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0日16:38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那么什么是現代化經濟體系?我們又該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呢?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需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這既跟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判斷內涵是一致的,也是對我國發展實際的一個準確判斷。改革開放將近40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有220多種產品的產量居全世界第一,但很多行業產能不是少而是過剩了,所以要去產能,如今我們的問題關鍵就在于質量還不夠高。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說,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把我們的質量提高,讓中國經濟,真的是變成一個世界經濟強國,讓老百姓享受好的高的生活質量。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但是穩中向好的基礎并不牢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就是要著力攻克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增長動力這三大關口。
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說,如果我們沿著這個方向走下去,經濟的韌性就會越來越強,也更有利于解決主要矛盾。
加快建設現代化的經濟體系,是未來中國經濟建設當中的一個總綱領。那么怎么去建設?對此專家表示,要堅持一個方針:就是質量第一、效率優先;堅持一條主線:就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三大變革:質量、效率、動力;建設四位協同的產業體系: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建設“三個有”的經濟體制:市場機制要有效、微觀主體要有活力、宏觀調控要有度。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說,現代經濟體系的出現,能夠保證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能夠保證我們實現社會主義強國的這樣的一個目標。
10月27日,商務部召開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動員大會。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點內容,可見,解決新的社會主要矛盾,要緊緊依靠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一戰略舉措。
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透出新時代中國經濟新信號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通常表述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稱,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變化,對中國經濟、政治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落實黨的十九大部署的各項經濟建設任務,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一要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
顧學明:從發展階段來看,我國發展階段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發展質量取代發展速度成為未來發展的第一要務。從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來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習近平強調,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習近平指出,必須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一方面是少數地區獨擁眾多央企的優勢,一方面是多數地區資金缺乏,投資無門。從500強地圖,即可知未來中國經濟改革三大方向,分別為,實體經濟振興;民營經濟崛起;區域經濟均衡。
以鄭州等交通樞紐城市為節點,完善樞紐功能,以物流帶產業,以樞紐聚產業,培育高鐵經濟、臨空產業,大力發展樞紐經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張大衛認為,樞紐經濟應以快速交通為工具和載體,以城市和綜合交通樞紐為依托。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20日晚在瑞士達沃斯會見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世界經濟論壇愿拓展同中國的合作,支持中國在國際舞臺發揮更重要作用。
最近,為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央行兩次定向降低準備金率。6月16日,央行正式下調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聯系央行4月25日定向下調縣域農村商業銀行、縣域農村合作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舉動,有觀點認為,這兩次定向降準意味著央行貨幣政策發生轉向,未來有可能全面降準。
報道稱,按照預定的行程,樸槿惠將從15日至18日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她將與印度總理辛格在新德里舉行首腦會談。為此,韓國政府將結合國民的創意性、科學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推動產業和文化同步發展,從而創造新的高附加值產業及就業崗位。
鶴壁:著力構建循環經濟體系
新華網特別訪談《專家帶你讀報告》邀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陳文玲解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