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10:36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高玉杰):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截至11月23號,我國的貧困縣全部摘帽,這一成績引發了巴基斯坦學界的關注。巴基斯坦學者認為,中國的減貧經驗值得巴基斯坦借鑒。
巴基斯坦國立科技大學中國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澤米爾·阿萬在接受總臺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讓8億人口擺脫了貧困,這是全世界前所未有的壯舉。尤其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情況下,中國政府依舊采取了各種積極的扶貧措施,并采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今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雖然中國面臨了各種各樣的考驗,但是控制疫情后,(中國政府)很重視消除貧困的工作,出臺了各種各樣的措施。幫助貧苦地區的人們復工復產,幫助每一位貧困人員擺脫貧困。所以我相信今年中國政府一定能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編輯祖拜爾·庫雷希表示,中國成功的減貧成果令巴基斯坦政府感到欽佩,總理伊姆蘭·汗一直在學習中國的減貧經驗,希望以此讓更多巴基斯坦人過上富裕的生活。“毫無疑問,我們的總理伊姆蘭·汗是中國的忠實擁護者,一直以中國為榜樣。他執政已有2年,他說他一生的使命是使巴基斯坦窮人擺脫貧困。中國成功的經濟政策減少了更多貧困人口,以前貧困的人們現在過著富裕和美好的生活。中國國家領導人多次訪問遠離城市的偏遠村莊,確保那里的人們收入充足,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經濟能蓬勃發展。這些正是我們的總理伊姆蘭·汗希望在巴基斯坦實現的愿景。”
專訪:中國減貧成就為貧窮國家帶來希望——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薩克斯 薩克斯認為,過去40年中國積累了很多長期發展經驗,盡管各國國情不同,但其他國家可以在多方面借鑒中國脫貧經驗。
12月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宣布,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對此,中東歐國家多位駐華使節表示,中國脫貧攻堅目標達成,不僅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中國的經驗和智慧也為世界帶來更多啟示。
俄羅斯《俄羅斯報》在刊發的《一個戰勝貧困的國家》一文中分析說,中國扶貧成就得益于中國政府長期堅持的改革開放政策。2020年,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難度。
日前,貴州省宣布,全省剩余9個未摘帽的貧困縣全部出列。得知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比岡感到十分振奮:“這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當地實施的脫貧政策的有效性。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國的減貧仍穩步推進,經濟最落后的山區也實現了脫貧。
(參與記者:凌馨、杜洋、孫曉玲、吳丹妮、袁夢晨、楊柯、明大軍、陳家寶,編輯:樊宇、俞懋峰,制圖:魯豫)
日前,貴州省宣布,全省剩余9個未摘帽的貧困縣全部出列。得知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比岡感到十分振奮:“這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當地實施的脫貧政策的有效性。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國的減貧仍穩步推進,經濟最落后的山區也實現了脫貧。
習近平總書記在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日新月異的中國,從來不缺振奮人心、提振士氣的好消息。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吹響,是心頭的關切,也是腳下的實踐。從“愿景”到“實景”的美妙變化,也為時代記錄著一方水土的奮斗場景,就此砥礪著更加長遠的壯美征程。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而奮斗者永不止步。
“如果不是政府,我可能就活不成了……”在河南省上蔡縣大路李鄉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護工黃翠英提起往事,眼淚奪眶而出。數據顯示,從2016年5月至2017年底,上蔡縣先后在全縣分三批共建成32個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中心,實現了26個鄉鎮(街道)全覆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接續奮斗,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551萬人,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