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02日07:49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訊(記者 崔文)近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與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于提高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2018年1月1日起提高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的對象范圍是符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人員。其中,2018年1月1日以后符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的,從享受待遇之月起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幅度是每人每月增加18元。提高后,我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省定最低標準為每人每月98元。
《通知》還要求,此次提高基礎養老金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給予全額補助,各地應當結合實際,適當自行提高本地區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據悉,這是我省自2009年實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以來第四次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也是提高幅度最大的一次,提高比例達22.5%。這一政策將惠及我省1445萬符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的人員,預計我省年滿60歲以上的城鄉居民月平均養老金收入將突破110元。
除了2018年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準同步提高外,還將完善醫保服務協議管理,將監管重點從醫療費用控制轉向醫療費用和醫療質量雙控制。此外,明確明年將全面啟動實施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城市想要更好地發展下去,離不開人才的支持。為留住人才,省直2.5萬套人才公寓建設,截至6月底,已有5900套正在進行施工籌備,將于近期開工建設,其他正在加快推進前期工作。
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委托投資有望年內全面啟動,逾6000億養老保險基金潛力待挖。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一系列文件,其中就包括《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方案》。李克強當時表示,今年我國將實施基本養老保險中央調劑制度,中央收取3%統籌調劑,以后還會有所提高,以彌補有些省份養老金可能會發生的不足。
目前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5億多人,農村居民占95%以上,參保繳費人員確實有較大比例的人選擇較低檔次繳費,繳費時間短,個人賬戶儲存額不高。
近日,市人社局、市財政局聯合下發通知,對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檔次、正常繳費補貼標準、增發繳費年限養老金等做出調整,建立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進一步完善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昨日,記者從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鄭州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標準上調,最低繳費額由原來的一年100元調整為200元。為鼓勵引導城鄉居民早繳費、長繳費、不斷保,鄭州市增發繳費年限養老金采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方式進行過渡。
此項補貼調整后,既保持了鄭州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的連續性,又確保了與豫人社〔2018〕8號文關于此項補貼有關規定的銜接。
2月28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公布了《關于建立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調整完善全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參保居民將獲更多實惠。
我國養老和醫療保險攻堅再下一城。人社部農村社會保險司司長劉從龍、醫療保險司副司長王芳琳日前介紹了社會保險相關工作情況。據悉,我國將在入口處進一步降低參保門檻,出口處提高受益水平,更好發揮社保助力脫貧攻堅作用。
鄭報融媒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提高養老金最低標準,醫保補助標準提高到平均每人每年490元,全年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一系列利好政策接踵而至,2018年我省將重點實施10專項行動惠民生。繼續調整退休人員退休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補助標準提高到平均每人每年490元。
安徽、天津、湖南、山西四地將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河南明確,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提高到每人每年490元;江蘇提出,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510元。
近期,浙江、河北、安徽等多地發布城鄉居民增收實施方案,瞄準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等七大重點群體推出激勵計劃,出臺了不少促進居民增收的實招、硬招。
從2017年7月1日起,鄭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在每人每月140元的基礎上增加20元,最低基礎養老金調整到每人每月160元,待遇水平居全省首位。
今后,河南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將更加完善,2020年前,力爭實現應保盡保、不漏一人,法定人群全覆蓋。為鼓勵繳費,政府還對參保人給予繳費補貼:對選擇500元以下標準繳費的,給予每年不少于30元的補貼;對于選擇500元以上標準繳費的,給予每年不少于60元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