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1日12:07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地處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縣大灣村,曾是一個貧困山村。這兩年,大灣村依靠發展“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安居、樂業的脫貧致富之路。
不久前,大灣村籌備了一年多的漂流項目建成了,這個夏天吸引來大批的游客。
游客:沒想到這兩年,變化太大了。
游客:山好水好,吃的也好,玩的也好。
正在岸邊拍照邊維護環境的叫余靜,是大灣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剛來大灣村時,她曾經很困惑。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大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余靜:這么好山好水,但老百姓并沒有從好的風景里面產生一些經濟效益。大家都很保守,就是不夠開放。
怎樣才能利用好村里的優勢讓百姓增收呢?大灣村地處大別山深處,有著200米的天然落差和穿村而過的崎嶇水道,2019年,余靜帶領村里引入社會資本開發漂流項目,今年8月漂流正式營業一下成為村集體經濟的支柱產業。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大灣村漂流安全組負責人 汪達海:這個火了我們大灣(村)就會火起來的。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大灣村村民 楊習倫:我們作為當地人,就近就業。
楊習倫一家原是村里最窮的貧困戶之一。以前,夫妻倆靠上山采藥材一年只有兩三千的收入。2017年,大灣村確定“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的發展思路,村里辦起現代化茶廠。妻子肖細雨在茶廠打工一個月能拿到兩千多塊錢,很快,這一年家里就脫了貧。第二年,全家搬進新房子,肖細雨又去參加村里組織的農家樂培訓。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大灣村村民 肖細雨:脫了貧還要奔小康嘛!以前人家喊美女、喊老板我也怕喊,現在開了農家樂都不怕人了。那我兩口子一年七八萬塊錢那搞得到,我就跟兒子、女兒講,媽這跟做夢一樣。
這兩年,大灣村修了嶄新的柏油路,開通了5G信號,基礎設施越建越好,游客越來越多。國慶節還不到,肖細雨家的民宿就被預定滿了。一天的漂流結束,村里組織大家開了一個月度總結會。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花石鄉委員:一個月來,我們門票收入達到了將近80萬,旅游的綜合收入接近500萬。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大灣村村民 楊習倫:現在是又能管山現在又能管水,我現在是漂流安全員。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大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余靜:我們要做大旅游,大灣村將來就是踐行好總書記提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最好的一個實踐的地方。
現在的大灣村,茶廠、光伏、漂流、民宿,各項產業越辦越紅火。2014年大灣村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2019年超過了8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4000元。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大灣村村民 李定和:這個幸福都寫在臉上在。日子真是的,一天比一天好。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大灣村村民 汪達貴:在家里邊一邊養老,一邊做做小生意。心情那是萬倍的高興。
(編輯 王洪禹)
九年來,劉海鷹和他的團隊行程近20萬公里,先后為6000余名偏遠貧困地區的患者進行義診,為109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帶來重生希望。江西吉安永新縣對有特殊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貧困群眾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巡訪,為他們提供精準健康服務。
九年來,劉海鷹和他的團隊行程近20萬公里,先后為6000余名偏遠貧困地區的患者進行義診,為109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帶來重生希望。江西吉安永新縣對有特殊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貧困群眾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巡訪,為他們提供精準健康服務。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懷著對人民的熱愛、按照黨中央提出的精準扶貧要求,打好脫貧攻堅戰,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前往革命老區考察調研,多次強調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
外出人口返鄉創業,除了回報家鄉的情結之外,一方面是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大勢所趨,另一方面是因為過去制約當地發展的一些短板已經補齊。比如,在信陽市新縣田鋪鄉田鋪大灣村,當地以“鄉村創客”為主題,將創客平臺與文化旅游相結合,打造河南省首家“創客小鎮”,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事業。
10月22日下午14:30,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的六安茶谷,在孩子們一首《金寨贊》的朗朗誦讀聲中,2020“鏡頭中的脫貧故事”第五站活動拉開序幕。在直播現場,安徽省扶貧開發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陽傳爐、六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學龍與扶貧故事公益推薦人趙偉、林旭一起,分享了發生在安徽省的脫貧故事,總結了安徽省脫貧成果與經驗。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安徽共派出11327支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27595名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到基層一線。2019年,眼瞅著鄉村旅游越來越受歡迎,原本在茶廠務工的貧困戶肖細雨辭去炒茶的工作,在村里頭開起了農家樂。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楊溪鋪鎮青龍泉社區棉伙棉伴智能襪業扶貧車間,工人在智能襪機生產線上作業。錯高村的探索實踐,為中國廣袤大地上更多的傳統村落、民族村寨走進小康提供了經驗。
抬頭看,紅底白字的“細雨農家”廣告牌上,寫著肖細雨的聯系電話。匆匆趕來的肖細雨一邊道歉,一邊笑著把我們往屋里領。2016年,王新云毅然決定“借錢蓋房”,在大灣村五斗潭附近辦一個“農家樂”。
”石阡縣紀委監委派駐大灣村的駐村干部毛承健說,歷經三年脫貧攻堅,大灣村的荒草坡變成了如今的棗子園,見證了一個深度貧困村的涅槃重生。脫貧攻堅讓大灣村從原來的“問題村”變成了現在的“明星村”,老百姓在村級黨組織和村級脫貧攻堅隊的帶領下,正朝著鞏固脫貧成效的方向前進,闊步邁向全面小康的時代。
”自貴州省中天金融集團精準扶貧團隊進駐大灣村后,該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樂旺鎮黨委書記黃江志對大灣村如期脫貧更加信心滿滿。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作為貴商總會會長,羅玉平委員帶領中天金融集團率先捐贈500萬元支持防疫物資采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