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3日19:48 來源:環球資訊+
隨著美國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升級,美國會一些議員提出了多項與疫情有關的涉華議案,有的甚至還提出美國應該向中國追責和索賠。
中方反對美方無理議案 不接受任何濫訴和索賠
在21日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方絕不接受任何抹黑與攻擊。
張業遂:這些議案對中國的指責毫無事實根據,而且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系準則。我們對這些議案堅決反對,將根據議案審議的情況,予以堅定的回應和反制。疫情發生以來,經過艱苦卓絕努力、付出巨大代價,中國有效控制了疫情,維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中國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向世衛組織及相關國家通報疫情信息,第一時間發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盡最大努力開展國際抗疫合作,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好評。這些是事實,事實就是事實。我們絕不接受任何抹黑與攻擊。通過轉嫁責任來掩蓋自身的問題,既不負責任,也不道德。我們絕不接受任何濫訴和索賠要求。
不抗“疫”專抗“議” “向中國索賠”法理難容
新冠肺炎疫情眼下正在全球肆虐,美國的一些政客不抗“疫”專抗“議”,極力鼓噪所謂的“中國賠償論”,揚言起訴中國,這是對國際法理的公然挑戰。在國際法中,國家主權豁免的法則明確規定,國家的行為和財產不受他國立法、司法、行政的管轄。更何況,突發大規模流行疾病疫情屬于世界公共衛生事件,在法律上屬于“不可抗力”。
事實證明,中國的防疫抗疫與美國疫情大規模暴發之間沒有任何因果關系。正如美國國務院前國際法顧問基梅納·凱特納所言:”任何對《外國主權豁免法》有點實際工作知識的專業人士,只要看一眼這些訴訟的標題,就會立即發現美國法院沒有管轄權基礎。”
基梅納·凱特納的文章“別費力為新冠病毒起訴中國了”
急于轉移國內壓力 政治算計勝過抗疫熱情
既然這些惡意濫訴毫無事實依據,也有違基本法理,為什么類似鬧劇仍一再上演呢?美國芝加哥大學國際法教授湯姆·金斯伯格一語道破其中玄機:“針對中國的訴訟是為了掩蓋美國政府自身的錯誤,是為美國共和黨在今年11月面臨的大選提供政治支持。”
伊朗中東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塔斯尼姆通訊社國際部主任阿巴斯·阿斯拉尼也指出,美國即將在11月迎來大選,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升級給美國經濟和就業帶來了嚴重挑戰,美國政客需要甩鍋給中國,以轉移國內壓力。
《紐約時報》標題:特朗普開始了他的“新冠競選”,我們沒必要隨之起舞
法國國際關系與戰略研究院院長帕斯卡爾·博尼法斯表示,在需要全球聚力抗擊疫情之際,美國卻違背國際大勢、奉行單邊主義,令人遺憾。“很明顯,美國出于地緣政治考量,把新冠肺炎疫情當作工具來指責世衛組織,并且和它最親密的朋友澳大利亞及英國一道攻擊中國,但是其他國家并沒有追隨美國的步伐。對于特朗普政府在疫情期間的決策,不能從公共衛生安全角度解讀,而是要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
德國《每日鏡報》報道,德國聯邦政府對美國總統威脅退出世衛組織并停止資助的聲明進行了批評。德國聯邦政府跨大西洋合作協調員彼得·拜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停止資助并退出世衛組織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德拉加娜·米特洛維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她反對將疫情用作政治武器,“把病毒政治化極大損害了我們在抗擊疫情中的共同目標——團結。這樣做只會降低互信,引起相互猜疑。現在每個國家都應該承擔起自己的抗疫責任”。
《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總統致信指責世衛組織是為了掩蓋其抗疫工作的疏失
沒有誰可以獨善其身 團結起來才能戰勝病毒
米特洛維奇強調,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性挑戰,沒有任何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唯有加強國際合作才能戰勝病毒。“面對新冠病毒,所有國家必須團結起來,相互幫扶才能戰勝這一人類共同的敵人。只有建立較高層面的合作,才能為共同研制藥物、疫苗創造條件,才能讓所有人享受合作的成果。”
