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6日07:18 來源:河南省教育廳
你知道
什么是職業能力重構研究中心嗎?
這個中心又是
用來干什么的呢?
不用疑惑,全國首家職業能力重構研究中心落戶河南,小編帶你一起近距離接觸它,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11月23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業能力重構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省人大常委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工作委員會主任朱清孟,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垠亭出席儀式并共同為研究中心揭牌,標志著全國首家職業能力重構研究中心在河南落戶。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做報告
來自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和國家開放大學、省人大常委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嘉賓和師生代表共計500余人參加揭牌儀式。
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垠亭出席儀式
在儀式上,陳垠亭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工作,今年4月,省委書記王國生對我省職業教育工作進行調研并召開職業教育工作座談會,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河南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創新型、技能型、實用型人才。研究中心落戶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既是對河南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支持,也是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以實際行動實施“雙高計劃”,打好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攻堅戰的具體實踐。
陳垠亭強調,研究中心要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在重構教育教學、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方面做出積極探索,將職業教育重構能力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推廣應用于全國職業院校,助力我省乃至全國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貫徹并落實好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職業能力重構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什么是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業能力重構研究中心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業能力重構研究中心成立于2019年,是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的二級機構,致力于研究職業能力重構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新模式,研究中心秘書處設在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研究中心的目標是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技術變革,通過建立能力需求模型,形成高等職業教育供給和需求耦合實現機制,并依此改革教育教學、構建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最終建成完善的現代職教體系。
中心共設五大分支機構,分別是能力重構專家委員會、數據文獻中心、合作交流中心、專家工作室、秘書處。
中心主要針對六大主題進行研究,即能力重構的思想、理論及方法研究,能力重構比較教育研究,人才能力需求及重構模型研究,關于能力重構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教學改革研究,產業技術變革背景下教師能力重構研究,能力重構成果實踐研究。
中心聯合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英國技能優才中心、英國國家鐵路技能研究院、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河南省教育研究院等國內外先進教育研究機構,聚集了大批職業教育專家,和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等產業界代表開展了深入合作,并與中科曙光等教育類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形成了產學研創協同發展機制。
與會領導參觀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業能力重構研究中心
職業能力重構研究中心是用來干什么的
今年國家提出高職擴招100萬,鼓勵更多高中、中職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面臨生源多元化、學生綜合素質差異較大、知識接受能力千差萬別的現實,高職院校如何才能讓起點各異、目標有別、出路不同的各類學生完成學業?又如,本科畢業再讀高職學技術、軍人退伍再入校學技能,如何重構他們的職業能力,以便將來畢業后在工作崗位中發揮最大潛能?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研究中心的成立是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技術變革,通過建立能力需求模型,形成高等職業教育供給和需求耦合實現機制,并依此改革教育教學、構建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最終建成完善的現代職教體系。
與會領導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業能力重構研究中心合影
成立該研究中心對于職業教育的意義何在
全國首家職業能力重構研究機構揭牌,是我省以實際行動實施“雙高計劃”,打好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攻堅戰的生動實踐。
該研究中心圍繞中國職業教育改革要求,將積極開展高等職業教育適應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技術變革的理論和路徑研究,在分層次、差異化培養的實踐基礎上,探索“1+X證書”制度及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方式方法,打造“產學研創”綜合平臺等,為職業教育重構能力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推廣應用于全國職業院校提供寶貴經驗和重要研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