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荒草坡變棗子園,“問題村”變“明星村”

2020年06月11日15:2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5034

  荒草坡變棗子園,“問題村”變“明星村”

  歷經三年脫貧攻堅,貴州石阡縣大灣村大變樣

  走在貴州石阡縣中壩街道大灣村的山梁上,可以看到白色大棚從山頂一直延伸到山腳,大棚下面一米多高的棗樹上掛滿了淺黃色的花骨朵。“再過1個月就會掛滿棗子,中秋節前后棗子可以上市,今年的收成應該不錯。”石阡縣紀委監委派駐大灣村的駐村干部毛承健說,歷經三年脫貧攻堅,大灣村的荒草坡變成了如今的棗子園,見證了一個深度貧困村的涅槃重生。

  2016年,大灣村黨支部被評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當時的大灣村黨建工作幾乎處于停滯狀態,村里17個黨員平均年齡超過60歲。

  毛承健說,初到大灣村開展駐村工作時,村里給他留下的印象是“一高、二多、三難”:“一高”是貧困發生率高,全村174戶73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82戶331人,貧困發生率44%;“二多”是上訪戶多、矛盾糾紛多;“三難”是出行難、開會難、發展產業難,全村沒有一條硬化路,群眾會開不起來,產業更是一片空白。

  2018年初,來自石阡縣紀委監委、縣教育局、旅產中心、政府辦、中壩街道辦事處等單位的8名駐村干部與村干部組成了村級脫貧攻堅隊,吃住在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入駐大灣村伊始,大灣村的攻堅隊長莫若就把做強基層黨組織作為第一要務。在莫若的動員下,幾名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村干部主動辭職,2名大學生和村致富帶頭人加入到村委工作中來,同時還陸續發展年輕黨員夯實基層黨組織。莫若說,現在大灣村已有32名黨員,黨組織的新鮮血液得到了及時補充,村委班子得到選優配強,村級戰斗堡壘也得到了加強。2017年,大灣村黨支部還被中壩街道黨工委評為“優秀基層黨組織”。

  在黨組織帶領下,駐村攻堅隊把改善村里的基礎設施條件作為大事推進。“2017年初,全村沒有一條硬化路,通村通組路都是泥巴路,遇上下雨天,摩托車都無法開進村。村民們最大的愿望是修一條路。”石阡縣紀委監委派駐大灣村原駐村第一書記趙仕永說。

  為徹底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趙仕永一方面帶領工作隊到各村民組走訪了解路況,到每一個組召開群眾會和動員會,統計能投工投勞的人數,另一方面向派出單位和所屬街道黨工委尋求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支持。2017年8月,大灣村通村公路硬化項目終于開始實施。“駐村工作隊牽頭,群眾投工投勞,上級黨委政府給予資金及政策支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大灣村駐村干部費樹衛說。

  如今的大灣村,12公里通村公路全面硬化貫通,8個村民組7.9公里通組公路、8.6公里串戶路全部硬化,實現了“組組通”“戶戶通”全覆蓋。

  道路通了,發展產業的成本大大降低,發展的機遇隨之而來。大灣村因地制宜發展種植中秋酥脆棗基地350畝,養殖中華蜂160余群,套種時令蔬菜150余畝,初步實現“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產業發展格局。截至2020年5月底,累計帶動老百姓務工1.35萬余人次,累計發放務工工資120萬元,銷售蜂糖120斤,實現收入2.16萬元。費樹衛說,350畝中秋酥脆棗去年已全部掛果實現初產,預計今年將進入盛果期。

  隨著時間推移,大灣村變得越來越富裕。2018年末,大灣村順利摘掉了深度貧困村的帽子,2019年末大灣村所有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18年至今,大灣村分紅共計28.92萬元,戶均分紅達到1078元。

  脫貧攻堅讓大灣村從原來的“問題村”變成了現在的“明星村”,老百姓在村級黨組織和村級脫貧攻堅隊的帶領下,正朝著鞏固脫貧成效的方向前進,闊步邁向全面小康的時代。石阡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張曉亮說,人民群眾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主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力量源泉。當前,脫貧攻堅已到了最后的沖刺階段,必須緊緊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團結群眾、引導群眾,全面動員群眾參與到脫貧攻堅最后關頭,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記者歐甸丘)

文章關鍵詞:大灣村 明星村 問題村 棗子園 荒草坡 石阡縣 責編:林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焦點訪談丨如何避免“辛辛苦苦奔小康,一場大病全泡湯”?這些做法,管用!

    九年來,劉海鷹和他的團隊行程近20萬公里,先后為6000余名偏遠貧困地區的患者進行義診,為109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帶來重生希望。江西吉安永新縣對有特殊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貧困群眾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巡訪,為他們提供精準健康服務。

  • 焦點訪談丨如何避免“辛辛苦苦奔小康,一場大病全泡湯”?這些做法,管用!

    九年來,劉海鷹和他的團隊行程近20萬公里,先后為6000余名偏遠貧困地區的患者進行義診,為109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帶來重生希望。江西吉安永新縣對有特殊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貧困群眾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巡訪,為他們提供精準健康服務。

  • 【每日一習話·遠山的回響】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懷著對人民的熱愛、按照黨中央提出的精準扶貧要求,打好脫貧攻堅戰,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前往革命老區考察調研,多次強調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

  • 經濟時評:創客返鄉大有可為

    外出人口返鄉創業,除了回報家鄉的情結之外,一方面是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大勢所趨,另一方面是因為過去制約當地發展的一些短板已經補齊。比如,在信陽市新縣田鋪鄉田鋪大灣村,當地以“鄉村創客”為主題,將創客平臺與文化旅游相結合,打造河南省首家“創客小鎮”,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事業。

  • 2020年“鏡頭中的脫貧故事”走進安徽“皖”美結束

    10月22日下午14:30,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的六安茶谷,在孩子們一首《金寨贊》的朗朗誦讀聲中,2020“鏡頭中的脫貧故事”第五站活動拉開序幕。在直播現場,安徽省扶貧開發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陽傳爐、六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學龍與扶貧故事公益推薦人趙偉、林旭一起,分享了發生在安徽省的脫貧故事,總結了安徽省脫貧成果與經驗。

  • 這一戰,“皖”美!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安徽共派出11327支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27595名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到基層一線。2019年,眼瞅著鄉村旅游越來越受歡迎,原本在茶廠務工的貧困戶肖細雨辭去炒茶的工作,在村里頭開起了農家樂。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楊溪鋪鎮青龍泉社區棉伙棉伴智能襪業扶貧車間,工人在智能襪機生產線上作業。錯高村的探索實踐,為中國廣袤大地上更多的傳統村落、民族村寨走進小康提供了經驗。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安徽金寨:大灣村的美麗蝶變

    地處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縣大灣村,曾是一個貧困山村。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大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余靜:我們要做大旅游,大灣村將來就是踐行好總書記提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最好的一個實踐的地方。

  • 大灣村的媳婦們(決勝2020)

    抬頭看,紅底白字的“細雨農家”廣告牌上,寫著肖細雨的聯系電話。匆匆趕來的肖細雨一邊道歉,一邊笑著把我們往屋里領。2016年,王新云毅然決定“借錢蓋房”,在大灣村五斗潭附近辦一個“農家樂”。

  • 羅玉平委員——扎根鄉村開展精準扶貧

    ”自貴州省中天金融集團精準扶貧團隊進駐大灣村后,該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樂旺鎮黨委書記黃江志對大灣村如期脫貧更加信心滿滿。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作為貴商總會會長,羅玉平委員帶領中天金融集團率先捐贈500萬元支持防疫物資采購工作。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