者今日上午從二月河女兒處證實,二月河已去世,家人正在從北京回河南的路上,已入河南。家里也有人開始著手操辦后事,但追悼會具體時間還沒有確定。
著名作家二月河今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73歲。二月河生病后,一直在北京治療,病情本已得到控制,此次由于病情反復,去世突然,讓家人都沒有料到。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1945年生于山西省昔陽縣。1985年,馮其庸看完《康熙大帝》前10章后對二月河說:“你不用研究什么紅學了,這就是你的事業。當時《解放軍報》正在報道軍人自學成才的案例,聽說二月河正在寫《康熙大帝》,就報道了這件事。
在中國作家圈,二月河算是一個特例:21歲高中畢業,沒上過大學,卻是大學的博士生導師。1985年,馮其庸看完《康熙大帝》前10章后對二月河說:“你不用研究什么紅學了,這就是你的事業。
二月河是國家一級作家、南陽作家群代表作家,1945年11月3日出生于山西省昔陽縣。1967年高中畢業,次年入伍,在部隊歷任戰士、宣傳干事、連副指導員。1978年轉業,歷任南陽市臥龍區宣傳部科長、區文聯主席,1995年當選為南陽市文聯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