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3日12: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美國一些人的政治操弄,既滑出了道義的底線,也偏離了人性的軌道。公然以霸權踐踏他國主權、破壞國際法治,完全踐踏了全世界公認的國際道義
美國一些政客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當作政治秀場,先有喋喋不休的疫情政治化、污名化論調,再有追責索賠的濫訴。一個自稱“國際領導”的大國,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的政治丑劇,讓世界各國人民和有識之士大跌眼鏡。有美國媒體指出,當今之時,國際社會聯手防控疫情是大局,拯救生命是大任,協作抗疫是大勢。轉移焦點,良心何在?破壞合作,天理不容!
美方曾公開表示“非常欣賞中方的努力和透明度”“中方分享的數據有助于美方抗擊疫情”。言猶在耳,一夜間竟然話風大變,態度逆轉。結論是美國一些政客以為如此就能擺脫自己應負的責任,穿上了皇帝的新衣?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共同制定的《病毒命名最佳實踐原則》,明確規定不能施行國名、地名歧視,而美國一些政客公然違背,把新冠病毒誣稱“中國病毒”“武漢病毒”。國際社會普遍稱贊中國以自身付出的巨大犧牲為全球作出巨大貢獻,美國一些政客卻熱衷于拉幫結伙、敲詐勒索。
這是對國際法理的公然挑戰。國際法中國家主權豁免的法則明確規定,國家的行為和財產不受他國立法、司法、行政的管轄。況且,突發大規模流行疾病疫情屬于世界公共衛生事件,在法律上屬于“不可抗力”;中國首先報告疫情,但病毒來自何處還需要科學來回答。事實證明,中國的防疫抗疫與美國疫情大規模暴發之間沒有任何因果關系。就連美國國務院前國際法顧問基梅納·凱特納也看不下去,她說:“任何對外國主權豁免法有點實際工作知識的專業人士,只要看一眼這些訴訟的標題,就會立即發現美國法院沒有管轄權基礎。”眼看濫訴即將胎死腹中,美國一些議員又打起制訂《外國主權豁免法》例外法案的主意。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國際法教授利·布里梅耶把這種表演稱為“為響應政治局勢而作出的最后努力”,基梅納·凱特納則干脆稱之為“一場噩夢”。
中國首先報告疫情,并不等于新冠病毒就源自中國。病毒源頭是嚴肅的科學問題,只能交給科學家和醫學專家研究,豈能由美國一些政客以自己瘋狂的想象力下結論。為了達到他們的政治目的,他們從瘋狂的邏輯中隨意想象著中國疫情存在的時間,這種以政治需要而不是以事實為依據的臆斷,連美國權威傳染病專家都明確表示不能認可,這種指責“與事實不符”。國際公認的事實是,中國自始至終公開、透明、及時、負責任地應對、通報疫情,世衛組織稱贊“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中國的舉國參戰、全民行動,構筑起堅固的區域防線。漠視事實,捏造數據,美國一些人的政治操弄,既滑出了道義的底線,也偏離了人性的軌道。
美國媒體報道,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曾制定談話要點,唆使美國官員將疫情責任推到中國身上;美國共和黨競選部門專門撰寫長達57頁的“謊話紅皮書”,手把手教該黨競選人就疫情問題抹黑中國。美國芝加哥大學國際法教授湯姆·金斯伯格一語道破玄機,針對中國的訴訟是為了“掩蓋美國政府自身的錯誤”,是為美國共和黨在今年11月面臨的大選提供政治支持。
公然以霸權踐踏他國主權、破壞國際法治,完全踐踏了全世界公認的國際道義!美國喬治敦大學法學教授大衛·斯圖爾特深感憂心:“所有那些起訴中國的人都應該反思,‘等等,我們會被起訴嗎?’”人們不禁要問,西班牙流感始于美國,釀成巨大人道災難,該如何進行追責?艾滋病首先出現在美國,全球7500萬艾滋病感染者、3500萬因艾滋病相關疾病致死者該由誰賠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始于華爾街,美國何時賠償全球數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人們也有權追問。美國2019年8月暴發“電子煙肺炎”,為何肺部CT影像與新冠病毒造成的肺部影像如此類似?美國德特立克堡軍事基地究竟發生了什么?美國2月6日就有人因新冠肺炎病亡,而且沒有中國旅行史,究竟美國最早是在什么時候發現的新冠肺炎病例?一向標榜言論自由的美國,科學家公開新冠病毒的研究成果,為何遭處罰禁聲?中歐科學家已公布多份新冠病毒基因測序溯源成果,作為生物基因研究領域頭號強國,美國為何遲遲不敢公布成果?……對世人心中的這些問號,美國一些政客不能裝聾作啞,必須作出回答。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警告,用疫情來謀取政治得分,如同玩火,“如果不想見到更多尸袋,便要停止將疫情政治化”。奉勸美國一些政客,聽聽文明世界的忠告,追責索賠鬧劇繼續演下去,只會失道寡助,自取其辱。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03日 03 版)
回眸歷史,多邊主義在消弭戰爭創傷、促進全球發展、避免大戰重演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疫情沒有阻擋人類合作應對挑戰的步伐,今年一系列重大國際會議在云端舉行,預示著多邊主義仍然是當今世界的主流。
習近平: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各國必須邁出決定性步伐。習近平主席關于氣候變化的系列講話,多次確認了中國堅持多邊主義、維護國際法治的立場,彰顯了中國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的大國責任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引起法律界熱烈反響 “作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不僅將引領中國邁向世界法治強國之林,還將為世界法治文明貢獻中國智慧。
前不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第一個全面更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時政新聞眼》注意到,2018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曾把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的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概括為“10個堅持”。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 在中國法治國際論壇(2020)召開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信。中國堅持開放包容、互利互贏,愿同各方一道,積極開展國際法治合作,為建設開放型經濟、促進世界經濟復蘇提供法治支持。
在上個世紀前半葉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的戰禍之后,聯合國應運而生,國際社會支持多邊主義的聲音成為主導力量。中國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唯一的發展中國家。
單邊主義沒有出路,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由各國共同維護普遍安全,共同分享發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運。系列之十一:【100秒漫談斯理】鐫刻在國名上的這兩個字有何深意
9月23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一個更強大的聯合國追求人類社會共同發展,致力于幫助各國共同努力,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改善貧困人民的生活,戰勝饑餓、疾病和掃除文盲。
當地時間9月23日出版的《俄羅斯報》在《中俄銳評》專欄刊發題為《摒棄霸權冷戰思維 攜手實現平衡發展》的評論文章。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作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的中國再次發出反對霸權主義、摒棄冷戰思維、堅持多邊主義和維護聯合國權威的堅定呼聲。
22日,在聯大講話中,習近平主席揭示出疫情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四大啟示,為攜手迎接挑戰指出方向。“不搞例外主義”“不搞雙重標準”“也不能歪曲國際法”……這三個“不”,道出習近平主席對“大國更應該帶頭做國際法治的倡導者和維護者”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