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12:20 來源:新華網
cription="" sourcename="" style="border: 0px non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 10px 0px; max-width: 100%; height: 443px; width: 626px;"/>
4月29日,王紅星同志在工作中。 新華社發
新華社烏魯木齊10月10日電 題:人們心中的那顆星——追記新疆阿勒泰地區青河縣委原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紅星
新華社記者 白佳麗
王毅哲左胸口袋里裝著一枚黨徽,他用手摩挲了一遍又一遍,摔過的痕跡慢慢被撫平。這枚父親生前佩戴的黨徽,讓他接受了父親的離去。
他的父親王紅星,生前任職新疆阿勒泰地區青河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2018年8月9日12時,他的人生最后一瞬定格在中蒙邊境的警務站外,年僅50歲。醫院診斷為心源性猝死。
“他放不下工作”
王紅星任職的新疆青河縣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259.4公里,邊境地帶地勢復雜,山高路遠,大風呼嘯。
青河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軍利是王紅星多年的同事,王紅星去世前,他們正一起進行邊境踏查。“為了抓緊時間干更多工作,5天的行程縮短為3天,安排得滿滿當當。”陳軍利說。
起起伏伏的邊境線,路上布滿砂石。“輪子在路上跳,人在車里跳;車不行換馬,馬不行換腳。”
這樣的路,王紅星任政法委書記9個月來,不知走了多少趟,幾乎踏遍了邊境線的每一個角落。今年初春冰雪將融時,王紅星還帶著一行人爬過冰泥地,巡視邊境防控設施建設。
這最后一次踏查的最重要任務,就是查看邊境警務站是否開掘了機井、裝上了熱水器。
水,是邊境一線護邊員“住得下、守得住”的基本保障。此前,水要從幾十公里外的鎮上運送,一桶水顛到邊境只剩半桶。王紅星想讓護邊員洗上熱水澡。他深知,護邊員守護的是國家安全,護邊員的任何小事都是他的心頭大事。
他與大伙兒循著邊境,一一查看護邊員的居所。看見井打好了,水通上了,王紅星開心地與大家一起拍了張合照。十幾分鐘后,他倒在警務站外不遠處。
“一聲悶響,轉身他已倒在地上,口吐鮮血。”陳軍利回憶。他的胸前,佩戴著那枚鮮紅的黨徽。
此前1個月,王紅星身體已感不適,醫生檢查后要求他立刻休息,但他沒有在意。出事前一晚,他的同事告訴王紅星的妻子李曉清,書記胸口感到不適。但王紅星與妻子視頻通話時,卻強裝安好。
“他們說他難受到要捶胸口,但他放不下工作。”李曉清含淚說。
“紅星照我去戰斗”
王紅星是有名的工作狂。同事回憶,夜晚,他辦公室的燈總是亮著。
為群眾辦好事實事500余件,化解調解矛盾糾紛100余件,爭取民生項目47個,狠抓12個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工作,選派56名教師下鄉交流……這是2015年,擔任青河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的王紅星的工作實績。
王紅星的辦公室里,厚厚的工作筆記放滿了抽屜和桌子。“他說我叫紅星,紅星照我去戰斗,所以他接手的每件工作都盡心盡力做到完美。”青河縣政法委副書記王立文說。
王紅星在意百姓冷暖。2012年,他得知青河縣有名學生考上蘭州大學,但因家庭困頓無法支付學費,“他當時就問我們,愿不愿意每年湊一點錢,讓孩子去上學?他自己第一個拿了錢出來。”青河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建中說。
直到王紅星離世,被幫助的這名學生才知道是誰讓他完成了4年的學業。
哈薩克族老人那吾爾孜別克·胡斯曼江站在自家院中,看著與“紅星書記”一起平整過的菜園,喃喃地說:“就像我的兒子離開了一樣。”
他是王紅星“民族團結一家親”結親戶,從年初結親以來,王紅星總是去看望一家人,一起做飯、一起種菜,一起尋求脫貧的方法。老人跟著王紅星學會的第一句漢語就是“種菜、種洋芋”。如今,他們共同種下的黑加侖已結果。
王紅星去世的消息很快傳遍他工作過的地方,有的老鄉攜家帶口坐兩小時的大巴車參加追悼會,送他最后一程……
人們痛別心中的那顆“星”。
“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為了工作,王紅星常常住在辦公室。他十分疼愛未滿3歲的小女兒,卻只能抽出工作間隙看她一眼。實在太想念時,妻子李曉清就抱著女兒去他的辦公室看看。
“在我心里,他是最浪漫、暖心的人。”李曉清說。
