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7日18:52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12月7日電(記者趙逸赫 袁全)12月7日,大雪節氣,天氣卻并不寒冷。恰逢周一,這是又一個忙碌而充實的上海早晨。從這一天零時起,上海浦東新區祝橋鎮新生小區和張江鎮順和路126弄小區因連續14天內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被相關部門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
而在此前,12月5日零時起,浦東新區周浦鎮明天華城小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浦東醫院結束閉環管理。
↑12月5日凌晨上海浦東明天華城小區解封。新華社記者 趙逸赫 攝
近些天來,因為出現零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些社區、醫院實施封閉管理。因為防控疫情的需要,鄰里更加相識相知、互助互愛。人們看到,正是無數凡人微光,成就了上海城市力量,詮釋了上海城市精神。
“網紅小區”煉成記
明天華城,一座普通的上海居民社區。在封閉的這段日子里,它在無意中成了上海乃至中國的“網紅小區”。5日解封這一天,“網約車司機”終于見到了自己的女朋友,華城超市的小欠條開始陸續結清,小區內積壓的土豆也有了“暖心結局”。
--11月20日晚上,網約車司機彭輝搭載乘客返回浦東周浦明天華城小區時,在他準備駛出小區的時候,不巧恰遇小區“封門”,被迫滯留。當晚,他蜷縮在車里將就了一晚。從第二天開始,他搬進了居委會二樓,隨后他就在明天華城內“扎根”了。
看到居委會里工作人員每天異常繁忙,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想法,彭輝也穿上了紅色馬甲當起了小區的志愿者。在居委會里,幫著居民們填身份證號碼、復印文件、領取生活用品,每天忙得腳不沾地。
--小區門口華天超市的小老板申大姐,來自河南濮陽,經營這家超市已經六年多了。
↑12月4日下午申大姐在店門口擇青菜。新華社記者 趙逸赫 攝
小區封閉期間,超市一直營業。14天下來,積攢了很多小欠條。“這些小欠條全部來自小區內的業主,不是人家不給錢,而是有些老年人不會使用手機轉賬,但是柴米油鹽又是必不可少的。這次疫情管理特別嚴格,一張紙都遞不出來,我就先給他們記個賬。先給東西再給錢,非常時期需要更多幫助。”申大姐說。
申大姐告訴記者,以前超市是30元起免費派送,整個小區都跑。疫情封閉后,這個“起步價”就取消了。14天里,店里客人少了,但接到的電話、微信多了,有時常常是買一包面條、一袋鹽。大家都是老熟客,就是一元錢的東西,也開始免費送了。
--11月20日,小區居民丁阿姨的丈夫從倉庫拉了約4噸土豆,準備第二天一早銷往崇明,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一整車土豆滯留在了小區內,害怕這么多的土豆會發芽生霉,丁阿姨夫婦如坐針氈。
得知丁阿姨的困境后,小區內的業主黃先生、劉女士和張先生自發成立了“消滅土豆小分隊”,在業主群里為丁阿姨“打廣告”。
“土豆土豆,稱好裝好,即買即走!”“需要土豆的來買,在一期轉盤處找u2018土豆阿姨u2019”“大家盡量幫忙,今晚土豆當主食!”一傳十,十傳百,隨著群里的消息越來越多,一場“土豆消滅戰”正式打響。
在隨后的幾天里,土豆成了小區很多業主的主食,土豆做法也成為微信群里討論最多的話題。炸土豆條、土豆餅、酸辣土豆絲、土豆燒牛肉,各式各樣的土豆宴亮相朋友圈,大家在朋友圈里切磋廚藝。
在大家的熱心幫助下,截至11月29日,4噸土豆賣掉了大半,丁阿姨表示,整個小區的人都在吃土豆,有的一日三餐都是土豆,特別不好意思。
“91歲高齡老人”、“洪荒之力”跑團、“警察小隊”u2026u2026小區內每一個名字的背后,都是一個暖心故事。
有網友說:“每天看明天華城小區里的故事,就像在追劇。”劇中,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個個暖心的故事,有緊張、有苦中作樂,更多的是溫情感動。
“封印”的是病毒,釋放的是大愛
12月4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通知,5日零時起,明天華城將調整為低風險地區。明天華城小區將解除封閉。
5日零時整,小區門閘正式打開,汽車一輛接一輛排成隊魚貫而出,三分鐘里一共開出了十四五輛。
滯留小區期間,恰逢與女朋友的六周年紀念日,彭輝給女友寫了封情書,上面還有許多志愿者和居委會工作人員的簽名祝福。重逢當晚,女友化了妝,捧著花來接彭輝,兩人一見面就來了個大大的擁抱。女友說:“事實證明我沒看錯人,他是值得托付的。”
“這幾天有很多人關心彭輝,有人在網上為他加油,有人給他送吃的,還有熱心的社區志愿者為他洗衣服曬衣服。”女友一一道謝,眼里泛起淚花,她說:“雖然天很冷,但是人心很暖。”
解封后,申大姐表示,越來越多人開始主動來還錢,小欠條也逐漸從墻上撕下來了。
浦東新區周浦鎮政府也在解封的第一時間送來了溫暖,牽頭聯系的幾家相關單位食堂統一收購了剩余的土豆。丁阿姨在面對鏡頭采訪時,也開始喜笑顏開,并一再感謝小區的鄰居們。
↑5日零時小區解封后,“消滅土豆小分隊”成員與丁阿姨(右二)在土豆運輸車前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趙逸赫 攝
“消滅土豆小分隊”成員黃先生對記者說:“原來很多業主只是點頭之交。通過消滅土豆行動,一些不認識的變認識了,一些不熟悉的變熟悉了,因為疫情我們組建了很多微信群,都在期待解封后網友線下互認。我覺得小區內以后的生活會更加豐富,疫情促使鄰里溫情開啟了,我更加喜歡這個小區了。”
“明天華城小區因為這次疫情變成了個大家庭,從鄰居變成了親人。互相之間更加了解,一家有難,八方支援,小區內的凝聚力變強了。”“消滅土豆小分隊”劉女士說。
人民城市人民愛,人民城市愛人民
上海,正在努力打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的城市、人人都能有序參與治理的城市、人人都能享有品質生活的城市、人人都能切實感受溫度的城市、人人都能擁有歸屬認同的城市。
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用自己的實際舉動證明,上海做得到,上海一定行!
