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5日11:1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12月3日晚,嫦娥五號成功完成“地外天體起飛”,踏上回家的旅途。“挖土”“打包”“起飛”……“帶貨”回歸的“嫦娥姐姐”還要經歷怎樣的旅程?從月球帶回來的寶貝,又有怎樣的價值?《新聞1+1》連線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共同關注:嫦娥五號,怎樣實現航天史上的“首次”?
起飛后23個小時過去了,上升器目前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狀態?
裴照宇:上升器昨天實現月面起飛之后,進入到預定的軌道,到現在為止我們對它做的主要工作是進行兩次遠程導引控制,其目的是其于瞄準與軌道器交會時的預定時間、目標位置和速度,這是兩次遠程導引,我們還需要進行兩次遠程導引才能達到剛才所說的預定時間、預定目標和預定速度,之后將轉入到由軌道器實施的自主控制階段,目前上升器與軌道器處在同一個平面內飛行,其軌道高度低于軌道器,處在軌道器的后下方,現在各設備均工作正常。
為什么要選擇這樣一個時間點?
裴照宇:我們選擇起飛時刻,主要考慮的是起飛后,要進入到預定的軌道,與軌道器的軌道在同一個平面內,就是說要軌道共面,這是為了后續交會對接提出的要求,另一個因素是如果偏離了起飛時刻,就需要上升器攜帶推進劑,來完成對起飛偏離的修正,這就要取決于上升器賦予推進器多少了,所以起飛時刻是工程的需要,而不是人為設置。
我國第一次地外天體起飛的突破性意義在哪?
裴照宇:一是從本次任務來說,它完成返回地球的第一步,也就是回家的第一步,是任務成功的必要基礎。第二,從未來的小行星、火星采樣返回任務來說,通過它進行了技術的實驗,另外人們說月球是通往深空的中轉站,地月系是太陽系的實驗場,也為未來積累了技術。
此次任務難在什么地方,最難在哪?
裴照宇:這一次月面起飛,它不同于我們地球上的火箭發射,主要是從姿態和時間上來說。因為在地球上,我們可以把火箭擺在預先的姿態位置和瞄準的方向上,而在月面上起飛,我們只能根據著陸時的姿態來確定起飛時的姿態和方位。第二是從時間來看,起飛要為后續的交會對接作準備,所以它起飛時刻也要求很嚴,相當于地球上的零窗口起飛。
嫦娥五號在月面上有一個取土的過程,它不僅是月表取土,還要鉆進去取土,為什么這兩者要結合起來這么做?
裴照宇:當時決定采用兩種方式進行樣品采集,主要是兩個目的,一個是為了提高采樣可靠性,萬一一種方式不可用還有另一種方式來采樣,這樣采樣的可靠性就得到大大地提高。第二個考慮是可以增加樣品的多樣性,我們采用表面采取和鉆取兩種方式,可以獲得更加多樣的樣品,也可以通過鉆取的方式,來保留月亮地層的信息,這樣科學價值也就更大了。
如果一切順利,“月壤”對我們的意義是什么?
裴照宇:這次取樣從樣品的角度來看,與以前美國和蘇聯獲得的樣品主要不同是著陸區域的不同。因為不同的采樣點的物質成分、地層結構可能是不同的,通過研究這些樣品,我們可以反演出這一區域的形成過程,進而對月球成因和演化歷程的科學認知。
12月6日即將進行的無人交會對接,任務關鍵點和難點是什么?
裴照宇:無人交會對接有三個關鍵詞,一是交會,它是指兩個飛行器在預定的時間,同時到達某個位置,實現軌道的相交。二是對接,是指兩個飛行器鏈接成一個整體。三是無人,是指采用地面遠程控制加飛行器自主控制的方式實現交會對接。交會對接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樣品容器轉移到返回器之中,它是由兩個步驟來完成的,第一個步驟是交會,為了保證順利的交會,從火箭發射入軌之后,我們的軌道計算、軌道控制一直將交會對接的條件作為強約束,每一次的軌道控制,都考慮到了交會對接的要求,我們對軌道器進行了四次調項測試,使它處于交會對接的軌道上。又根據著陸的情況,對上升器的起飛、入軌進行了精確控制,上升器起飛入軌后又根據入軌情況實施四次遠程導引,使它進入到軌道器前方的預定位置。在軌道器發射上升器之后,就要轉入軌道器自主控制的階段,由軌道器跟蹤并逐步地接近上升器,完成交會的目標,在自主控制的階段,我們采用了微波、激光、成像等多種距離測量方位測量速度測量的手段和控制技術,來保證交會的準確可靠。在交會之后要進行對接,我們采用了抱爪式對接機構和弱鉆機的對接方式,用軌道器對接三個抱爪,分別去抓住上升器上面的三個對接桿,然后抓緊抱攏,使兩器緊緊連接在一起,這樣的對接方式,可以避免對撞時將上升器推開,這與我國已經采用的對撞式撞接是不同的。
裴主任表示對于這次交會對接十分有信心。在任務實施過程中,還會密切跟蹤航天器的狀態,對軌道反復進行精確的計算,設計控制的參數,使得每一次控制都是精準的。
(編輯 隋博宇)
在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嫦娥五號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采樣后,于昨天(12月6日)凌晨實現上升器與軌道器組合體成功交會對接,月球樣品容器已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并于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
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并于6時12分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天舟”“天宮”交會對接所使用的微波雷達已實現減重一半,這次嫦娥五號任務,微波雷達再次“減肥”數公斤。
12月6日,航天科技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監測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情況。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12月6日,航天科技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監測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情況。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并于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為了實現樣品順利轉移,航天科技集團八院149廠對接與樣品轉移機構總裝團隊付出了艱辛勞動。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并于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后續,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與上升器分離,擇機返回地球。
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并于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 王世玉 李廈 李寧 楊弘楊 陶嘉樹 吳天白 國家航天局 段遜 合作 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
12月3日,攜帶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上升器完成月面起飛,進入預定環月軌道。國際媒體高度關注“嫦娥五號”在月球上的“騰空一躍”,并對后續返回任務充滿期待。報道說,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攜帶著自1976年以來的第一份月球新鮮樣本從月球表面升空。
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實現月面國旗展開,這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獨立展示”。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制的最復雜的航天器系統之一,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組成。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嫦娥五號月面“起飛”只是月球上的一小步,但卻是中國走向深空探測的重要一步,相信中國航天作為太空探索領域的先行者之一,在未來的路上將會不斷創造新的精彩。