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09日10:1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人才論壇】
作者:袁壽其(江蘇大學黨委書記)
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強調,“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堅決依法懲處侵犯外商合法權益特別是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
日前,中國義烏(小商品)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揭牌。該中心將通過與國家知識產權數據庫聯網,實現大數據共享,由此大大提高當地企業開展專利授權、確權、維權的效率。新華社發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長期以來,由于我國熟悉國際事務的知識產權應用型人才嚴重匱乏,致使有關問題應對方面往往處于被動地位。培養一支高層次應用性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隊伍,是新時代向我們提出的一道現實人才課題。
市場需求與日俱增
隨著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的深入發展,近年來,知識產權的創造日益活躍。自2008年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以來,國內企業發明專利申請量增長10倍以上,帶來了強大的知識產權審查、創造和管理人員的需求,急需一批服務創新開發的知識產權工程與管理經營人員。與此同時,知識產權運用更加多樣化,知識產權代理、質押融資和訴訟業務不斷增多,知識產權代理公司、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知識產權金融服務中心、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運營和管理公司、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等一大批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呈涌現式發展,急需一批知識產權法律服務和經營人員。
目前,知識產權人才已成為新時代日益壯大的人才類別。在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工作委員會頒布的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增設了347個職業,其中新增知識產權專業人才(GBM20612)小類,下設“專利代理專業人員”“專利審查專業人員”“專利管理專業人員”“專利信息分析專業人員”“版權專業人員”“商標代理專業人員”“商標審查審理專業人員”“商標管理專業人員”等8個相關職業。職業大典的修改,釋放出了知識產權人才將成為社會巨大需求的一個重要信號,表明知識產權專業已經具有明確的職業指向,意味著知識產權專業人員的專業化、精細化、職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對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層次和規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應對知識產權事業發展需要,新時代亟須建立以職業為導向,高層次應用性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的專門培養體系。
據統計,2018年1月至7月間,全國人才招聘市場累計有35624家企事業單位發布了334688條知識產權人才招聘信息,比2017年全年增加企業18628家,招聘信息增加220624條,其中專業型崗位需求占據多數,可見知識產權高層次人才的市場需求與日俱增。
現有人才培養模式不盡如人意
當前,新興技術快速發展,知識產權保護與創新之間的關系愈加密切,生命科學和信息技術已成為知識產權的高密集區,知識產權保護的強依賴領域。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高層次知識產權人才首先應具備自然科學的知識基礎,才能充分理解創新的內涵,才能形成對創新的全面保護。
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以本科教育為主,國家教育部將知識產權作為法學類特色本科專業建設發展,目前國內獲批設置知識產權本科專業高校76所,但是單純的法律人才無法適應知識產權作為市場競爭的戰略資源運營需要,而且本科層次的教育導致培養的人才缺乏相應的專業背景,無法理解創新活動的專業內涵,難以滿足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對高層次應用性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的需要。
我國高層次知識產權人才培養以知識產權方向的碩士學位教育為主,全國已有138所高校開展了相關的碩士培養,主要依托法學學科和管理學學科招收知識產權學術學位碩、博研究生和依托法律碩士、工商管理碩士和工程碩士招收知識產權方向專業學位研究生。這種培養模式由于受一級學科及專業學位類別培養方案的約束,不能形成完整系統的知識產權知識體系,難以培養專業技能,無法滿足社會對知識產權實務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亟待設置獨立的知識產權專業學位
知識產權的突出特性就是集技術、經濟、法律為一體?;趪H競爭環境下知識產權資源的有效運用,對我國高層次應用性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從國際視野、戰略謀劃、經營運作等方面提出了更廣闊和更深入的要求。
知識產權人才需要掌握法學、管理學、經濟學、自然科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并能夠將相關不同學科知識進行融合創新形成獨特能力,以適應各類復雜的知識產權工作的需要。筆者認為,最理想的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模式應是本科為自然科學專業,再進行兩至三年的法律、經濟與管理的知識學習,只有設立專門的通道才能培養出滿足新時代要求的高層次應用性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
同時數十年來,我國高校在學歷教育模式下對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自1985年專利法頒布以來,歷經了30余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一支理論與實務能力兼具的知識產權專業師資隊伍。此外,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全國至少有3000名實踐經驗豐富的來自知識產權工作一線實務專家,可成為知識產權專業學位教育中“雙師型”師資結構的優秀資源。
綜上所述,現有的教育體系已為知識產權專業學位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盡快設置獨立的知識產權專業學位,是有效解決我國高層次知識產權人才短缺的戰略選擇,是落實國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舉措,有關部門應予以重視和考慮。
《光明日報》( 2018年12月09日 07版)
“國家網絡安全產業面臨三個問題:一是人才短缺、不好用問題;二是網絡安全意識沒有壓實;三是網絡安全產業相應標準沒有建立起來?!薄 ≡谛袠I標準方面,陳斗斗認為,只有建立起行業標準,網絡安全軟硬件領域從業人員價值才能得到體現,產業才能發展得更好。
最近一個時期,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建,成為國家重點投入的發展領域,也帶動了相關行業就業規模不斷擴大。以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為例,根據人社部發布的相關報告測算,我國人工智能人才目前存在較大缺口,國內供求比例為1∶10,供需比例嚴重失衡。
習近平總書記7日致信祝賀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向全校師生員工和校友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廣大高校要以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為強大動力,在打造國之重器、培養杰出人才上做出新的不懈努力。
5月30日,網絡主播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杜莊大櫻桃采摘節上幫助果農直播銷售櫻桃。其中,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普遍缺少標準化的課程體系,目前設立電商專業的高校大都沒有標準化的教材和教學,標準化建設亟待完善。
把抗擊疫情所凝聚起的強大正能量,轉化為深入推進健康中原建設的持久動力。通過完善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河南正逐步形成城鄉融合、上下貫通的應急救治服務網絡。
在人才培養方面,鼓勵培養模式創新,支持復建張仲景國醫大學,實施“仲景人才工程”,辦好仲景書院和仲景學堂;啟動河南省中醫藥創新團隊培育計劃,培養20名領軍人才和一批創新團隊;建立高年資中醫醫師帶徒制度。挖掘和傳承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精髓,到2022年建成10家以上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推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把中醫藥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
《茶館》演員年紀基本都大了,年輕演員基本功還沒有訓練到位;保留劇目是修煉多年的看家本領,只是誰也不想靠啃老生存;北京人藝演員隊隊長馮遠征坦言,《茶館》演員年紀都大了,年輕演員基本功還沒有訓練到位。
全軍院校長集訓27日上午在國防大學開班。要全面貫徹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全面實施人才強軍戰略,全面深化軍事院校改革創新,把培養人才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
不用疑惑,全國首家職業能力重構研究中心落戶河南,小編帶你一起近距離接觸它,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11月23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業能力重構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舉行。
隨著818發燒節的臨近,湖南蘇寧加速智慧零售新生態的布局,以湖南蘇寧易購廣場簽約和全門店“放價”提前啟動了818。據湖南蘇寧總經理竇祝平介紹,蘇寧將在株洲市布局60家多業態智慧零售門店,積極發展蘇寧零售云加盟店,推動株洲市中小零售企業快速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