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8日15: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6月17日電 (記者曲哲涵)近日,中央財政下達2020年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1695.9億元,比上年增加130.6億元,增長8.3%。
2020年,補助經費進一步向薄弱環節和貧困地區傾斜,持續支持地方優化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縮小城鄉、區域間差距,推進教育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統一全國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從春季學期起,中西部地區由年生均小學600元、初中800元提高到小學650元、初中850元,與東部地區一致;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三區三州”高寒高海拔地區學校公用經費補助水平,支持解決學校冬季取暖問題。
實施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特崗計劃。落實“保居民就業”部署,在上年增加1萬人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特崗教師招聘規模5000人,達到10.5萬人,優先滿足貧困地區和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地區村小、教學點教師補充需求,并向湖北籍和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傾斜。
深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國家試點地區所需資金全部由中央財政承擔。進一步加大對地方試點地區獎補力度,對地方試點標準達到4元國家基礎標準的省份給予生均3元定額獎補。
加大農村學校校舍安全保障長效機制投入力度,支持地方統籌用于消除大班額,基本補齊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短板。在加大投入的同時,財政部會同教育部督促省級教育、財政部門切實發揮統籌作用,指導地方做好義務教育有保障攻堅工作。在堅持既定的脫貧攻堅目標和現行扶貧標準的基礎上,精準施策,最大限度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尤其是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縣和建檔立卡等貧困人口傾斜。
財政部表示,“十三五”時期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補助經費達7495億元,年均增長5.97%,其中用于農村地區的資金占比一直保持在90%左右;用于中西部地區的資金占比保持在80%以上。全國每年約1.54億學生免除學雜費并獲得免費教科書,約2500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獲得生活補助,約1400萬進城務工農民工隨遷子女實現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和“兩免一補”經費可攜帶,營養改善計劃惠及約3200萬貧困地區學生。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18日 04 版)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在珠穆朗瑪峰峰頂開展測量工作(5月27日攝)。國測一大隊隊員康勝軍在珠峰登山大本營測試地面測量中使用的重力儀(5月3日攝)。” 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附近,國測一大隊隊員在測試雪深雷達儀器(4月20日攝)。
為確保工程按期高質量完成,國網西藏電力將工程建設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全力以赴,確保務期必成、務期必勝。索朗多吉 攝 國家電網公司始終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在加快推進西藏主電網建設同時,持續加大農牧區配電網建設和改造力度。
6月17日,財政部公布消息,中央財政近日下達2020年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1695.9億元,比上年增加130.6億元,增長8.3%。補助經費進一步向薄弱環節和貧困地區傾斜,持續支持地方優化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縮小城鄉、區域間差距,推進教育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記者 趙建華)中國財政部17日公布,中央財政近日下達2020年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1695.9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加130.6億元,增長8.3%。補助經費進一步向薄弱環節和貧困地區傾斜,持續支持地方優化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縮小城鄉、區域間差距,推進教育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聚焦高質量發展,暢通扶貧大通道、織密致富基礎網、打造交通新名片,推動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2020年,青海省堅持精準施策,努力降低疫情影響,全力推進藏區交通扶貧工作,確保全面完成“十三五”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2018年,制定《助力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在農網改造、光伏扶貧、駐村幫扶三個方面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羅文姬 劉君倩 攝)2018年5月,在甘肅甘南夏河,國網甘南供電公司“一區一州”脫貧攻堅電網升級改造建設工作受到當地藏區牧民贊譽(羅文姬 劉君倩 攝)
高原雪山,飛沙走石,在新疆葉城縣西合休鄉和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馬爾洋鄉,電力工人在帕米爾高原雪山之巔架設輸電塔。吳化學所說的考驗,是要把馬幫馱上來的水泥砂石料澆筑成堅固的混凝土底座,這還需要一個大塊頭來幫忙。
暑假結束,坐在前往青海西寧的大巴車上,路過可可西里保護區時,俞清翠的手機信號開始變得時有時無,崎嶇的路程讓行駛的車輛也慢了下來。帶著新的問題和新的思考,俞清翠繼續會堅守在鄉村教師的崗位上,一如她喜歡的小太陽一樣在講臺上發光發熱,照亮孩子們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