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這是一個讓守舊者心驚的時代,‘互聯網+’終于按耐不住性子,開始挨個兒向傳統行業敲門了。”
這句話并不是危言聳聽,看,互聯網+已經敲開了傳統出租車行業的大門。
今日起,河南廣電全媒體集中優勢兵力,推出“廣電全媒體關注 出租車遇上互聯網”系列報道,試圖尋找出租車行業沒落的原因,探尋出租車的生存之路。
在互聯網的沖擊下,滴滴打車、Uber專車等洶涌而來,傳統出租車行業并不好過。
怕上廁所 不敢多喝水
鄭州的出租車司機米師傅,每天工作15個小時,掙了300元,為了少上廁所,都不敢多喝水,中午只吃了一碗8塊錢的撈面。>>詳細
“2014年以前,一個班輕輕松松能跑400元,專車來后,現在最少要加倆小時的工作量能跑到這個(錢)數”,的哥王先生說。
多位出租車司機表示,自從專車來了之后,他們的收入減少了10%。>>詳細
出租車價格一年少了40萬
司機的收入少了,出租車的價格也接近“腰斬”。現在,營運兩年以上的出租車,標價在40到50萬之間,而在兩年前,這樣的車價格在90萬左右。有的出租車司機表示,過幾個月,他就辭職。
認為滴滴是對手 好用也不用
對于互聯網+,有的出租車司機表示,“只能忍受。”
也有的無聲抗議。“我原先下過用過,挺方便的,確實好。現在看不一樣,同行都是冤家,搶你飯碗。”
也有的參與了圍堵、打砸專車。
出租車行業沒落的原因何在?出路在何方?河南廣電全媒體將繼續關注。
網友說:
鄭州出租車司機說:
大V說:
深圳:
隨著專車、快車不斷拓展市場,深圳出租車司機收入每日平均下降123元,收入驟降導致出現“的哥”抱團離職、招副班難的現象。>>詳情
杭州:
專車的出現,使杭州每天搭乘出租車人次減少了15萬,司機每月收入下降了近一半,并現出了租車退車高潮。>>詳情
義烏:
從2008年開始,義烏沒有新增一輛出租車,市民打車難問題越來越嚴重。>>詳情
上海:
面對專車競爭,上海司機所上交的“份子錢”反而越來越多,有些司機被迫離開出租車行業。>>詳情
美國:
移動互聯網叫車服務卻并不普遍。除了大城市有滿街跑的出租車,其他地方還是以打電話叫車為主。>>詳情
英國:
在英國呈現出兩種趨勢,一是和正規的出租車公司合作,在市區內搖車招車。另一種是在郊區,大多數人平時居住的地方是很難在路面上看到出租車,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有另外一種租車公司,很多人都通過打電話叫車,比如去機場或者去社區。>>詳情
羅馬:
出租車數量不僅稀少,而且司機態度時常非常惡劣和難纏。如果你打車的時候剛好在下雨的話,那么就請準備好付雙倍和三倍的車費。>>詳情
河南廣電全媒體“望聞問切”問診出租車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