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05日21:28 來源:學習時報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學”“辨”“行”一直在路上。我們要學習馬克思主義,辨明馬克思主義,在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發展馬克思”,做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的傳承者、捍衛者和踐行者。
一
以“學”涵養,學精悟透用好馬克思主義。傳承馬克思主義,領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在讀經典悟原理中傳承,在實際行動中傳承。
致敬馬克思偉大的思想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以“三個一生”高度評價了馬克思的偉大: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斗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戰斗的一生。為了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馬克思畢生都在進行艱苦的理論探索和革命實踐。
領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是真理,在于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性。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借鑒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并隨時代變遷與研究深入不斷發展,它源于特定時代又超越時代。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是真理,在于馬克思主義科學揭示了自然、社會和思維的規律性。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論是馬克思劃時代的功績,它把對社會發展的認識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為人類指明了實現自由與解放的方向。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是真理,還在于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不僅體現在創始人的最初歷史語境與理論體系中,更體現在它與時俱進的實踐中。它是關于無產階級解放、全人類解放和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理論,不僅要解決如何解釋世界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如何改造世界的問題。
以“讀經典”“悟原理”與偉人對話。讀經典的過程是學習知識的過程,是開闊眼界的過程,也是提升思想境界與理論修養的過程,必須以滴水穿石之決心求真務實,循序漸進地學,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這個過程促進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使閱讀經典成為自覺習慣。對于青年人而言,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基礎,不僅是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關鍵,更提供了指導實踐的科學方法。因此,讀經典重在入腦入心,才能真正領悟馬克思主義的精髓。
二
以“辨”求真,辨識辨明真正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歷經百年,在傳播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馬克思主義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與論壇上失聲”的現象。因此,我們要在“學”的基礎上,辨明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捍衛者。
馬克思主義是普遍的客觀真理,是強有力的思想武器。然而,由于各種原因,對馬克思主義的解釋與馬克思本人思想南轅北轍的理解時有發生,“馬克思主義是陷入共產主義理想追求的唯心論”等荒謬之談總在上演,真正的馬克思主義面臨挑戰與考驗。英國學者伊格爾頓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結束了、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烏托邦之夢”等十個質疑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進行逐一反駁,深刻闡明了“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成為當代辨析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著作。美國經濟學家海爾布隆納在《馬克思主義:支持與反對》中分析和回應了馬克思主義中的四個重要問題,并特別強調,讀者們應特別關注“馬克思從事的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只有理解社會存在的真實過程,學會透過表象探查本質,才能真正理解馬克思主義。
回應和辨明這些扭曲誤讀,同樣是大學思政課教學、課程育人中的重要任務。大學思政理論課教學要契合大學生特點,回應大學生需求,通過強化實踐教學、優化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法等,不斷深化改革,提升思政工作新時代育人功能;不斷創新教育模式,以專題式、互動式、討論式、問題鏈式等方法加強課堂建設,通過創設歷史、文獻、現實、團隊、論爭等情境,引導大學生以“在場”的方式“走近馬克思”,提升課堂活力和吸引力。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承者和捍衛者,我們辨識、辨析、辨明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和踐行者,我們更肩負著使馬克思主義理論更接地氣、聚人氣、揚正氣的時代使命。
三
以“實”促行,學習、宣傳、踐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在立場、觀點與方法上一以貫之,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新思想根植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始終強調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人民性和群眾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和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追求,始終堅持實現人民的美好生活作為黨治國理政的奮斗目標。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馬克思主義學說揭示了關于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是對人類思想成果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為理論基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新時代的應用,站在歷史和時代的新高度,系統回答了堅持和發展怎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課題,形成了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外交、黨建等眾多方面的完備科學理論體系,開創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馬克思主義以辯證唯物主義與和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我們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方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深刻的唯物主義意蘊,它立足“我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精確把握國家所處的歷史新方位,解決了改革與發展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為世界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作出了中國貢獻。
在1846年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創作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他們把現實的個人作為邏輯起點展開分析。” 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對馬克思和他所實現的哲學變革及其唯物主義歷史觀第一次作出了系統概述。
《建議》提出了“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的目標,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增福祉,彰顯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
堅持系統觀念,是“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必須以系統觀念謀劃推進工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基礎。
恩格斯作為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創始人,曾多次以“第二小提琴手”來謙虛定位他在馬克思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恩格斯對原則堅定性和策略靈活性相結合的斗爭辯證法的闡發,大大推進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
恩格斯的名字與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緊密相連 在曼徹斯特,恩格斯生活了22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標示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之所以能夠使社會主義在中國展現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看,就在于開辟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對于黨員干部而言,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落實。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旗幟鮮明講政治,必須深入學習實踐馬克思主義,從中不斷汲取科學智慧,做到思想上十分自覺、政治上十分清醒、行動上十分堅定。
《牢記初心使命,推進自我革命》一文是在主題教育活動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持續推動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文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講話的一部分。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條件、時代背景與國內外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我們一定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艱苦奮斗,勠力同心,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同心筑夢,共創輝煌。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任何社會均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構成基本框架,這兩對矛盾統一體的辯證運動形成了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是習近平總書記推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進一步結合,形成的新時代治國理政完整的科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