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6日17:09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燕子丹)“今年在疫情影響下,汽車行業整體下降趨勢明顯,又加上中美貿易摩擦等原因讓整體的銷售狀況受到了巨大沖擊,我們公司在鶴壁市相關部門的幫助下,通過進一步的發展高端客戶和及時調整產品業務等措施,實現了轉危為機。1至6月份,國內業務實現了同比增長10.57%的好成績。”天海集團董事長張景堂介紹道。
天海集團始建于1969年,是全國實力雄厚的汽車連接器科研生產基地和新興汽車電子產品研發生產基地,是中國汽車零部件(連接器)龍頭企業、中國汽車電子電器電機行業領軍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產經營汽車車用連接器、電器保險盒、電子產品、電線束、線束專用設備、新能源汽車產品共6大類10000個品種,在全球設有23個生產基地、36個銷售辦事處、擁有中外員工1100多人,產品出口美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
能夠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中逆勢上揚,天海集團的“企業服務官”,鶴壁市財政局總會計師李春玲在其中有著不小的貢獻。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積極推進“穩外貿”政策創新試點,認真開展外貿貸和出口退費資金池業務,籌措資金820.88萬元,支持天海集團等外資外貿企業的發展。”李春玲說。
據介紹,鶴壁市嚴格落實減降費政策,始終把減稅降費作為頭等大事。并持續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及時落地新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新增減稅降費2.71億元。在強化企業融資支持組織企業申報中央、省級專項再貸款貼息出臺市級專項再貸款貼息政策方面,5家企業共獲得貼息資金728萬元。在減免企業房租和市級國有資產經營用房方面,對用于經營且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免除上半年3個月房屋目前已減免租金270萬元。
【央媒看河南】中央媒體關注河南六穩六保、夏糧豐收等情況
“7天時間獲得專利授權,1個月時間拿到專利證書,這樣的速度對能夠盡快的把專利應用在我們的產品中,提升企業競爭力是非常有好處的。”7月24日,在中國(新鄉)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河南鋰動電源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保鵬前來查詢專利申請進度,對映象網記者講述了“專利快速預審”的新體驗。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們出現了用工難的問題,新鄉市人社局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手段進行招工,不到十天時間就給我們招到了五百多個工人,為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科隆集團執行總裁劉保常說到。7月24日,映象網記者跟隨采訪團來到了位于新鄉的科隆集團,探訪當地政府在保就業方面做了哪些實實在在的工作。
“中國航空運動之都”“會飛的城市”近年來成為了古都安陽的代名詞,2012年,立足于破解中國農業全程機械化的歷史使命,安陽全豐投資組建了安陽全豐航空植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探索借力航模無人機改造成植保作業工具,把無人機成功運用于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治領域。
列車服務員、餐館服務員這些字眼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在河南省濮陽市德力西中部產業園區負責人蘭超眼里,最熟悉親切的字眼卻是“企業服務員”。
“以前出去打工,本來掙錢就少,農忙回家掙的錢都花在路上了。自從龍東水產養殖基地建成運營后,我便放棄了外出務工的念頭,一門心思投入到飼養小龍蝦的工作中。每天撒撒料、割割草,工作不累,我現在日工資80元,不僅不再受顛沛流離之苦,還能在農忙時幫助家里干農活,一舉兩得。”當地貧困戶吳端品笑著說道。7月22日上午,映象網記者來到了位于濮陽范縣的龍王莊鎮的千畝小龍蝦養殖基地實地探訪。
良好的公共服務環境是一個城市發展質量和速度的保證。近年來安陽市一直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數據共享和流程再造,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費用、減跑趟,大力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部分工作走在了全省甚至是全國的前列。
“你可以從大街上問一下我們安陽的市民,有誰不知道12345市長熱線?”7月21日,映象網記者采訪安陽市便民服務中心黨委書記兼主任宋光明時他自豪地說道。
今年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對做好各項工作和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當前,河南正在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扎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任務,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河南新聞聯播推出“六穩六保在河南”專欄,今天播出《河南:多措并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