王紅星父母已經80多歲,還住著老舊的土坯房。陳軍利說,王紅星有著自己的堅守,有人謀私情找到他,他定會冷臉拒絕。
“14歲時,我母親患癌癥去世,去世前,母親給父親寫了個字條‘把兒子照顧好’。”王毅哲說。此后10年,王紅星細致地照料著兒子,學會了做兒子喜愛的炒米粉。
直到2014年,王紅星才在朋友介紹下與李曉清組建了新的家庭。
24歲的王毅哲遵從父親意愿,成為青河公安邊防大隊拜興邊防派出所的一名干警。
人們在整理王紅星遺物時,在他口袋里發現了很多小紙條,上面寫著他將要處理的工作,其中一張上寫著:“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在當地農商銀行“扶貧小額信貸+脫貧致富貸”的支持下,巴代里如今僅靠賣駝奶每月就能掙10萬元。截至11月底,新疆農村信用社已累計發放“脫貧致富貸”近7500萬元,惠及125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記者據銀保監會11月30日發布的金融許可證信息統計發現,近兩年來退出的商業銀行網點已超過6280家。總體上看,今年裁撤的商業銀行網點中,國有銀行占比最大,比例為37%,而股份行占16%,農商行和城商行分別占比27%和8%。
日前,由新疆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新疆相冊:一個都不能少——新疆脫貧攻堅的65個紀實故事”攝影展在網絡上與全國觀眾見面了。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駐喀什地區疏勒縣英阿瓦提鄉喀拉亞村工作隊隊長、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凱撒爾·買買提已經在這個小村莊工作了4年。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新疆阿勒泰經富蘊至準東鐵路的阿勒泰至富蘊段將于今天開通運營,標志著北疆鐵路環線全線貫通。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青海格爾木至新疆庫爾勒鐵路新疆段將于12月9日開通運營,格庫鐵路即將迎來全線通車。
日前,以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為首的西方反華智庫及媒體炮制一份所謂“記錄新疆居留制度”的報告,稱根據“衛星地圖推斷,新疆近年新增很多‘拘押設施’”。圖: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報告”中所稱的“拘留中心”(坐標:38.9950N,77.6682E),實際上是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央塔克鄉小學
11月1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出公告,批準喀什地區莎車縣、葉城縣、伽師縣、英吉沙縣,和田地區墨玉縣、皮山縣、洛浦縣、策勒縣、于田縣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過去窮的時候,套鴿子都得從墻皮麥草里摳麥粒。馬路上塵土大得能讓兩駕馬車迎面撞上。”初冬時節,記者走進新疆岳普湖縣阿其克鄉托瑪村,談到家鄉變化,毛烏蘭·努爾向記者打開了話匣子:“現在麥子堆在家里根本吃不完,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變化實在太大了!”
近日,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上演驚險“熊出沒”劇情:兩頭成年棕熊趁著夜色,潛入保護區一管護站,“順走”廚房和儲藏室一袋面粉及部分午餐肉罐頭。
“我們可以挖掘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典型人物、先進事跡,激發孩子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熱情。”相隔萬水千山,北京市東方德才學校和新疆墨玉北京朝陽中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們,正通過視頻“同備一堂課”。
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疆堅持把邊境地區作為重中之重,產業扶貧、易地搬遷、轉移就業、自主創業……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 這是新疆阿克陶縣易地扶貧搬遷點的阿克陶縣現代設施農業產業扶貧基地和阿克陶縣昆侖佳苑小區(3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