《赫芬頓郵報》報道指出,美國總統希望人們忘記他此前對中國抗疫工作的贊賞
意大利羅馬圣心大學綜合醫院傳染病科主任羅貝托·卡烏達也認為,國際合作在當前的疫情防控階段極為重要,而要想在未來最終戰勝病毒,需要全球范圍的進一步團結。“我們必須意識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科研團隊可以憑借一己之力戰勝病毒,只有在團結的基礎上才能做到。面對這樣一種能夠快速蔓延到世界各地的病毒,我們要確保未來的疫苗也能到達全球各地。”
中美關系處在重要關口 相互依存合作仍是主流
關于當下的中美關系,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發言人張業遂21日表示,中美關系正處在一個重要關口,歷史充分表明,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張業遂:如果美方尊重中國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理性看待中國的發展和戰略意圖,致力于與中方開展建設性對話,將有利于兩國各領域及在地區和全球問題上的互利合作。如果美方堅持冷戰思維,推行遏制中國的戰略,損害中國的核心和重大利益,結果只能是損人害己。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將堅定不移捍衛自身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趙梅認為,中美相互依存和發展才符合兩國和世界的最大利益。
趙梅:中美建交40多年了,中美兩國的經濟、社會、文化、人員交往已經深度融合、密不可分;全球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彼此糾纏,很難分開。我覺得中美之間的相互依存是主流,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管控中美關系中的不利因素,努力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系。
記者丨劉鵬、魏郁
編輯丨閆明、李琳、閭陳雨
審核丨鄭磊、王堅
監制丨關娟娟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美國一些政客奉行政治私利高于一切,漠視本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美國國內惡訴不僅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奮力抗擊疫情肆意抹黑,而且竟然妄稱中國共產黨不屬于國家主權豁免的對象。
專訪:美式濫訴缺少基本法律與事實根據——訪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霍政欣 霍政欣說,自頒布以來,《外國主權豁免法》成為美國法院對外國國家行使管轄權的唯一和排他性法律基礎。
2020年是美國政客們忙碌的一年,盡管在抗疫成果上乏善可陳,但在“甩鍋”行動上,他們絞盡腦汁、陰招迭出,相繼散布“中國是病毒源頭”“中國隱瞞疫情”“中國誤導世界衛生組織”等種種謊言,企圖顛倒是非,愚弄世界。
“向中國‘索賠’是美國政客有計劃、有組織的政治陰謀。” “奉勸美方某些政客,與其無中生有地指責誣蔑中國,還不如把心思用在救人性命這件大事上。即使按照美國奉行的限制豁免主義,中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政府行為也完全適用國家豁免原則。
今年三月以來,美國的一些議員、政府官員、媒體、智庫及非政府組織不斷就新冠疫情散布“中國責任論”“中國賠償論”。就新冠疫情在美國法院起訴中國政府不僅在國際法上是站不住腳的,而且嚴重違反國際法、侵犯中國主權。
“實行限制豁免原則已經成為國際立法的趨勢,實踐中不乏我國及地方政府在美國等國被起訴的案例。在新形勢下,建議重新對國家豁免問題進行審視,由絕對豁免原則轉向國際主流的限制豁免原則,盡快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國家豁免法。
隨著疫情在美國持續擴散和蔓延,美國一些議員提出多項與疫情有關的議案,指責中國抗疫缺乏透明度,聲稱中國對美國疫情擴散負有責任,要求對中國開展調查、追責索賠等。于志剛代表說,美國有些議員在議案中無任何依據地將疫情擴散的責任引向中國,甚至無理要求美國政府向中國提出索賠。
美國一些人的政治操弄,既滑出了道義的底線,也偏離了人性的軌道。國際社會普遍稱贊中國以自身付出的巨大犧牲為全球作出巨大貢獻,美國一些政客卻熱衷于拉幫結伙、敲詐勒索。美國芝加哥大學國際法教授湯姆·金斯伯格一語道破玄機,針對中國的訴訟是為了“掩蓋美國政府自身的錯誤”,是為美國共和黨在今年11月面臨的大選提供政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