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20:4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題:“改革開放帶我們進入了一個更為豐富多樣的世界”——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引發社會共鳴
新華社記者
看到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呈現出的孕產婦從以前請接生婆到家生產到現在在醫院無痛分娩的這一變化,46歲的上海援疆醫生崔勇,感慨萬千。
兩年的援疆歲月,崔勇和同事們扎根醫療條件薄弱的新疆喀什地區,致力開展“三降一提高”(降低傳染病發病率、孕產婦死亡率、嬰幼兒死亡率、提高人均壽命期望值)等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療技術水平飛速發展,身為醫療援疆干部,我們有義務、有責任不斷加大衛生防病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偏遠地區的醫療衛生水平。”他說。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18集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2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每天播出兩集,引發了社會各界共鳴。
安徽池州青陽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方艷說,紀錄片中描述的老百姓衣食住行上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她這代人是親身經歷者。“現在我給兒子買一罐奶粉都挑花了眼,而我小時候家里能有一罐麥乳精,都是很珍貴的。國家富強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有時候特別羨慕我兒子,他們這一代孩子真的生活在蜜罐里。”
甘肅省委黨校教授曹建民說,紀錄片展現了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讓百姓有越來越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改革。“我親身體會到,各級干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不斷鞏固,工作作風不斷改進,落實著我們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
“片子里那一項項富民產業,一張張被太陽曬紅了的豐收的笑臉,都不由讓我聯想到我的家鄉。”甘肅省隴南市徽縣的“隴上莊園”網店負責人梁倩娟說,當地也正在依靠電商扶貧,將鄉親們的一罐罐土蜂蜜、一顆顆核桃賣到山外。
中國化工集團第三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家龍說,紀錄片展現的40年來從恢復高考到中國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映射在他個人事業成長的每一步上。“我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子弟,20世紀80年代末大學畢業進入化三建,從一線員工逐步成長為分管公司海外市場等業務的管理者。多年來,我去過50多個國家,見證了中國‘走出去’戰略的偉大實踐。知識改變了我的個人命運,國家和時代給予了我們這代人用知識和汗水報效國家的機會。”
中鐵四局集團張吉懷鐵路項目部總工程師蘇玉寶說,紀錄片生動呈現了祖國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向前不斷發展,不斷壯大,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等超級工程讓人倍感震撼,心潮澎湃。“很慶幸自己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對于我來說,能夠參與到國家40年改革開放的建設征程中,是十分榮耀和自豪的。”
55歲的新疆富蘊縣環境保護局黨組書記禹貴靈,對片中展現的改革開放40年來環保事業和理念的進步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以前富蘊縣財政收入的70%以上來自礦業,如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堅持“不開荒、不開礦、不開水電”,良好的生態環境釋放了旅游紅利,讓不少農牧民脫貧增收。
海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辦公室主任科員何家武說,紀錄片中關于政府“簡政放權,便民服務”的做法,現在看似尋常,實際上轉變并不容易,經過幾年磨合,大家才把心思落在琢磨著怎么把辦事時間縮短、把辦事指南做得更細。
年近50歲的何家武,對片中的歌曲、舞蹈和港臺片等耳熟能詳,這是他從兒時到青年到中年的重要文化記憶。“改革開放40年來變化越來越快,現在想看什么演出、看什么電影都很方便,智能手機上可以選擇的文化產品更多、更便捷。”
甘肅省文聯副主席汪小平說,片中展現的改革開放帶來的文化繁盛和文藝創作的勃興,他正在經歷。“改革開放帶我們進入了一個更為豐富多樣的世界,黨和國家越來越重視文化事業,創作資源更加富集、創作環境愈加寬松,文藝工作者得以從火熱的生活和改革的一線汲取創作的靈感和營養,文藝‘百花’開得更艷,群眾多樣化的精神需求也得到了更好滿足。”
26歲的王于航看到片中的部隊場景,不由想起自己作為武警戰士守衛邊疆時的經歷。如今,他已轉業擔任新疆喀什市伯什克然木鄉永豐村支部書記。“在村里,我要繼續以堅韌不拔的軍人精神鞭策自己,值班、備勤、巡邏、走村入戶,不畏嚴寒酷暑,不計個人得失,更加堅守自己職責使命,扎根奉獻基層。”
勁霸男裝首席執行官洪伯明說,紀錄片中展現的許多篳路藍縷的改革先鋒,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會創造了巨大財富,讓他看了感同身受。“40年前冰河解凍,中國民營經濟規模從小到大,由弱變強,逐漸成為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我相信,民營企業與政府能夠同船劃槳、共同拼搏,在新時代里有更大作為。”(記者白瀛、周文沖、吳振東、鮑曉菁、王博、孫少雄、馬鍇、劉鄧)
英國保誠集團首席執行官韋立思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中國的成功故事充滿活力,他對中國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中國在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采取的有針對性的舉措,在推動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韋立思說,“我們致力于在這些充滿活力的成功故事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一把手工程”。從方案藍圖的設計到最終具體實踐,離不開國家各級部門和相關人員的助力和支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體部署、全力推動下,改革突破之大、進展之快,令人矚目。必須清楚,改革落地生根,藍圖變為現實,關鍵就在于“一把手抓,抓一把手”。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編輯祖拜爾·庫雷希表示,中國成功的減貧成果令巴基斯坦政府感到欽佩,總理伊姆蘭·汗一直在學習中國的減貧經驗,希望以此讓更多巴基斯坦人過上富裕的生活。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11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吹風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對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化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發展作出解讀。
?發展為上,改革當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關頭。提高改革的戰略性、前瞻性、針對性,使改革更好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推動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
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并發表主旨演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公平競爭制度,讓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充分涌流。
30年披荊斬棘,30載雨雪風霜,浦東在一片農田上建成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新征程、新方位、新使命,黨中央正在研究制定《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將賦予浦東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曇花一現的63式單兵攜行具曾是我軍“戰術背心”的雛形,但隨著63式自動步槍的撤裝消失。未來單兵攜行具必然是士兵綜合作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型材料、智能化技術和外骨骼等高技術元素將助力單兵裝具的發展。憑借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綜合國力和技術創新能力,我國單兵攜行具的未來前景值得期待。
“要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
用中國1/8000的面積創造了中國1/80的國內生產總值,1/15的貨物進出口總額,這里是上海浦東。克羅地亞駐華大使達里歐·米海林:我很喜歡上海,看著上海的浦東,我覺得上海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