浦東醫院封閉管理期間,記者在墻外看到,人們送來了冬衣、棉被、飯菜u2026u2026
“我的大姐是醫生,二哥是患者,我是家屬,他們都很好!我最有發言權了!”上海市民陸先生告訴記者,20日醫院封閉后,他的哥哥和姐姐都留在了醫院里。“姐姐說整個換防轉移過程井然有序,哥哥在院內也都得到了很好的照料,我覺得上海的應急反應能力真的很強。”
陸先生還向記者展示母親為院內的姐弟倆燒的飯菜。“家里老人也很惦記他們,希望他們好好u2018補一補u2019。”陸先生說。
明天華城小區“消滅土豆小分隊”成員張先生表示,這14天的隔離雖然感覺很孤獨和枯燥,但是大部分業主基本都能夠理解,隔離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大家負責,更是對整個城市負責。防住了小區,就守護住了這個城市。
明天華城居委會書記胡瑋琪告訴記者,14天來很多工作者都沒有回家,一直奮戰在這里,有的人衣服都沒法換,連著穿了十幾天。雖然最近上海天氣很冷,但大家心里熱乎乎的。
雖然只是零星幾個社區、醫院封閉管理,但是上海全城都牽掛著他們。有過這次不尋常的經歷,很多人都表示,上海依然是那座值得全心守護、讓人放心的城市。
煙火氣又回來了!這兩天,“解封”之后的社區、醫院都熱鬧非凡,很多人開始兌現封閉時期許下的愿望,周邊菜場、超市和火鍋店的生意開始急劇反彈。雖是在冬季,但城市始終有溫度。
11月9日晚8點,《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央視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等平臺播出。葉九思:今年五月,我看了一篇文章,寫了一句話“生而平凡,凡人微光”。
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人民政協網特別策劃《微光·我是黨員》系列尋訪活動,通過微紀錄形式深入挖掘黨員在各自崗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感人事跡,展現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想要驅趕心靈的荒蕪,最好的辦法就是推廣閱讀,把健康、積極的文化種子播種在身邊這片土壤” 農家女李翠利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拼圖照片:微光書苑舊物改造系列活動——孩子們利用廢紙折疊負重紙飛機。
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今天是第11個全國防災減災日 你可記得 當災害發生時 誰總是沖鋒在前
是五四青年節 留下眾多彌足珍貴的記憶
社區是居民生活物資保供鏈條的末端,收集需求、代購代送,也是“志愿服務關愛行動”志愿者的主要工作。” 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沌陽街道東風陽光城小區,李奶奶的這條信息,志愿者黃逸涵還保存在手機里。
新華社武漢3月28日電題:2.4萬人的“接力”守護——“志愿服務關愛行動”側記 湖北省衛健委副主任柳東如介紹,經過艱苦努力,目前,武漢主戰場疫情傳播基本阻斷,武漢市整體已由高風險區降為中風險區。
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2月23日,武漢市武昌區華錦社區的志愿者從窗口為一名行動不便的老人遞愛心菜。 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志愿者李文琦(右)在黑龍江哈爾濱香坊區司徒街與六順街交口處的疫情防控卡點值守(3月3日攝)。
三月,本是踏青賞花、沐浴暖陽的好時節,怎奈無情的疫病,打破了平靜的生活。疫情讓這個春天格外漫長、格外寒冷,但我們已經在種種相隔相望、相知相融里,互幫互助、互勉互勵,共同看到了春暉。
三月,本是踏青賞花、沐浴暖陽的好時節,怎奈無情的疫病,打破了平靜的生活。疫情讓這個春天格外漫長、格外寒冷,但我們已經在種種相隔相望、相知相融里,互幫互助、互勉互勵,共同看到了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