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2日10:19 來源:鄭州日報
“新鄭是黃帝的故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起源和精神家園,黃帝文化我們要永續(xù)傳承和發(fā)展。”昨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社會學教授、研究所所長周孝正在黃帝文化國際論壇上作題為《中華文明與公眾核心價值觀》的演講,贏得滿堂喝彩。
談到黃帝文化,周孝正說,新鄭是黃帝的故鄉(xiāng),也是黃帝文化的起源地,更是幾千年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fā)祥地,“這方面,新鄭得天獨厚,黃帝文化我們一定要永續(xù)傳承和發(fā)展。”黃帝文化在新時代要賦予新的內涵,周孝正說,也就是政治層面的價值目標,社會層面稱為價值取向,個人層面稱之為價值準則。“概括來說,即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
就社會軟文化建設,周孝正提出三點期望:法治國家,和諧社會,幸福人生。
“你幸福嗎”這個話題曾一度引起熱議,對此,周孝正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什么是幸福?幸福分為幸福度和幸福感。幸福度可以用人民收入來衡量,幸福感用四情來衡量,即親情、友情、愛情、鄉(xiāng)情。”
為什么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不曾斷層?周孝正說,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有些國家喜歡造神,但我國推崇儒家,“這是一種精神、一種價值觀,而不是神,不是符號,不是個人。”周孝正說,概括起來,傳承千年的是“禮義廉恥仁義禮智信”。
題:從山村廟會到全球“網拜” 黃帝故里傳承開新枝 歲月更迭,曾經的“廟會模式”變身“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由區(qū)域性的紀念活動發(fā)展成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團聚的盛大節(jié)日,黃帝故里也成為全球華人的心靈故鄉(xiāng)。
9月23日,省政協(xié)主席劉偉主持召開會議,研究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籌備工作,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和黃帝文化,持續(xù)提升拜祖大典的影響力吸引力,讓黃帝故里成為全球華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弘揚黃河文化,凝聚磅礴力量。庚子年黃帝文化和黃河文化網絡論壇于7月31日開講。鄭州市政協(xié)主席張延明出席論壇并講話。鄭州市副市長孫曉紅、鄭州市政協(xié)副主席吳曉君參加活動,黃帝文化與黃河文化專家學者以及庚子年黃帝文化網絡論壇征稿獲獎代表參加活動。
3月26日,農歷三月初三,庚子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如約舉行,全球華人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同網同步拜始祖,祈福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祝愿世界和平安康。” 今年首次設立了“網上拜祖祈福平臺”,為全球華人在網絡空間拜祖祈福提供了身臨其境的體驗環(huán)節(jié),全網全球推送、點擊、瀏覽量達20多億人次。
2月4日,河南省政協(xié)主席劉偉主持召開庚子年拜祖大典籌備工作匯報會。省政協(xié)副主席錢國玉,秘書長王樹山,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王克俊,副秘書長曹金強,辦公廳副主任王守振,鄭州市政協(xié)黨組書記張延明、副主席吳曉君和新鄭市市長馬志峰參加會議。
劉五一是1977年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大學生,1989年在國內獲得化學博士學位。時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先生對黃帝文化和具茨山巖畫特別關注,對劉五一和他的團隊高度贊揚。具茨山巖畫斷代很辛苦也是有紀念意義的。
4月6日,為期一天半時間的第十三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圓滿落幕,10位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和領域緊扣“黃帝文化與強國之路”主題,烹飪出一道道“文化大餐”。為傳承和弘揚黃帝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黃帝文化國際論壇從2007年舉辦以來,每年的主題都緊扣時代脈搏、融合時代精神,使黃帝文化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春日的黃帝故里故都新鄭,陽光明媚,暖風輕拂。被譽為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靈魂工程”的第十三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4月5日到6日歷時兩天,在風景如畫的軒轅湖畔鄭州工業(yè)應用技術學院落下帷幕。
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原副部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羅援在演講中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羅來軍表示,河南的歷史文化資源是相當豐富的、相當深遠的,旅游文化相結合是河南的一個重要的財富,也是重要的資源,河南的文旅產業(yè)設計、規(guī)劃和發(fā)展上還有很多好的工作去推進。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