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3日20:22 來源:河南衛視
來了!來了!來了!
“國字號”大制作來了
經過365個日日夜夜的緊張籌備,河南廣播電視臺重磅制作的《走進蘭考》大型紀錄片,將于今晚21:20正式亮相河南衛視。這是河南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重點節目,同時也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確定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項目之一!
第一集的故事,我們將從凝聚著“焦裕祿精神”的焦桐講起。
焦桐,是蘭考一個自帶流量的“精神IP”。
走進蘭考,必瞻焦桐!
56年前,焦裕祿親手種下一株細小的泡桐,如今已華蓋如云。56年間,桐葉澄碧,桐花綻紫。歷經半個多世紀風雨滄桑,它以旺盛的生命力,屹立于天地之間,見證著蘭考翻天覆地的巨變。蘭考,匯聚著太多關注的目光。從漫天黃沙的貧瘠之地,到全國率先“摘帽”的貧困縣,蘭考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故事格外動人。
【揭秘】
年過半百“焦桐”遇危機
守護人“奇招”照料又綻春
在蘭考縣焦裕祿干部學院的門口,年過半百的焦桐根深枝大。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黨員干部、群眾在樹下,瞻仰焦桐,接受思想教育活動的洗禮。
焦桐和它背后所蘊含的精神,最能代表蘭考,也最能講述蘭考的歷史與變遷。今晚的故事,將聚焦這棵“焦桐”。
如果將這棵焦桐比作人類,它已經屬于“高齡”。普通的泡桐生命周期為30-40年,焦桐卻已經整整走過了56個春秋。
然而,焦桐年年一樹澄碧,并非易事。
今晚,節目將揭秘一個從來無人知曉的秘密——2016年,焦桐的生存遇到一次很大的危機,父子兩代守護焦桐55年的魏善民老人硬是用自己的方法讓55歲的焦桐又重新煥發出了勃勃的生機。
魏善民老人是怎樣讓焦桐葉肥枝碩,又是怎樣再次讓焦桐綻放紫色的桐花?請您鎖定河南衛視,今晚的節目將正式為您揭秘。
【見證】
一株泡桐樹
培育蘭考脫貧“大產業”
蘭考之變,泡桐樹是見證者,更是奉獻者、參與者。
如今,焦桐粗壯的枝干的旁邊,種了一圈用焦桐的根培育的泡桐樹苗。泡桐樹,不僅給蘭考人民送來一片澄碧,更是培育了蘭考脫貧的“大產業”。
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種下的泡桐,給蘭考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讓人沒想到的是,泡桐還給蘭考帶來了一個產業——民族樂器制造。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焦書記帶大家種植泡桐時就考慮到了為百姓增加收入的事兒。遍地的泡桐正好在改革開放初期成材了,一下子催生了一大批的蘭考木匠。
一棵泡桐樹“變身”成一架古箏的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蘭考的泡桐樹制作的古箏在聲色、品相上有何獨特之處?為何蘭考泡桐制作的樂器能夠登上G20峰會的演出舞臺……
56歲的焦桐,56年桐花開謝。焦桐的故事在新時代的社會經濟與民眾生活里有著全新的演繹與詮釋。
如今的蘭考再也不是那漫天黃沙、遍地鹽漬的苦窮之地,聽著焦裕祿的故事,伴著泡桐一起長大的蘭考新一代,也正在用自己的努力一點點改變著蘭考的面貌,改寫著自己的命運。
更多精彩故事,請您今晚(12月13日)21:20鎖定河南衛視《走進蘭考》,帶您走進“焦桐”花開的蘭考,帶您走進生機盎然的蘭考,我們一起走進“焦桐”的故事。
【小貼士】
大型電視紀錄片《走進蘭考》主要采用紀事手法拍攝,重點關注蘭考基層,記錄他們在共產黨帶領人民改變蘭考面貌、走向幸福生活的大背景下,從蘭考脫貧到奔小康這個進程中的日常生活,講述蘭考老百姓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的鮮活故事。
《走進蘭考》共五集,通過“焦桐”、“推手”、“車站”、“家當”、“喜宴”五個主題,全景式呈現蘭考40年間的社會變遷,記錄蘭考脫貧中涌現的動人故事。
《走進蘭考》
河南衛視12月13日至12月17日
每晚黃金時間21:20首播
次日中午12:14重播
核心提示: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走出去的王曉楠,更是將“財經”“政法”,作為工作的重點方向,今天的“決勝脫貧在今朝”系列,我們一起走進這位“第一書記”。2018年3月,張莊村22戶蛋雞養殖戶作為第一批養殖戶,參與首創京都期貨有限公司在河南省的首單雞蛋“保險+期貨”項目,以20萬元的保費,給570多噸雞蛋的價格投保。
核心提示: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走出去的王曉楠,更是將“財經”“政法”,作為工作的重點方向,今天的“決勝脫貧在今朝”系列,我們一起走進這位“第一書記”。2018年3月,張莊村22戶蛋雞養殖戶作為第一批養殖戶,參與首創京都期貨有限公司在河南省的首單雞蛋“保險+期貨”項目,以20萬元的保費,給570多噸雞蛋的價格投保。
煌煌華夏,歲月悠悠 這里留存了數不盡的故事 也賦予了她敦厚雋永的人格 從60萬米的高空俯瞰 四大古都沿黃而列 奔騰的黃河串聯起文化明珠 華夏文明在這里孕育生發
蘭考,焦裕祿干部學院大門外,一棵名為“焦桐”的泡桐樹,已經成為一個人精神的化身。1990年,穆青、馮健、周原重訪蘭考,于7月9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通訊《人民呼喚焦裕祿》,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第二次學習焦裕祿精神的熱潮。
10月3日,國慶黃金周里的蘭考焦裕祿紀念園游人如織。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在歡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同時,利用假日,紛紛來到焦裕祿紀念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
50多年前,蘭考縣的老書記焦裕祿在張莊探流沙、查風口,率領群眾植樹治沙,譜寫了一曲戰天斗地、改變命運的壯麗凱歌。睹物思人,56年前焦裕祿親手種下的那棵“焦桐”,如今偉岸挺拔,儼然一座豐碑,無聲地激勵和鞭策著蘭考和張莊的干部群眾。
縣城是縣域經濟和城市經濟的交會點,也是我省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和消費升級的主戰場?!敖雇迸缘呐萃┝掷?,三三兩兩的市民沿著幽靜的小路散步、慢跑;“焦桐”北邊的一處黨群服務中心廣場上,傳來人們熟悉的廣場舞曲。
聽新聞版面信息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 “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河南更是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努力傳承紅色基因,信仰讓初心更堅定。
聽新聞版面信息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 “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安煌跣摹⒗斡浭姑敝黝}教育開展以來,河南更是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努力傳承紅色基因,信仰讓初心更堅定。
如今,全國90%以上的民族樂器音板都是由蘭考縣徐場村制造的,越來越多的蘭考人,通過樂器制作和演奏,改寫了命運?!毙靵啗_坦言,蘭考的古琴這張“河南名片”不僅賣到全國各地,還漂洋過海賣到了新加坡、美國和韓國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